失獨母親攜手懸案記者追查連環殺手,女偵探化身獵物引蛇出洞

(字數:9171)
流浪之子

上文中提到,瑪麗“意外身亡”後,菲利克斯·韋爾帶著兒子前往加州,成了一名嬉皮士。

認識莎倫之後,菲利克斯·韋爾和她成了“葡萄療法”(全面禁食,只吃葡萄)的信徒,他們帶著比爾搭便車穿越加州,一路睡在葡萄園裡。之後,他們又徒步前往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在沙漠裡露營,繼續進行禁食。

這種生活對小孩子來說,顯然是一種折磨。比爾回憶說,自己總是光著上身,赤腳跟在兩個大人身後,唯一的財產是一隻睡袋和一條短褲。

有時路過加油站時,工人們會可憐這個面黃肌瘦的小男孩,投餵他一些剩下的漢堡。其餘的時間,如果比爾覺得餓,父親菲利克斯·韋爾就會逼他吸食大麻或是LSD。

一個炎熱的夏日,他無意中聽到父親和莎倫之間的對話,菲利克斯·韋爾親口承認,自己謀殺了之前的妻子,也就是比爾的母親瑪麗。比爾回憶說,他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想打死父親,然後跑回家(祖父母家)去,可是身處沙漠、飢腸轆轆的自己,什麼也做不到——這一年比爾8歲。

1970 年夏天,菲利克斯·韋爾和莎倫帶著他回到美國,在加州中部的一個葡萄園短暫停留。在這期間,比爾和葡萄園裡的一名農業工人成了朋友。1970 年8 月的一天,比爾向這名新朋友講述了自己的遭遇,這名工人想了一會兒,然而告訴小男孩,大約兩英里外有個小鎮:

“孩子,你應該把你的事,告訴那裡的警察。”

於是比爾赤著腳,獨自沿著灼人的州際公路步行,終於來到附近的利文斯頓(Livingston),向那裡的警察求助。

一開始,根本沒人理睬他,比爾於是乾脆在警察局的臺階上露宿,過了很久,終於有個警探願意聽聽他的故事。比爾告訴警探,自己已經餓得不行,父親逼他吸毒,讓他頭暈腦脹,他想回到學校,像其他孩子一樣生活。他還告訴警探,自己無意中聽到父親承認殺害了母親。

菲利克斯·韋爾和莎倫隨即因為持有迷幻藥和危害兒童罪被捕,他們被判處六個月監禁(緩刑三年)。菲利克斯·韋爾逼迫兒子吸毒的訊息,成為全國性的新聞,瑪麗的家人才因此得知菲利克斯·韋爾的後續訊息和莎倫的姓氏。
(關於此事的另一篇報道/Oroville Mercury Register/1970/08/25)
加州警方將比爾關於瑪麗·韋爾死亡的供詞,告知了路易斯安那州警方,但此事再無後續。

比爾被送回到密西西比州,他的祖父母獲得了完全監護權。1971年1月23日,他看到父親和莎倫走進祖父母家的大門。比爾回憶說,自己當時嚇壞了,確信父親會殺了自己。菲利克斯·韋爾卻似乎沒怎麼生氣,而是將入獄這件事,完全歸咎在莎倫身上。

比爾再次見到父親時,已經是5年以後,他獨自一人回到父母家,還和兒子“閒聊”起這位前女友:

“她再也不會打擾任何人了。”

比爾嚇得脊背發涼,他太明白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比爾被祖父母撫養成人,他成績優異,從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畢業後,成了一名機械工程師。他於1984年結婚,婚後有三個孩子,是個近乎完美的丈夫和父親,在教區和社群也深受愛戴和歡迎,但他一直生活在痛苦和恐懼之中。
(長大後的比爾)

比爾的妻子珍妮特告訴羅斯,他們曾見過安妮特一面:“她是那麼年輕漂亮,可她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取悅菲利克斯上。”

羅斯坦率地問比爾:“你覺得他可能謀殺了她(安妮特)嗎?”

比爾點點頭:“是的,根據過去的經驗,我相信完全有可能。”

比爾告訴羅斯,如果她能夠讓案子重審,他願意出庭作證,但當局必須同意保護他的妻兒。他完全清楚父親會對自己的“背叛”,做出什麼反應。

1995年,在特里·紐厄爾(之前為羅斯尋找莎倫家人的警探)的幫助下,羅斯聯絡到了一個名叫吉姆·貝爾(Jim Bell)的FBI探員,他是研究連環殺手的專家。

羅斯抱著兩本厚厚的資料簿來到貝爾的辦公室,資料簿裡是她數年裡精心收集整理的證據。貝爾探員認真翻閱了這些資料,然後告訴羅斯:

“如果這些資料屬實,那麼我確信,這人是個連環殺手。”

貝爾承諾親自調查此案,塔爾薩和萊克查爾斯警方,也準備重啟對菲利克斯·韋爾的調查。然而就在此時,由於FBI削減經費,貝爾探員被調往別處,所有案件再度成為懸案。

2008年,比爾·韋爾罹患癌症,他打電話給舅舅威爾·霍頓:

“我終於可以和媽媽在一起了。”

臨終之前,比爾請來了自己的牧師,詳細敘述了自己知道的所有關於父親的罪證,並且錄了音。親屬在他死後,將一份錄音副本交給了羅斯。
(比爾一家)
2009 年1月3 日,比爾·韋爾去世,年僅46歲。菲利克斯·韋爾在日記中寫道:

“人生真如白駒過隙,他的生命竟然已經存在了46 年……”

之後他筆鋒一轉,開始談論自己的新發型,他沒有參加兒子的葬禮。

1997年秋天,年近半百的羅斯,移居到馬薩諸塞州,希望在那裡療愈自己破碎的心。十幾年間,她參加了不少互助小組,努力揮別過去,但她仍然無法釋懷。

2012年的春天,羅斯在電臺廣播裡,聽說了一起30年懸案終獲告破的故事。1963年,密西西比州民權領袖梅德加·埃弗斯(Medgar Evers),被三K黨成員拜倫·德拉·貝克威斯(Byron De La Beckwith)謀殺,但由於當時的陪審團,全部由白人男性組成,致使殺人犯逍遙法外。

直到30年後,《號角紀事報》的一名記者,重新對此案進行深入調查,最終推動了案件重審,拜倫·德拉·貝克威斯被判終身監禁。
(對這件事感興趣的讀者,可觀看相關電影《等待黑色黎明》)  

這位記者名叫傑裡·米切爾。

羅斯對自己說,這個人應該不會因為案子過於“古老”而拒絕我,於是她撥通了他的辦公室電話:

“您有興趣報道一個生活在密西西比州的連環殺手嗎?”

“我有興趣。”

羅斯跳上車子,向密西西比飛馳而去。

與時間賽跑的記者

傑裡·米切爾是《號角紀事報》的記者,以深度調查懸案聞名,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梅德加·埃弗斯謀殺案,他的一系列調查,促成了7個州對29 起殺戮事件進行重審。
(傑裡·米切爾)

傑裡·米切爾的父系一方,患有一種罕見的、至今未命名的致命疾病,病症是肌肉萎縮、佩吉特骨病和早發性老年痴呆。從傑裡·米切爾的祖父開始,家族的每一代成員,都會在50歲前發病,被未知的病魔折磨數載,最後異常痛苦地死去。

也許正因為這樣,在“時效至上”的新聞世界裡,身為記者的傑裡·米切爾,卻偏偏青睞塵封積年的冷案——他太懂得受害者和他們的親友們,面對時光流逝的無能為力。

每調查一個案子,傑裡·米切爾都會把受害人的照片,設定為自己的屏保,不斷地提醒自己:在正義的歸途上,受害人和自己,都蹉跎了太多的時光。

2012年11月8日,《號角紀事報》刊登了傑裡·米切爾撰寫的深度專題報道《失蹤》(Gone),這篇報道長達9000字,佔據了整整8個跨頁,傑裡·米切爾還在文末,呼籲其他知情人聯絡自己。
(《失蹤》/kindle版本封面)  

傑裡·米切爾不只是複述羅斯的故事,所有受害者的親友,他都親自重新走訪。記者的經驗和敏銳,更是讓他發現了許多新的重磅線索。

比如,在調查瑪麗“溺水身亡案”時,傑裡·米切爾也深感那份屍檢報告蹊蹺,於是他調查了案發時萊克查爾斯的地方檢察官。結果發現,這個名叫小弗蘭克·索爾特(Frank Salter Jr.)的檢察官,僅僅是1962年一年,就擅自撤銷了包括瑪麗案在內的900起案件,其數量之大,除了受賄銷案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理由可以解釋。
(地方檢察官小弗蘭克·索爾特)

傑裡·米切爾又找到了94歲的弗吉尼亞·芬妮(Virginia Finnie),她是為菲利克斯·韋爾安排工作的高管舅舅的遺孀。弗吉尼亞·芬妮證實,自己已故的丈夫,和檢察官索爾特“私交甚好”。

然而,此時距離瑪麗之死,已經過了整整50年。無論是檢察官索爾特、當時的法醫、還是韋爾的舅舅都已作古,但近乎奇蹟的是,傑裡·米切爾竟然找到了一個尚在人世的關鍵證人。

艾薩克·N·阿布希爾(Isaac N. Abshire)曾經是菲利克斯·韋爾的同事,韋爾結婚之前,兩人還合租過一段時間,艾薩克·阿布希爾也因此結識了經常來找韋爾的瑪麗。
(艾薩克·N·阿布希爾)

韋爾結婚後,經常向艾薩克發牢騷,抱怨妻子懷孕時有多麼醜陋,襁褓中的兒子比爾有多麼煩人。

艾薩克一邊回憶,一邊對傑裡·米切爾頻頻搖頭:

“即使是條狗,也知道愛自己的崽兒啊!”

艾薩克的父親,在卡爾克蘇河上做遊輪生意,警方在打撈瑪麗的屍體時,艾薩克和父親都去幫忙,正是他們發現了瑪麗的屍體。
(當年的相關報道/圖為艾薩克父親的船)
艾薩克說,自己永遠忘不了屍體的樣子,瑪麗身體扭曲僵硬,一條圍巾纏繞在脖子上,其中一個大結還塞進了嘴裡。當時船上的人(警方和打撈志願者們)無不義憤填膺,他們都確信菲利克斯·韋爾謀殺了自己的妻子。
可是很快,瑪麗之死被判定為“意外溺水”,艾薩克的工廠領導們,更是找他單獨面談,叮囑他不要“分享”看到的一切。
說到這裡,這個90歲的老人拄著柺杖,步履蹣跚地走到一堆紙盒前,翻找出一個泛黃的信封,將它遞給傑裡·米切爾,信封上是四個大寫字母:“儲存”(KEEP)。
艾薩克告訴傑裡·米切爾,瑪麗的屍體被打撈上來的時候,副警長當場拍了照片,自己將幾張副本留了下來。
這下連傑裡·米切爾都震驚了:
“這些照片,你竟然儲存了整整50 年?”
“沒錯!”
(儲存了50年的屍體照片)

傑裡·米切爾將這些照片交給自己認識的一位紐約專家,這名法醫只看了一眼,就問道:

“是誰殺了這姑娘?”

《失蹤》刊登以後,一下子引爆社會輿論並不斷髮酵,各地的知情者紛紛聯絡傑裡·米切爾,萊克查爾斯的執法部門和FBI,也重啟了對瑪麗案和菲利克斯·韋爾的調查。

然而就在此時,原本住在密西西比的菲利克斯·韋爾,突然消失了蹤影。

“蝙蝠女俠”

執法部門一時找不到菲利克斯·韋爾的下落,但網路永遠先行一步,沒過多久,就有讀者向傑裡·米切爾爆料,菲利克斯·韋爾似乎在得克薩斯州的峽谷湖出沒。

傑裡·米切爾聯絡了一個名叫吉娜·弗倫澤爾(Gina Frenzel)的得州私家偵探,她在《失蹤》刊登後,曾向米切爾毛遂自薦,表示願意協助他進行調查。

一頭紅髮、快人快語的吉娜·弗倫澤爾,生於一個警察世家。她的外祖父曾是得州克爾維爾(Kerrville)市的警察局長,父親也擔任過警察,之後任職於公共安全部門。

吉娜說自己從小不愛學習,1991年高中畢業後,開始四處打零工。幾年後,她終於找到一份簿記員的工作,但她對數字一向頭大。幸虧吉娜的母親,退休前是個資深簿記員,她一面給女兒瘋狂培訓,一面在她工作時電話指導,吉娜總算是保住了這份工作。
(吉娜·弗倫澤爾)

吉娜的丈夫湯姆從事園林綠化方面的工作,經營著一家小花店和一個苗圃公司,2002年,一個員工(移民)請吉娜幫助自己尋找失散多年的親戚,吉娜在網上一頓操作,就讓這個員工闔家團聚。另一個員工說,丈夫拋棄了自己12年再無訊息,3小時候後,吉娜就找到了那人在田納西州的住址。

親友們都調侃說,她真像一個私家偵探,吉娜想了想,覺得這事也未嘗不可。

她在線上學習刑事司法課程,之後又跟隨一個偵探無償實習了三年,終於創辦了自己的事務所。這份工作是吉娜的天職,她發現了自己身上從未被發現的優秀特質:思維敏捷,壓力越大頭腦越清醒,擅長贏得他人的信任。入行僅僅幾年,吉娜就戰功赫赫,被同行們又愛又怕地稱為“蝙蝠女俠”。

一次出差途中,吉娜偶然看到了《失蹤》,立刻被它深深吸引。回家之後,她閱讀了所有相關資料,之後,她給傑裡·米切爾發了一封電子郵件:

“我很喜歡《失蹤》,我是得州一名有執照的私家偵探,如果您需要任何幫助,但說無妨。”

2013年4 月3日,吉娜·弗倫澤爾第一次見到了菲利克斯·韋爾。

當時菲利克斯·韋爾住在一棟彷彿倉庫的白色房子裡,房子周圍和頂部佈滿了鐵絲網,四周盡是焦土。這裡原先是韋爾的外甥戴維·托馬森(David Thomason)的住處,後來發生了火災。戴維·托馬森獲得了鉅額保險,之後就將土地所屬權轉讓給了菲利克斯·韋爾。
(菲利克斯·韋爾的住處)
雖然這起疑似“縱火騙保案”,最終證明和其他案子關係不大,但它給了吉娜“拜訪”菲利克斯·韋爾的理由。敲響房門的時候,吉娜顫抖得如同風中枯葉,她內心知道,這個人至少殺了3個女人,甚至還要更多。

菲利克斯·韋爾很快應了門。這個74歲的老人身材瘦高,穿著格紋飛行員夾克和瑜伽褲。吉娜自稱為保險公司工作,需要拍攝一些被焚燒房屋的照片,她報出了自己真實的姓名和職業,最高明的謊言總是隱藏在真話之間。

拍完照片之後,菲利克斯·韋爾邀請她進屋。

最先映入吉娜眼簾的,是一把鋼鋸,在不遠的地方,還放著一把彎刀,她還看到了一隻廢舊的浴缸,裡面裝的是菲利克斯·韋爾所有的日記。

菲利克斯·韋爾開始喋喋不休,他說起自己和外甥鬧翻了,說起自己在田納西州有個女朋友,又談起“精神”如何需要和“自我”進行不斷抗爭……

菲利克斯·韋爾說了大約40分鐘,吉娜一邊聽著,一邊脊背發涼,不停地瞥向身邊的鋼鋸和彎刀。吉娜知道,自己和菲利克斯·韋爾還會再次交談。他能對一個陌生人談論如此私人的話題,說明他已然將自己,視作了送上門來的獵物。
(菲利克斯·韋爾的眾多武器)

回家之後,吉娜將自己與菲利克斯·韋爾的對話錄音,立即發給了傑裡·米切爾。一週以後,吉娜再次拜訪了菲利克斯·韋爾,這次他們聊了整整6個小時。

菲利克斯·韋爾滔滔不絕地炫耀自己如何才智過人(他自稱智商140,在母親肚子裡就有記憶),談論自己的宗教和形而上學信仰,接著又說起自己的冒險經歷和各種離奇故事。

深入研究過韋爾性格的吉娜,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傻白甜,一臉天真崇拜地聽他自吹自擂。每隔一個小時,她會偷偷發資訊報平安,吉娜的丈夫和另一個同行,正躲在不遠處隨時待命。

接下來,菲利克斯·韋爾開始向吉娜講述自己的風流豔史,他提到曾有一個特別漂亮的姑娘,為了自己甘當脫衣舞女、拍攝色情電影(莎倫);還有一個女孩特別年輕,她的母親又是如何刻薄(安妮特)。

雖然菲利克斯·韋爾沒有指名道姓,但吉娜很清楚他說的是誰。菲利克斯·韋爾吹噓自己曾和數千名女性發生過關係,而後又言之鑿鑿地補充說,自己可不是那種隨便的人。

“你就不擔心搞大了她們的肚子啊?”吉娜問他。

“那是她們自己的問題,關我屁事。”

很快,菲利克斯·韋爾就要求和吉娜發生關係。吉娜婉拒了,說自己還不瞭解他。菲利克斯·韋爾於是繼續談論起“精神”和“自我”……

等到吉娜離開的時候,已經將近晚上8點,她一頭扎進丈夫的懷裡,一邊顫抖一邊大哭,之後她告訴傑裡·米切爾:

“我永遠不會忘記,菲利克斯·韋爾說起安妮特時的樣子,那是我見過的最邪惡的表情!”

第二天,菲利克斯·韋爾在日記中寫道:

“今天早上,我從夢中醒來,腦子裡一直想著吉娜。”
(吉娜·弗倫澤爾)

大約10天之後,吉娜又來找菲利克斯·韋爾。如果再次長談,就會顯得過於刻意可疑,所以這次她逗留的時間很短。閒聊的時候,吉娜“不經意”地提起,自己即將繼承一大筆遺產,菲利克斯·韋爾聽了,登時容光煥發。

這次告別的時候,菲利克斯·韋爾殷勤地將吉娜送上車,還試圖吻她,但她巧妙地躲開了。於是菲利克斯·韋爾“深情”地擁抱了吉娜,雙手在吉娜的背部上下游走。吉娜知道,菲利克斯·韋爾在尋找錄音裝置,但他一無所獲,因為錄音裝置一直藏在吉娜的文胸裡。

至此,吉娜算是贏得了菲利克斯·韋爾的信任,晉升為了他的“女朋友”。

傑裡·米切爾將吉娜發來的錄音整理出來,拿給一位犯罪心理專家,專家看過之後評價說,這人與其說是個連環殺手,不如說更像一個邪教領袖,專門以荼毒純潔美好的靈魂為樂。

2013年5月17日,萊克查爾斯當局終於對菲利克斯·韋爾正式立案,他在峽谷湖郵局的停車場被捕。
(菲利克斯·韋爾被捕)

菲利克斯·韋爾被捕後,吉娜經常和他書信往來,每週都通電話(當然都被錄了音)。韋爾將所有的一切,歸咎於“那個邪惡的蝦米記者”(傑裡·米切爾),叫囂著自己被捕是警方的“政治陰謀”。吉娜則溫柔體貼,表示對他深信不疑,終於,菲利克斯·韋爾說出了她期盼已久的那句話:

“我給你家裡的鑰匙,能不能去幫我打掃打掃,倒個垃圾?”

吉娜在菲利克斯·韋爾家裡逗留了16個小時,用照相機拍下了他每一篇日記(2400多頁)、所有信件、檔案、照片和名片。她還發現了許多女式珠寶、一張三歲女童的裸照,以及安妮特的出生證明。

拍完之後,吉娜前去和傑裡·米切爾會合,兩個數月以來並肩作戰的“戰友”,這才第一次見了面。

正義

菲利克斯·韋爾的日記裡,充斥著狂妄的臆想和冷酷的怨懟,他事無鉅細地記錄了自己的“女朋友”和“崇拜者”(但可惜沒有直接提到謀殺),另外還有一些更加令人髮指的內容,比如一篇日記中寫道:

“總的來說,最合我口味的,是兩三歲的小女孩,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鮮美可口……”

根據日記的資訊,FBI日後進行了調查,發現菲利克斯·韋爾至少性侵過2名女童,但因為訴訟時效已過,他們無法立案。

吉娜和傑裡·米切爾逐字逐句地閱讀了所有日記,記錄下所有提及的名字和地點。其中一些人在看過《失蹤》後,已經主動聯絡了傑裡·米切爾,兩人於是動身去尋找餘下那些名字,探尋他們和菲利克斯·韋爾之間未知的故事。

這些未知的知情人遍佈全美,幸運的是,雖然時隔多年,但大部分人仍在人世,並且對菲利克斯·韋爾記憶猶新。雖然時間和地點千差萬別,但很多菲利克斯·韋爾的這些朋友,都曾聽他提起過瑪麗,內容和語調也驚人地相似:

 “她想用孩子把我拴住,生完一個竟然還想再生,於是我解決了那個該死的母狗,她再也不會生孩子了。”

不過,也不能責怪這些人知情不舉,因為他們當年通常很年輕(菲利克斯·韋爾特別喜歡當少男少女的“精神導師”),往往許多年後,才能意識到這些話的意義。另外菲利克斯·韋爾經常使用化名,很多人在聽到“菲利克斯·韋爾”這個名字時一臉茫然,直到吉娜和傑裡·米切爾出示照片,他們才恍然大悟。
(其中一位知情人韋斯利·特納奇,認識韋爾時他只有13歲)  
吉娜和傑裡·米切爾還找到了菲利克斯·韋爾其他前妻和前女友們,他至少結過七次婚,她們中有些還算幸運,比如莎朗·坎貝爾(Sharon Campbell),她和韋爾於1975年結婚,當時她只有17歲。蜜月之後,韋爾帶著她見自己的親戚,韋爾的一個侄女告訴她:

“你要知道,他殺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

莎朗·坎貝爾想了想,決定捲起行囊跑路。

另一些的經歷就比較慘烈,比如亞歷山德拉·克里斯蒂安森(Alexandra Christiansen),她和菲利克斯·韋爾於1978 年在墨西哥結婚。婚後不久,菲利克斯·韋爾開始肆無忌憚地偷腥、家暴,如果不是弟弟的保護,亞歷山德拉確信自己會被打死……
(亞歷山德拉·克里斯蒂安森)

幾乎所有這些知情人,之後都在瑪麗·韋爾謀殺案中作證。

2013年11月23日,吉娜來到萊克查爾斯懲教所,最後一次和菲利克斯·韋爾見面。

一開始,菲利克斯·韋爾仍然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冤情”,但吉娜乾脆利落地打斷了他。

“我一個字也不信。”

菲利克斯·韋爾凝視著神態舉止與之前迥然不同的吉娜,這才意識到了她的身份。

“他們給了你多少錢?!”菲利克斯·韋爾咆哮地問道。

“一個子兒都沒收,我無償服務。”

“那你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正義。”

探訪時間結束,吉娜準備離開,此時,氣得無語凝噎的菲利克斯·韋爾,終於憋出了一句話:

“你、你真是個不可思議的女人!”

吉娜昂起頭:

“我他媽的當然是了!”

2016年8月8日,菲利克斯·韋爾的審判在路易斯安那州萊克查爾斯開庭。雖然莎倫和安妮特的失蹤因為沒有屍體而無法立案,但這場審判代表著三個家庭的勝利。瑪麗的弟弟威爾·霍頓、莎倫的弟弟布萊恩和安妮特的母親羅斯,手挽手坐在一起。
(威爾·霍頓舉著姐姐的遺像)

檢察官雨果·霍蘭(Hugo Holland)在開場白中說道:

“菲利克斯·韋爾的第一任妻子去世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莎倫,民事法夫妻)從地球上消失了。他的第三任妻子也從地球上消失了。他要麼是有史以來最倒黴的男人,要麼就是一個吸取教訓、不斷精進的連環殺手。”

接下來,來自全美各地的證人,紛紛出庭作證,羅斯也終於能夠站在證人席上,向陪審團講述女兒的遭遇。

“自1984 年9月以來,您見過您的女兒、或者收到過她的訊息嗎?”

“從來沒有。”

“這場審判您等了多久?”

“三十二年。”
(羅斯抱著自己和女兒的合影)

比爾·韋爾的遺孀珍妮特,回憶起她已故的丈夫:

“1970年,一個小男孩得知,他的父親謀殺了他的母親,他獨自長途跋涉,想要把這件事昭告天下,可是無人理睬。今天,他的聲音終於被聽到了!”

最後壓軸出場的“證人”,是一段錄影。2014年,韋爾的前同事艾薩克·阿布希爾在檢察官在場(這樣能夠被法庭採信)的情況下,錄下了這段證詞。這段證詞和他儲存了50年的瑪麗的屍體照片一起,成為了最重要的呈堂證據。

錄下證詞後不久,91歲的老人安然長逝。

菲利克斯·韋爾對這些指控,滿臉輕蔑和譏笑,他堅稱瑪麗的死是個意外,莎倫和安妮特是自己出走了,至於兒子比爾的遺言,菲利克斯·韋爾則歸咎為“錯誤的記憶”。

“她們只是想要逃離自己惡毒的母親,我從沒殺過人,是我拯救了她們!”
(菲利克斯·韋爾)

他還向陪審團表示,自己年邁蒼蒼,“你們怎麼忍心把我這樣一個老人家送進監獄?”

2016年8月12日,陪審團僅僅用了45分鐘就做出了判決,他們判處77歲的菲利克斯·韋爾終身監禁(不可假釋)。

審判結束後,地方檢察官和記者傑裡·米切爾握了握手:

“如果你還知道有哪個混蛋逍遙法外,請一定讓我知道。”

“我會的。”

2016年8月30日,漢斯利家為莎倫開辦了追悼會,他們終於可以正式哀悼自己失蹤43年的親人。
(左二為莎倫的弟弟布萊爾,左五為莎倫的哥哥弗蘭克)

羅斯、瑪麗的家人以及傑裡·米切爾,都出席了追悼會。羅斯告訴傑裡·米切爾,回想當年,她後悔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比如同意安妮特和韋爾結婚):

“現在,我終於可以原諒自己一點點了。”

菲利克斯·韋爾被捕後,65歲的羅斯交往了自從女兒失蹤以來的第一個男朋友,“也許,當你的心獲得了平靜之後,才有力氣去談情說愛吧!”
(羅斯和男友彼得在莎倫的追悼會上)

告別的時候,羅斯擁抱了傑裡·米切爾:

“感謝上蒼,讓我遇見了你。”

“彼此彼此。”

審判結束後,傑裡·米切爾將《失蹤》擴充成25000字的系列報道,配套五集短紀錄片,在《今日美國》(USA Today)網站上釋出。

雖然網路時代的來臨,令“短平快”式的報道成為主流,但《失蹤》卻創造了任何新媒體難以企及的流量神話。就像傑裡·米切爾一直堅信的那樣,無論媒體的“模樣”如何改變,用認真和良知寫作的故事,依舊能夠虜獲讀者的心。
(傑裡·米切爾)

2018 年,這位獲獎無數的記者,從《號角紀事報》光榮退休,之後又創立了密西西比調查報道中心。

2002年,傑裡·米切爾和家人們,自願成為南伊利諾伊大學研究專案的受試者,幫助醫生找到了家族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醫生們還發現,傑裡·米切爾和他的父親,是家族中唯二沒有攜帶這種基因的人——那些充滿人性關懷和正義訴求的報道,將成為傑裡·米切爾唯一遺傳給後世的東西。
看看你讀過這些嗎?⬇️
參考資料:
Gone, Jerry Mitchell, The Clarion-Ledger November 8, 2012
https://www.usatoday.com/pages/interactives/gone/
https://www.theadvertiser.com/story/news/local/2015/06/17/felix-vail-said-killed-wife-ex-travel-buddy-says/28872161/
https://www.motherjones.com/politics/2007/01/klan-busting-journalist-jerry-mitchell-beckwith-case/
https://www.clarionledger.com/story/news/2016/07/28/need-help-case-call-batgirl/87126410/
https://www.clarionledger.com/picture-gallery/news/local/felixvailgone/2016/08/01/gallery-gone-one-wife-dead-two-others-missing/87918658/
https://www.clarionledger.com/story/news/local/felixvailgone/2016/12/29/felix-vail-gone-one-wife-dead-two-other-missing-jerry-mitchell/95895894/
https://the-line-up.com/mothers-quest-for-justice-unearthed-killer
https://www.kplctv.com/2018/12/11/felix-vail/
https://www.clarionledger.com/picture-gallery/news/2016/08/30/sharon-hensley-memorial-photo-gallery/89613732/
版權宣告
本文作者:安非銳,編輯:襪皮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
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字版權歸沒藥花園和創作者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聯絡我們
精選案件專輯 
關注後回覆專輯名稱 
連續閱讀專輯文章
國內大案 | 國外迷案 | 親密關係中的謀殺 | 連環殺人案 | 國內外冤案合集 | 漂流瓶人格 | 寄居蟹人格 | 和兒童有關的案件 | 那些我悟出的道理 | 真實講述 | 法律科普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