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澳洲人衝向銀行提取現金!原因竟是這個!

原本今天只是普通的一天,不是公共假日也不是什麼紀念日,但是今天卻成了一個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數百萬澳洲人紛紛湧向銀行和ATM機,集體排隊取出現金,
整個澳洲彷彿陷入了一場現金“爭奪戰”。
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特殊的日子——澳洲的“取現日(Cash Out Day)”
200萬澳洲人上銀行取現金
這場“取現日”活動由組織“Cash Welcome”發起,創始人Jason Bryce表示,
活動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向澳洲的銀行和政界傳遞一個強烈的訊號:
澳洲人依舊熱愛使用紙幣和硬幣,現金作為法定貨幣的地位必須得到保留。
Bryce預計,將有多達200萬澳洲人參與到今天的取現行動中,
大家希望用這種“壓倒性的行動”來拒絕無現金的未來
其實,“取現日”並非首次舉辦,去年它就已經獲得了廣泛關注。
當時,社交平臺上滿是ATM機前排隊的照片,以及人們拿著現金合影的畫面。
發起方稱,去年取現金額約為50萬澳元。
然而,澳洲銀行協會(ABA)卻有不同的說法,他們表示去年並未觀察到取現金額有“實質性變化”,
並且認為今年也不會出現明顯增長。
ABA發言人還強調,雖然澳洲人使用現金的頻率越來越低,
澳洲不會成為一個無現金國家
但現實情況是,近十年來,澳洲正快速地遠離現金支付。
澳洲央行的資料顯示,2017年時,現金在消費者支付中佔比高達70%,可到了2022年,這一比例暴跌至僅13% 。
ABA更是預測,到2030年,現金支付佔比可能會跌至4%以下。
儘管整體趨勢如此,仍有約7%的澳洲人,也就是超過150萬人,在面對面交易中,80%以上依賴現金支付。
澳洲人為什麼離不開現金
7NEWS財經編輯Gemma Acton曾在節目中提到,雖然依賴現金支付的整體比例不算高,
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現金至關重要。
在生活成本不斷飆升的當下,許多人重新選擇使用現金,
因為親手掏出鈔票的感覺,能讓人更有預算意識,
相比刷卡,這種消費感受更為真實。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商家對數字支付加收手續費
就像買一杯4澳元的咖啡,刷卡可能就會被收取4.17澳元甚至更高,
這也是現金出現“回潮”的原因之一。
全澳老年人協會也加入到了這場“現金保衛戰”中,
呼籲政府不要將那些不擅長使用手機和網路的老年人“拋棄”。
對於老年人來說,使用實體貨幣早已成為一種習慣,而且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線上支付的欺詐問題。
各種信用卡詐騙讓不少老年人損失慘重,久而久之,他們覺得還是現金支付最讓人放心。
然而,現金在澳洲卻變得越來越難獲取。
根據Canstar的資料,在2023-2024財年,澳洲關閉了339家銀行網點,
自2016年以來,澳洲銀行和信用社運營的ATM減少了9100臺
面對民眾的擔憂,聯邦政府提出了立法草案,計劃從2026年1月1日起,
強制保留現金支付渠道,規定超市、百貨、加油站、水電費繳納、藥房、診所、寵物用品店等場所必須接受現金付款。
發起“取現日”的Bryce呼籲更多民眾參與今天的行動,他說:
“哪怕只取出一點點現金,也是在行使我們的自由。
現金代表著隱私、安全和控制感,它不僅僅是一種付款方式。” 
儘管澳洲政府和銀行都在推動減少現金使用,但民眾顯然不會輕易妥協。
政府銀行要“去現金”,澳洲人用行動反對
澳洲政府和銀行的一些做法,讓民眾感到不滿。
財政部長Jim Charlmers雖然在去年12月表態不會徹底取消現金使用,
銀行卻在不斷關閉分行,讓現金變得日益稀缺。

澳聯儲行長Michele Bullock指出,現金使用的最大制約因素是運輸成本無法解決
甚至直言物理貨幣可能只會再存活十年左右

不過她也強調央行會配合政府,確保只要澳洲人有需求,現金就會繼續存在。
可即便有這些表態,為什麼還是有人呼籲多囤現金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澳洲自身的問題。
澳洲銀行系統經常崩潰,只要沒有一個穩定、安全、可靠且私密的支付系統,
無論數字支付多麼便捷,現金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在這場關於現金的“戰爭”中,200萬澳洲人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未來現金在澳洲的命運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