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數百萬澳洲人將衝向銀行提取現金!原因竟是這個!

取現日
4月22日、也就是今天,數百萬澳洲人將衝向銀行和ATM機,取走數以百萬計的現金。
原因是,今天是澳洲的“取現日(Cash Out Day)”
發起這一活動的組織“Cash Welcome”的創始人Jason Bryce說,“取現日(Cash Out Day)”的目標,是要向銀行和政界明確傳達一個資訊:
澳洲人仍然喜歡使用紙幣和硬幣,它們必須作為法定貨幣保留下來。
Bryce預計,將有多達200萬澳洲人在今天參與取現,用“壓倒性的行動拒絕無現金的未來”。
這項由社群發起的“取現日”在去年就獲得廣泛關注,當時社交平臺上充滿了ATM排隊的照片和人們手舉現金合影的場面。
發起方表示,當時共提取了約50萬澳元。
不過澳洲銀行協會(ABA)回應稱,去年並沒有觀察到取現金額有“實質性變化”,他們也不預計今年會有明顯增長。
ABA發言人還表示“:雖然澳洲人用現金越來越少,但我們不會變成一個無現金國家。”
話是這麼說,但近十年來,澳洲正在快速遠離現金支付。
根據澳洲央行的資料,2017年時現金佔消費者支付的70%,但到2022年已暴跌至僅13%,而ABA預測,到203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跌至4%以下
儘管整體下降,但仍有約7%的澳洲人(即超過150萬人)在面對面交易中,80%以上依賴現金支付。
7NEWS財經編輯Gemma Acton曾在節目中指出:“雖然整體比例不高,但對一些人來說,現金非常重要。”
而在生活成本飆升的當下,很多人會重新回到用現金的方式,因為“親手掏錢”更讓人有預算感,比起刷卡“感受更真”。
她還提到,越來越多商家對數字支付加收手續費,比如買一杯4澳元的咖啡,可能最後被收了4.17元,這也是現金“回潮”的原因之一。
全澳老年人協會(National Seniors Australia)也加入抗議隊伍,發起了“Keep Cash”行動,呼籲政府不要讓技術門檻“拋棄”那些不擅長手機和網路的老年人。
但與此同時,現金也變得越來越難取到了。
根據Canstar的資料,2023–24財年澳洲關閉了339家銀行網點,而自2016年以來,澳洲銀行和信用社運營的ATM減少了9100臺
面對民間的擔憂,聯邦政府已提出立法草案,計劃從2026年1月1日起強制保留現金支付渠道,讓澳洲人在購買生活必需品和服務時,始終可以選擇用現金。
政府擬規定,超市、百貨、加油站、水電費、藥房、診所、寵物用品店等場所必須接受現金付款。
不過,澳洲央行行長Michele Bullock也提醒,“現金運輸成本高昂”,未來十年內,現金或將全面退出主流流通體系。
但她也承諾,央行將配合政府,確保“在澳洲人仍有需要之前,現金都能繼續使用”。
發起人Bryce則呼籲更多民眾加入今天的行動:“哪怕只取出一點點,也是在行使我們的自由。現金代表隱私、安全和控制感,而不僅僅是付款方式。”
來源:7 News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閒話澳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