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美國不孕症夫妻靠AI“奇蹟懷孕”,18年求子路終圓夢

美國一對結婚18年的夫妻,在經歷全球多地試管嬰兒失敗後,終於藉助哥倫比亞大學生殖中心開發的AI技術“STAR系統”,從幾乎“空無精子”的樣本中精準定位3顆健康精子,成功受孕。目前,妻子已懷孕5個月,預產期定於今年12月,成為全球首例透過該技術實現生育的案例。  
這對不願透露姓名的夫婦,因男方罹患罕見的“無精症”(azoospermia)——顯微鏡下看似正常,實則精液中無任何活動精子——長期陷入求子困境。儘管他們遍訪全球生殖中心,嘗試多次試管嬰兒,卻始終因精子缺失而失敗。直到接觸哥倫比亞大學的“STAR系統”(Sperm Tracking and Recovery),命運才迎來轉折。  
傳統無精症治療需透過睪丸開刀或反覆抽吸獲取精子,過程痛苦且成功率低。威廉斯醫師(Dr. Zev Williams)領導的團隊開發的STAR系統,結合人工智慧與高解析度顯微攝影技術,在一小時內捕捉超過800萬張影像,自動識別並提取幾乎“不可見”的健康精子。  
“這比在十座足球場裡找一根針還難,但AI做到了。”威廉斯形容。相較於傳統技術需技師兩天才能找到一顆精子,STAR不僅效率提升48倍,更避免了離心或標記等可能損傷精子的操作,大幅提高受孕機率。  
接受胚胎移植後,妻子順利著床,目前胎兒發育正常。她含淚表示:“18年來,我們幾乎放棄了當父母的夢想,現在每天摸著肚子,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目前,STAR系統僅在哥倫比亞大學生殖中心提供,費用約3000美元,遠低於傳統試管療程的總支出。威廉斯希望技術能儘快推廣至更多不孕中心,幫助同類患者。  
不過,康乃爾大學胚胎學教授帕雷莫(Dr. Gianpiero Palermo)提醒,AI並非萬能:“部分極端無精症患者即使透過AI篩查,仍可能找不到可用精子,此時仍需依賴醫生的專業判斷與臨床經驗。”  
此案例標誌著人工智慧在生殖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當科技與生命交織,曾經被視為“不可能”的生育難題,正被AI重新定義可能。正如威廉斯所言:“STAR系統不僅是技術進步,更是對無數家庭的希望承諾——只要有一絲可能,我們就不會放棄。”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