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戰”嗎?

現在,有人開始指責我們“好戰”。只要我們一談戰爭,哪怕是討論俄烏、巴以、印巴那些地區的衝突,我們嘲笑一下和胡賽大戰三百回合的美國、調侃一下先作死後捱揍的印度,那些莫名其妙的人就會出來指手畫腳……“你們太好戰了,這樣是沒有好下場的”,“不要總是鼓吹武力軍備,打仗是危險的”。
這個邏輯過於弱智,以至於無從吐槽。是我們要打仗嗎?不是啊,是全世界熱點地區幾乎都在發生衝突或者在衝突的邊緣,若是我們沒有強大的武力和軍備,戰爭早就落到我們頭上了。有人總覺得“富了就很好”,是的,現在我們是近三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富”,但光“富”就行了嗎?阿根廷、巴西都曾“富”過,結果呢?北宋末年號稱“亨豐豫大”,比金國富多了,結果呢?錦繡山河葬送於胡塵,多年發展成果付之一炬,人民淪為刀俎上的魚肉。如果光有“富”,卻沒有捍衛“富”的的決心和能力,沒有送強盜下地獄的勇氣和手段,“富”不是優勢,反而是要命的負擔……三歲孩童手持重金行於鬧市,是什麼結局?從某種意義上講,“富”其實是一種拖累,是繼續發展的拖累,是消磨英雄氣的毒藥,是滋生腐朽和衰退的溫床,是讓年輕一代失去鬥志和勇氣、不知道如何建功立業、丟掉前進方向的溫柔陷阱。所以不能單純的富,富了還要強,富強了還得保持窮困時候的進取心、鬥志和勃勃生機,野心勃勃的敵人在磨牙吮血,咱們就不能幻想這個世界上有長久的和平。還有人上綱上線宏大敘事,扯所什麼當前的發展和繁榮來之不易,扯什麼戰火來了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道理沒錯,但在今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你準備怎麼保護你的繁榮和發展呢?大家看一看如今世界各地各條戰線上的那些戰士,看看他們的精神狀態,看看他們為了自己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生存和發展都在做什麼?你可以反對戰爭,但你不能反對人類最樸素的追求,如果為千秋萬代計,你又如何去談對錯呢?實際上 ,我們這代人生活過於精彩,我們過於幸運,我們享受到先輩流血犧牲披荊斬棘留下來的富庶和繁榮,我們幾十年似乎經歷了幾百年的文明發展,我們是最幸運的一代人……有人經常恐嚇我們,“動不動就要解放、統一,動不動就要打敗帝國主義,有本事你衝在第一線?”講這種話的,太低估今天的年輕人了,如果能夠進族譜,上歷史書,家鄉以名字修一條路……這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這是排隊都搶不到的殊榮。不要用自己僵化狹隘的價值觀去刻舟求劍,不要用自己自私的心態去揣摩所有人,戰爭是悲劇,但戰爭的結局並不是悲劇,美國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成為世界霸主,為人民積累了幾十年的生存發展紅利,以至於家底厚到今天還在肆意揮霍……你可以斥責美國的無恥冷血惡毒,但不能否認美國曾經策略上的成功。很多人勸我們不要“好戰”,卻從來不勸美國不要“好戰”,他們是二戰以來發動戰爭、屠殺人類最多的國家,他們那麼“富裕”,卻依然要販賣戰爭打仗殺人,那我們如此善良和平,又有什麼需要反思的? 你勸我們不要“好戰”,不如趕緊的去勸美國政府別準備戰爭了,每年一萬億軍費拿去給人民發消費券吧……還有人總是恐嚇“你們打不贏,輸了就萬劫不復”,那是因為他們思想鋼印太重,根本沒有想過直起身子做人,世界是變化發展的,中國過去五千年大部分時候都是贏家,近代只是一個意外……憑什麼不能“撥亂反正”?不去想辦法做,永遠都不可能成,坐在家裡等,等不到世界秩序發生變化。沒有人要發動戰爭,但當戰爭在世界範圍內不可避免地發生後,我們要確保成為最終贏家。你害怕打仗,戰爭就不會來找你嗎?流氓惡霸最喜歡欺負懦弱無能者,災難最容易降臨在那些目光短淺、自私自利、貪生怕死、膽怯逃避的人身上。拿《球狀閃電》中的一句話來講——“從現在的形勢看,戰爭已不是我們喜歡不喜歡的問題……”。與其無中生有討論“要不要戰爭”,不如早點研究“如何打贏戰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