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停止!網友感慨:我的青春落幕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靜怡)、橙柿互動·都市快報、公開資料

6月30日,#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停止下載服務#衝上熱搜。
據亞馬遜中國官網訊息,2024年6月30日起,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停止雲端下載服務,此後未下載的電子書將無法下載和閱讀。同時,Kindle客戶服務也將停止支援。
此前,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已於2023年6月30日停止運營。

不少網友評論稱,“這下真的只能蓋泡麵了”“泡麵搭檔”。


也有人感慨青春落幕:
亞馬遜昔日“最成功產品之一”
Kindle電子閱讀器誕生於2007年,被認為是亞馬遜最成功的硬體產品之一。由於採用電子紙螢幕,Kindle被認為護眼且閱讀方便,兼顧了紙質書籍的體驗和電子閱讀器的便捷。Kindle電子閱讀器誕生後的幾年裡,電子書成為亞馬遜增長最為迅速的品類之一,並掀起全球電子書閱讀熱潮。
2012年2月,亞馬遜中國網站正式上線了Kindle商店,Kindle使用者可以直接購買中文版Kindle版書籍。2013年6月,Kindle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到2016年,中國已經成為Kindle全球最大的市場。2018年,Kindle閱讀器在中國發展進入巔峰,年銷量突破百萬。
在2018年亞馬遜的一份內部檔案中曾稱,到2017年底,中國Kindle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0%以上。
Kindle陪伴了不少人的青春,也留下不少段子,比如:kindle的宿命,一半蓋在泡麵上,一半掛在閒魚上。
2019年3月,亞馬遜官微推出了一則廣告文案,一部Kindle被蓋在一盒泡麵上面,旁邊的文字顯示“蓋Kindle,面更香”,甚至用Kindle自帶的時鐘功能設定了倒計時。這波帶著“自黑”的營銷,當時引起轟動。
Kindle在中國市場輸給了誰?

昔日榮光褪去,Kindle黯然離場。Kindle在中國市場究竟輸在哪裡?


自身功能單一的Kindle,這些年的更新速度已經跟不上使用者的期待。
2018年,Paperwhite4釋出,僅外形做了更新,更加防水,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2021年9月,Paperwhite5釋出,USB-C接口出現,螢幕尺寸從上一代的6英寸上升到了6.8英寸,但依然很難觸動中國消費者的神經。
隨著中國發達的4G和5G網路覆蓋提速,中國使用者對電子書閱讀器的需求急劇下滑。研究機構分析認為,由於中國免費電子書獲取的便捷性和印刷成本低廉,Kindle商店的商業價值有限。
同時,Kindle的競爭對手不斷湧現。
2020年同一天,掌閱科技和科大訊飛推出了全球首款彩色墨水屏閱讀器,閱讀圖片、圖表不再受黑白屏的困擾。

此外,螢幕尺寸也有了更多選擇:5.84英寸的海信A5,可以像手機那樣解鎖更多使用場景;7.8英寸的小米多看,兼顧了輕便和大屏;10.3、13.3英寸的文石閱讀器,更加方便了無紙化的辦公。


Kindle更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手機。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遊、短影片、社交媒體都在爭奪使用者的注意力。
以短影片平臺為例,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截至2022年12月,短影片使用者規模達10.12億,同比增長7770萬,在整體網民中的佔比為94.8%。
其中,這兩年短影片閱讀的快速崛起,也改變了不少人的閱讀習慣。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今年釋出的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透過聽書和影片講書方式讀書成為新的閱讀選擇。某短影片平臺的《2023讀書生態資料報告》顯示,時長超過5分鐘的讀書類影片釋出數量同比增長279.44%,讀書類影片播放量同比增長65.17%,收藏量同比增長276.14%,直播觀看人次同比增長近一倍。
多次“敗退”,亞馬遜“低頭”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線上零售業務表現低迷,亞馬遜還於2019年關閉了中國網上商店。該公司在中國的剩餘業務包括跨境電商、廣告和雲服務等。
亞馬遜曾在其官方宣告中表示,正在調整業務戰略重點,在中國的其他業務線將繼續下去。“亞馬遜中國對客戶的長期承諾不會改變。我們在中國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基礎,並將繼續創新與投入。”該公司的宣告稱。
6月26日,在亞馬遜舉辦的一場閉門邀請制會議中,亞馬遜宣佈了“低價商店”的計劃,該計劃專注於銷售無品牌商品,主要面向時尚、家居及生活用品類目招商,售價低於20美元。
而在此前,一直以“品質”著稱的亞馬遜,還曾大舉打擊“低價惡性競爭”
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亞馬遜應對新興電商平臺競爭的直接回應,特別是面對以低價策略迅速崛起的對手,如Temu和SHEIN。
*本文不代表鳳凰網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