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澳聯儲(RBA)行長承認,在新冠疫情期間,利率維持在創紀錄的低點時間過長,導致了後來的生活成本危機。

Michele Bullock在週五(2月16日)堪培拉的眾議院經濟委員會會議上做出了這一表態。此次發言距離RBA自2020年11月以來首次降息僅三天。
她在回答無黨派議員Allegra Spender的提問時表示:
“可以說,我們在加息的過程中行動遲緩。當通脹上升時,我們沒有及時做出反應。”

Bullock以此為依據,解釋了降息的合理性,儘管如果不考慮聯邦政府提供的300澳元電費補貼,核心通脹率仍高於RBA設定的2%至3%目標區間。
“如果我們要開始降低利率,我們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等到通脹完全回到目標區間,而是在我們對通脹迴歸區間更加有信心的時候採取行動。”
此次25個基點的降息決定是在澳大利亞的核心通脹率仍為3.2%的情況下作出的。
RBA在2022年5月啟動了連續13次加息的程序,但這一行動比紐西蘭晚了整整七個月。
2021年,澳大利亞的現金利率仍保持在0.1%的歷史低位,而該年第二季度的整體通脹率已達3.8%。
2021年,儘管悉尼和墨爾本因新冠疫情封城,昆州和西澳關閉邊境,但澳大利亞的通脹率仍長期高於RBA設定的2%至3%目標區間。
早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並因西方制裁導致油價上漲之前,澳大利亞就已面臨通脹危機。
到2022年底,即使RBA採取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加息政策,通脹率仍攀升至32年來的最高點——7.8%。
Bullock在2022年4月出任RBA副行長,接替Philip Lowe。
在此次承認RBA三年前加息動作遲緩三天前,Bullock還否認了2020年至2022年間的超低利率推高了房價。
“房價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供需失衡。我不認為可以把這一問題歸咎於貨幣政策。”她在悉尼對記者表示。
“如果想要解決房價問題,就必須透過其他政策手段。”
編譯:Kitty
來源:Dailymail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