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佘詩曼,已身價過億

近期,佘詩曼主演的《新聞女王2》正式開機拍攝,她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時隔一年,全新的故事,熟悉的面孔,一樣又不一樣的感覺。”
不少網友表示,“終於等到Man姐迴歸,特別期待”。兩年前,佘詩曼主演的《新聞女王》在香港與內地同時爆紅,她憑藉文慧心一角,成為“三料視後”。
佘詩曼被稱作TVB黃金時代“最後的當家花旦”,從遙遠的1997年到如今仍活躍在演藝圈,她無疑見證了TVB的輝煌與落寞。
某些雜糅了懷舊的集體情緒始終存在,對於大多數觀眾尤其是女性而言,佘詩曼呈現的港女形象,在過去二十幾年裡,薰染了最初的港女精神。
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敢拼敢闖,終身美麗。
上了年齡的女演員難免會面對戲路變窄的困境,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佘詩曼戲路越來越寬,這是一位香港女演員面對殘酷名利場時的絕不認輸。
佘詩曼的戲劇張力來自於自己人生本身,其中有高光時刻,有從不鬆懈的努力,也有掙扎過的痕跡。
1997年,正逢香港迴歸,22歲的佘詩曼參選“香港小姐”獲得季軍。
那年,選手陣容強大,TVB在決賽時用六大朝代主題展現港姐風采。佘詩曼的古典扮相十分有韻味,她順利簽約無線電視,拿到演藝圈的入場券。

獲得“香港小姐”季軍的佘詩曼
她的情商也很高,當佘詩曼被問道用“醜”字形容一位港姐時,她從容不迫地說:
“我見過她之前的相片,是一隻醜小鴨,沒有現在這麼漂亮。但經過努力,她現在成為了美豔動人的佳麗,讓我十分佩服。”
一年後,23歲的佘詩曼被TVB的知名監製李添勝看好,邀請她與當家小生陳錦鴻搭戲出演《雪山飛狐》。
她飾演的苗若蘭出塵脫俗,溫柔善良,願意為愛付出一切。
沒那麼容易,並非科班出身的新人佘詩曼,面對鏡頭時總沒信心,導演多次因為她演戲時講話聲音小、哭不出來,對她破口大罵,甚至將劇本丟在她身上。
毒舌的香港觀眾稱佘詩曼講話聲音像“雞仔聲”,港媒報紙上幾乎全是唱衰她的報道。
TVB的造星娛樂工廠裡,佘詩曼不想服輸,她擦乾眼淚,鉚足了勁磨礪演技。
從練聲開始,她幾乎每天只睡幾個小時,為了練好臺詞功底,她大聲對著報紙朗讀、練氣息,對著鏡子反覆揣摩自己的神態與動作。
圖片來源:電視劇《雪山飛狐》劇照
佘詩曼甚至用生命來演戲,拍《火舞黃沙》時,懸崖邊的黃沙鬆軟,很容易踩空,相當危險。
很多極其危險的鏡頭,她也堅持親自上陣,拒絕替身。有一場戲,佘詩曼不慎跌倒在地,當場磕碎兩顆牙齒,下巴也受傷流血,整個人趴在地上,險些毀容,簡單處理後繼續開工。
在拍攝《帝女花》時她過度疲勞,下巴受傷,為了不影響作品進度,佘詩曼堅持帶傷上陣。
那道傷疤她只能用化妝掩蓋,也至今留在她的臉上。

 圖片來源:電視劇《帝女花》劇照

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是演員應該做的。
看港劇長大的人幾乎都對佘詩曼的臉很熟悉,畢竟她是拼命三娘,曾因拍戲創下五天四夜不睡覺的驚人紀錄,從《刑事偵緝檔案IV》《十月初五的月光》到《倚天屠龍記》《酒是故鄉醇》《帝女花》等,留下非常多經典角色。
圖片來源:電視劇《帝女花》劇照
2003年末,宣萱、蔡少芬、郭可盈、陳慧珊、張可頤、佘詩曼成為TVB最受觀眾歡迎的六大花旦,從此“六大花旦”的名詞正式誕生。
一年後,佘詩曼迎來自己演藝生涯最重要的作品——《金枝欲孽》。
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可謂驚人,男女主角幾乎都是大咖:黎姿、佘詩曼、林保怡、鄧萃雯、張可頤……
佘詩曼飾演的爾淳,冷靜內斂,在後宮是一個複雜又幽然的存在,眼神中始終隱匿著深深的懷疑,有很多內心戲。
彼時的佘詩曼,經過七年的TVB洗禮,演技日漸細膩。
有一場戲,爾淳拉著玉瑩照鏡子,拿飾品劃過對方的臉這名場面,令人不寒而慄,後來被很多古裝宮鬥戲爭相模仿。

圖片來源:電視劇《金枝欲孽》片段

佘詩曼將爾淳悲歡不溢於面的內心戲演得到位,監製戚其義評價她“讀不透,但又知道你要什麼”。
《金枝欲孽》播出後好評如潮,後來很多宮鬥劇都有它的影子。多年後過去,它依然會被反覆提及、回味,人性的缺憾與命運的無情,細微而深刻。
該劇獲得多項大獎,其中最受關注的“最佳女主角”獎項,最終花落黎姿。對此,佘詩曼有些失落,也愈發拼命拍戲。
終於在2006年的《鳳凰四重奏》中,她一人分飾祖孫四代人四個角色。一人分飾多角,向來是證明演員演技的方式。
這是佘詩曼演藝事業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她憑藉精湛、多層次的演技奪得最佳女主角獎和最受觀眾喜愛角色獎,成為TVB第一位雙料視後。
這年,她31歲。

佘詩曼知道自己的後勁還會持續蔓延,她清醒理性,當事業處於上升期時,她拒絕了男友的求婚,還學會了投資,在香港買了多處房產,犒賞自己。
她不依靠男人,漸漸成為大女主。
《金枝欲孽》之後,佘詩曼與黎姿這對“情敵”的境遇大不相同。
黎姿退圈後,嫁給富商,轉行經商;佘詩曼仍在馬不停蹄地拍戲,最拼的時候一年拍100多集,包括《宮心計》《法證先鋒》《絕代商驕》《公主嫁到》等熱劇。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TVB在內地的影響日漸甚微,但每一部在內地爆火的劇集,都有佘詩曼出演。
當年,《使徒行者》以單日內地網路播放量超1億的勢頭打破了港劇網路播放量記錄。2014年,佘詩曼憑藉這部作品第二次拿下雙料視後,創下TVB歷史。
佘詩曼第二次拿下雙料視後
毋庸置疑的是,佘詩曼成為TVB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當家花旦。
她成為演藝圈的常青樹,也有了更多資本去做投資,2011年前後,佘詩曼先後購入深灣軒房產收租,以1850萬買入九龍半山豪宅帝景峰自住。
令人意外的是,在她勢頭無人能敵時,36歲那年,佘詩曼與TVB解綁,她不想讓自己在重複中自我消耗。
“TVB的對手差不多都拍過了,已經沒有火花,我想出去看一下這個世界有多大。”
佘詩曼相當有魄力,她沒有讓自己在舒適圈待著,而是嘗試不同的機會,轉戰內地。
她很努力學習普通話,就像當年剛入行時苦練氣息那般。初來乍到,她不再是“一姐”,只能接一些小製作,可即便演一些配角,佘詩曼也從不懈怠,她永遠是去適應環境的人。
圖片來源:佘詩曼微博
有過一段低沉的日子,佘詩曼被困在低成本電影裡,她只能出演著相似型別的角色。直到2018年,導演於正找到佘詩曼,出演自己的新劇《延禧攻略》。
片酬不高,戲份不多,佘詩曼仍欣然接下這部戲。
於正對《金枝欲孽》中佘詩曼的表演印象深刻,於是便邀請她來飾演自己劇中的角色:“嫻妃找佘詩曼演,是因為相信她溫柔的外表下,隱藏的力量可以淋漓盡致地發揮。”
佘詩曼將嫻妃演得出彩,從溫柔善良到殺人於無形的狠辣轉變,她靠的不是黑化妝容,而是自己的眼神與神態,完成角色的一步步黑化。

圖片來源:電視劇《延禧攻略》片段
嫻妃外表雲淡風輕,實則在波譎雲詭的後宮借刀殺人,掀起滔天濁浪,攪動宮廷風雲。
佘詩曼演得過癮,她很享受自己眼神可以殺人的感覺,那是一種勝券在握的自信與享受感。
不少觀眾被佘詩曼的演技所折服,集體認為她是這部劇的演技擔當。這部原本沒人看好的清宮戲,讓佘詩曼走紅內地市場。
很多優質資源向她伸出橄欖枝,《鬢邊不是海棠紅》便是其中之一。
一位香港女演員,要將一個潑辣的東北姑娘演好,可謂是不小的挑戰。
佘詩曼戲份不多,卻將性格豪爽的東北女人範湘兒塑造得相當立體,給觀眾帶來不少驚喜。她親自打破了香港演員來內地演戲“水土不服”的魔咒,活躍在銀幕一線。
圖片來源:佘詩曼微博
在內地爆紅後,有人問佘詩曼:“你覺得自己幸運嗎?”
她說:“我是個幸運的人,但用幸運這兩個字來解釋一切,抹煞了我的拼命。我沒有放棄任何一次機會。”
佘詩曼直言自己一定可以在宮鬥戲中,活到最後。
佘詩曼在內地接到的戲越來越多,她稱內地拍三部戲片酬就抵TVB十年。有了財富的積累,頗具商業頭腦的她有充足的資本明智投資佈局,逐漸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早些年她就開始投資香港房產,眼光很準,幾乎每次出手必會升值,港媒稱她由“視後”變“樓後”。
根據港媒統計,佘詩曼名下最少有5座市值過億的豪宅,每個月有幾十萬的房租收入。在去年剛購入的豪宅裡,她能將維港海景盡收眼底。
除了房產,佘詩曼多年來在餐飲、基金等領域也有不少投資,幾乎都有所收穫。
商業的敏感性與某種天賦,讓佘詩曼在投資方面,一直順風順水。
性感二字不再只屬於外在,更適用於頭腦。相比同時代大多香港女星急不可迫地嫁入豪門,佘詩曼選擇成為豪門。
這位TVB黃金時代最後的當家花旦,在步入中年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溼潤土壤,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2023年末,TVB的56週年臺慶劇《新聞女王》刷爆全網,收視熱度與口碑都極好,五位女主播最後同飲一瓶水泯恩仇。
這部TVB職場劇,讓內地觀眾知道原來男女主角可以沒有感情線,原來真正的職場劇事業女性應該如此。
圖片來源:電視劇《新聞女王》片段
在內娛職場劇還停留在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時,TVB早已全員搞事業,無人戀愛腦。
當內娛還在用“活該你沒男朋友”貶低女性時,TVB已經憑藉殺傷力極強的“找個男人嫁了吧”登上熱搜,這句臺詞火出圈,成為對一位職場女性最惡毒的詛咒。
圖片來源:電視劇《新聞女王》截圖
佘詩曼飾演的文慧心是一名記者,人稱man姐,殺伐果決,多年前因報道賊王案名聲大噪,在傳媒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成為新聞女王。
導演鍾澍佳表示,當時就是按照佘詩曼的感覺去寫劇本的:“現在好像除了佘詩曼之外,我很難再找到另外一個人有這種氣場,有這種演技,有這種樣貌。”
重回TVB的佘詩曼,沒有感情線的男女主設定,專心搞事業的女性,喚醒不少觀眾的港劇DNA,全員工作狂,沒人浪費時間談情說愛,這很香港。
“我在哪裡,哪裡就是直播間。”
圖片來源:電視劇《新聞女王》片段
她的氣場太強,穿著一身職業裝自信從容地坐在演播室讀新聞稿時,人們願意相信眼前這個女人是真正的新聞女王。
對手故意撤掉提詞器,她可以憑藉豐富的經驗與資料儲備淡定地完成報道。
佘詩曼很欣賞文慧心身上的特質,儘管很多人會覺得她有時候有些‘不擇手段’,但她也有底線,能看出她的外剛內柔,在職場她要表現強硬,要在男人的世界裡為女人爭一口氣,要證明能力與實力”。
佘詩曼也從文慧心身上看到角色與自己的相似之處,她們都是事業型女性,對自己要求很高。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佘詩曼是本色出演。
圖片來源:佘詩曼微博
在苟延殘喘的港片式微語境中,佘詩曼依然有戲可拍,這不禁令人深思。
50歲的佘詩曼,創作力仍然旺盛著,熱烈著,符合大眾對於演員最美好的想象。
與內娛女星追求白幼瘦的主流審美不同的是,在香港不惑之年的中女同樣是頂流,像佘詩曼這樣的女演員釋放著屬於自己的魅力,將命運緊緊握在自己手裡。
去年,在TVB的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佘詩曼憑藉《新聞女王》奪得了最佳女主角、大灣區最喜愛TVB女主角及馬來西亞最喜愛TVB女主角,成為“三料視後”,也成為TVB解鎖此成就第一人。
圖片來源:佘詩曼微博
佘詩曼迎來中女的勝利。
她擁有清醒獨立的人格,對於愛情與婚姻的看法也很成熟,50歲的佘詩曼至今未婚,也曾拒絕嫁入豪門。
在她看來,當代女性的人生命題不只是婚姻,是為自己。
曾經佘詩曼也考慮過婚姻,最終在愛情與事業的較量中,果斷選擇了後者。
圖片來源:佘詩曼微博
在很早可以嫁入豪門,不用工作,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時,她堅決拒絕。
“我才22歲,我在幹什麼啊?我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啊?我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
作為香港小姐,在佘詩曼所處的時代,停止演藝事業,嫁入豪門的女星不在少數,可她始終沒辦法接受依附於他人的生活。
哪怕時過境遷,她的態度依然明確,“剛讀完書就嫁人好奇怪”。
如今49歲的佘詩曼,是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億萬富婆,她也沒有選擇讓自己閒下來,仍然踏實地工作。
早些年的投資經驗讓佘詩曼具有商業敏感性,這讓她遊刃有餘。 她的投資眼光非常好,手持多個房產被稱為“樓王”。
她正在以最大限度,去接近自己的自由。
在佘詩曼的身上,幾乎看不到年齡所帶來的任何限制,反而是更加獨立自由,充盈的人生。
這種“拒絕限制”的人生態度,被佘詩曼投射到投資中,同時,也將她推入到更寬闊的注視之下。
投資之外,佘詩曼的商業價值也隨著其多元發展,不斷提高。過去幾年,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人們總能看到她出現在各行業的一線品牌廣告中。
身處其中,佘詩曼代表著某種態度,創造著獨特縮影。
圖片來源:佘詩曼微博
前不久,香港中環電車站,也出現了佘詩曼的身影——那是一條她為滙豐銀行拍攝的廣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位出現於此的滙豐代言人,還是梁朝偉。
毋庸置疑,橫向對比從TVB走出的同期女演員,如今的佘詩曼早已擁有了絕無僅有的資源與地位。
這些收穫,來源於她出道幾十年來,身上始終存在的“穩紮穩打、厚積薄發”的女性精神,如同影片裡,佘詩曼一如往常,目不斜視走向前方,堅定且果敢。
這種穩與厚,也吸引來許多老牌企業合作。
長久以來,佘詩曼始終堅持“多元配置資產”的理財秘訣,這種理念,將她推向了更廣闊的境況。
作為知名百年金融品牌,滙豐選擇佘詩曼,絕非偶然。
一方面因為她身上有著港女最顯著的精神特徵:務實;另一方面,則是近些年她在內地演藝圈的不斷破局與多棲發展。
佘詩曼這種跨地域的生存智慧,註定了她會不斷更新著自己的版圖,走向更穩健的前方。
香港自由開放的多元氛圍,寸土寸金的特定環境,促使了優質品牌與優質演員的誕生。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佘詩曼成為香港精神的一部分,是港女的真實寫照,她拓寬自己的無限邊界,不動聲色地釋放能量,活出了萬般姿態。
真正的大女主,莫過於此。
她知道,未來有更為廣闊的風景在等著自己。她的成長之路告訴所有女性,人生的主動權永遠在自己手中,就像廣告片中的隱藏彩蛋一樣,人生的彩蛋也需要自己去發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