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4年營收超1億元,出貨量近10萬臺。
文|李小霞
封面來源|IC photo
36氪獲悉,水下清潔機器人公司“思傲拓”(深圳市思傲拓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已完成7000萬A+輪融資,投資方為地方產業,以及上市公司捷榮股份等,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生產、備貨。
“思傲拓”成立於2021年10月,總部位於深圳,是一家專注於水下清潔機器人的企業,其產品泳池清潔機器人主要透過亞馬遜、Temu電商平臺銷往北美等海外市場,公司成立僅三年,已擁有17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及核心技術,並於2023年6月入選深圳市智慧機器人應用示範典型案例。
得益於技術的革新則讓泳池機器人在清潔效率、智慧操控等方面不斷升級,以及消費者對便捷、高效泳池維護的需求增加,泳池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展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資料顯示,預計到2029年,全球自動泳池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1.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0.9%。這一增長趨勢背後,是全球範圍內泳池保有量的持續上升以及泳池機器人普及率的逐步提高。
尤其北美地區,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這一趨勢主要得益於其龐大的家庭泳池保有量——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私人泳池(超1000萬個),而泳池業主平均每年要花1432美元來維護泳池,包括定期清潔、維修和季節性開閉等,單次費用平均超過100美元。
人工維護成本高昂且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凸顯,推動自動化清潔裝置成為剛性需求。泳池機器人能替代多次昂貴的人工清潔服務,從長期使用的角度計算,具有更高的長期投資價值。這使得泳池機器人不僅是一種科技產品,更是一種經濟實惠的泳池維護解決方案。
“思傲拓”創始人鄧卓明告訴36氪,受消費能力影響,美國絕大部分使用者傾向購買500美元以下的泳池機器人產品,而“思傲拓”甚至將價格做到了400美元以下,比如其SAT 1X系列售價僅為199美元,價格高一些的SAT 2X產品也不過399美元。
技術出身的鄧卓明創立“思傲拓”前,曾在一家經營無人船業務的公司任職,將營收從600萬做到1800萬。“美國消費者主要看價格,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個家庭工具而已。”據他透露,公司2024年營收超1億元,出貨量近10萬臺。
在鄧卓明看來,“思傲拓”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將成本控制做到極致”,從而建立低價優勢。這源於其對“第一性原理”的堅持——從物理本質出發重構產品邏輯。
以電池續航為例,行業普遍透過堆疊電池容量延長工作時間,但成本隨之飆升。“思傲拓”卻反向拆解問題本質:續航的核心是能耗,而影響能耗的關鍵是摩擦。團隊花費兩年時間,透過改造電機傳動系統,將行星齒輪壽命從行業平均500小時提升至2000小時,最終實現降低摩擦損耗的目的。
此外,“思傲拓”產品還具有體積小、輕巧等特點,“大部分使用者是女性,輕便會很重要。”據悉,在具備相同吸汙容量的情況下,行業裡其他產品的體積普遍是思傲拓產品的1.5倍。較大的體積往往意味著更高的運輸成本,產品的售價可能因此相應提升。相比之下,“思傲拓”體積不大,運費更低,這進一步強化了其價格優勢。
靠著超高的價效比,“思傲拓”今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已經超越去年全年,銷售額也超5000萬元,並已經進入盈利狀態。其中Temu半托管增長迅猛,與亞馬遜銷量相當。另外,鄧卓明透露,憑藉碾壓性的價格優勢,“思傲拓”逼得對手只能透過更大的廣告投放來拉動交易,“廣告支出要佔到總銷售額的百分之三四十。”
2024年,“思傲拓”在亞馬遜銷量排第四位,第一名為以色列知名泳池機研發與製造商Maytronics下的Dolphin品牌。而今年“思傲拓”的目標是站上亞馬遜上泳池機器人銷售榜TOP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思傲拓”與Maytronics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合作新的品牌“Niya”,並透過Maytronics的所有渠道進行銷售。根據公告內容,“思傲拓”將利用自有的電機、感測器產線為Maytronics 研發和生產無纜泳池機器人。“你說對方看中了什麼?就是我們的成本優勢。”
據悉,“思傲拓”在惠州建立了約2萬多平方的工廠,擁有300多員工,生產產品包括無刷電機、感測器、電源、電池密封、配件產線和組裝生產線。
正是基於供應鏈的打通以及技術創新,“思傲拓”才將成本控制變為現實。而隨著生意的增長,鄧卓明需要不斷尋找各個環節上的降本可能。
在跨境電商的運營體系中,海外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作為建立在海外的倉儲設施,能夠提前將商品儲存在消費者附近。當消費者下單後,商品可以從海外倉直接發貨,大大縮短配送時間。
除了關乎賣家的物流時效、使用者體驗,海外倉的選擇還與成本高低掛鉤。目前,跨境電商賣家獲取海外倉的途徑大致分為三種:尋找第三方海外倉合作,使用亞馬遜的 FBA 倉,或者賣家自行租賃海外倉。
對於具有一定規模的賣家而言,自行租賃或是最可行的選擇項。春節前,鄧卓明隻身跑到美國,就是想解決海外倉的問題。他告訴36氪,很多做跨境電商的消費電子都是死於庫存管理,而自己設立自有倉庫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以便動態調整備貨策略。成本節省下來後,“思傲拓”有望將爬牆泳池機器人的價格從600美金打到300美金。
鄧卓明向36氪表示,水下清潔機器人行業裡並不存在太大的競爭壁壘,市面上一些突出AI視覺、識別障礙等概念的產品多是本末倒置,“你只需要做到清理乾淨,價格不貴就行了。”之於“思傲拓”,低價不是內卷,而是一種向品牌進化的途徑。
安克創新大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最初出海的時候主打的也是價效比,只不過後來慢慢做起來了,逐漸成為品牌。”
在鄧卓明的理解裡,做品牌的前提是活下去,“活得時間長,賣貨足夠多,讓消費者能天天看到你,當銷售額起來後,進一步打磨產品,讓消費者對你有認知,覺得這個品牌與質量掛鉤。”



點選關鍵詞,檢視最近的早起看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