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題會有哪些調整?
每年兩會,教育話題都備受關注
央視新聞邀請專家
共話未來教育新圖景
針對網上流傳“中考要取消”的說法,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陳志文表示,目前沒有取消中考的訊息。
他介紹,未來中考政策在考試和招生上會有一些調整,最佳化考試科目,命題將更加靈活,反刷題、去模式化。招生方面淡化分數競爭,側重教育資源均衡,縮小高中之間的辦學水平差距。
“這是大勢所趨。”南京晨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南京很多初中創新行動,設計符合校情、班情、學情的減負增效措施,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和認知規律,凸顯核心素養要求,關注學生品格提升,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為創新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南京明道學校:
作業彈性分層、特色作業體系
在南京明道學校,各學科作業實現彈性分層,有基礎題、必做題,有選做題、探究題、拓展延伸。作業不再僅僅停留在筆頭,更努力探索新的作業形式,讓探究作業、實踐作業、專題研究作業等形式,逐漸走進學生的視野。學生作業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糾。強調閱卷規範,提倡激勵性評語,重視與學生文字溝通。
學校課程教學部負責人陳峰告訴記者,各學科的老師們都在努力嘗試作業新形式,並逐漸形成明道學校特色作業體系。例如,雙語閱讀特色作業,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基礎上,培養專題探究意識。全科閱讀特色作業打開了學生閱讀的新領域。學科融合探究作業,培養了學生在實踐中領悟知識,在動手操作中強化理解。傳統文化探究作業,激發了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生活數學實踐作業、人文地理實踐作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生活,研究生活現象,探究科學奧秘。
科利華中學:
從“解題”到“解決問題”
南京市科利華中學積極推進學校課程轉型,構建了“學做”課堂。學校教務處主任張麗萍介紹,“學做”課堂即課前自主學、課堂做中學、課後拓展學,引導學生“學”進去,“做”出來,從“解題”到“解決問題”,從“做題”到“做事”,從“作業”到“作品”,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新學期,學校還提出“減少作業量,重視作業批改,發揮作業診斷功能,相鄰的課堂要形成閉環的診斷和鞏固”的理念,讓優秀的學生可以抽出時間進行深度學習和拔高訓練,基礎弱的學生可以紮實解決能力範圍內的問題,增強學習的信心。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迭代,老師們積極藉助AI工具輔助教學,如部分學科製作AI智慧體,透過人機對話的方式解答學生的個性化問題;透過數智作業平臺選題組卷,豐富分層作業的形式,快速掃描答卷形成學生個性化錯題集,並提供變式題跟進反饋;部分班級還安裝了AI課堂分析系統,透過數智化、多維度的課堂分析報告,助力教師開展循證課堂研究和組級評課與研課,提升課堂效率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書人實驗學校:
生本課堂培養思維能力
“反刷題、去模式化”需要在課堂教學和作業管理上下功夫。南京書人實驗學校初中部教學校長張順和介紹,學校轉變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為主”的生本課堂,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各門學科都以學習單引領,提升課堂效益。運用課堂學習單,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高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率。
在作業管理上,老師們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長,實行“限時作業”制度,當天佈置的作業當晚限時完成,教師當日批改並下發訂正,確保學生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自習時間分為上下兩個半場,上半場完成學科限時作業,下半場自主學習。學校推行“作業試卷化”,將作業設計成試卷形式,注重基礎性、層次性和探究性,並利用智學網等平臺精準分析學情。
書人實驗學校初中部還有一大特色:週末不佈置統一作業。每個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完成一週的智學網錯題及個性化作業,查漏補缺,鞏固提升。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
高效課堂提升思維品質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初中部以“思維導學”為核心,開發“導學案”為載體的小班化教學模式,形成“低起點、快節奏、容量適宜”課堂特色。每週開展研討課,最佳化教學設計,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減少機械刷題,強化思維訓練。
學校還推出“基礎+拓展”分層校本作業模式,基礎作業精選精練,拓展作業結合生活與時事,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配套“雙減作業記錄本”跟蹤學生完成情況,編制《學習方法指導》手冊,從預習到複習提供系統化學習策略,助力學生高效學習。
南師附中實驗初中:
每日作業快讀生成學情報告
學校每年利用寒暑假提前編制三個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9門學科的校本作業——《菁英作業》,並設計成活頁形式,實現每天作業的網路掃描、批改,高效、快速生成學情報告;透過資料分析,老師們可以即時瞭解學生當天作業完成情況,從而做到精準把握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同時更有利於課堂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助力習題的精講精評、複習課的精準再練,提升課堂效率,為學科管理提供資料化、專業化支撐。課後,學生可以利用個人獨有的二維碼,在班級錯題印表機上進行一鍵列印,生成不乾膠紙張的個性化錯題,可以直接貼上在錯題本上,進行錯題再訂正,建立學生個人錯題本。
在新課標及雙減理念的指引下,學校每年系統設計了二十多門選修課程。有科普類的:數字魔法實驗室、生命科技與倫理道德……有體育藝術類的:管樂、籃球、足球、羽毛球、啦啦操、版畫……有科技類的:3D列印、無人機、創意機器人、海模……還有學科類的: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課本劇……充分挖掘不同學生的潛力,提升綜合素養。
致遠初級中學:
提倡高階思維學習
設計好作業,才能讓學生走出題海,提升能力。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孫念軍告訴記者,學校的“三式”校本化學科作業提倡高階思維學習,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讓學生感受到作業的趣味、實踐的充實、探究的快樂、思考的樂趣。
體驗式作業:“藝術家式”作業。教師佈置關注實踐操作、動手過程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以藝術家的視角觀察、思考、感悟、總結,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新的學習情境,建立一個生動、主動和個性化的學習路徑,發展應用意識。探究式作業:“科學家式”作業。教師佈置關注學科某個具有探究價值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以科學家式的眼光對有指向、有主題、有任務的問題探索,發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反思式作業:“創造家式”作業。教師佈置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經驗獲得、概念理解、實踐掌握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以創造家的視角對所涉及的事物、材料、資訊、思維、結果反向思考,領悟學習的方法和規律,發展創新意識,指向未來的發展。
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
錯題再現、分層賦能
“題目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把每一道做精做好。”南師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黃文廣告訴記者,學校各學科都在實行“錯題再現、分層賦能”。學校定期進行限時訓練、測量評估。錯誤較多的試題進行講評並開展變式訓練;錯誤不多的試題不分析,下發完整版試卷解析供學生自主學習。老師會將錯題整理,進行二次過關預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只做自己的錯題和自選附加題,有的學生只做錯題。
學校平時分層作業、分層評估、分層輔導。題目會分為基礎訓練題、思維拓展題、分析創新題(附加題)。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直接做思維拓展題和附加題;一般的學生做基礎訓練題和思維拓展題;還有部分學生可以選做附加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的體現時間價值,開拓思路和視野。
“反刷題、去模式化,需要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平時佈置作業以彈性作業為主,不要填滿,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時間。”南京市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校長葉旭山告訴記者,南京中考的題目沒有“成題”,都是創新題,與國家中考改革“反刷題、去模式化”的趨勢完全一致。
當下,很多家長依然將孩子們的課餘時間用培訓班、題海填滿,葉校長認為,這樣會適得其反。“能力從哪裡來?孩子們平時學習要去經歷挫折、反覆試錯、思考探索的過程,這樣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學習品質,讓他們在遇到反套路的題目時不慌,知道如何一步步思考求解。”
自我介紹
愚山老汪,非主流教師,英俊的外表難掩逗比的本性。常年戰鬥在教育一線,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學(you)習(xi),被學生們戲稱為“老汪永遠20歲”。
平時轉發些教育資訊和乾貨,偶爾空閒下來會寫點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有些“電視臺不讓播的”。
學習有問題的,大家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想系統學習的,請私信加我微信溝通(請提前開放朋友圈,謝謝!)
另外,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文章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文章了!請大家點選【在看】或者進入公眾號頁面,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感謝大家對老汪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