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學申請,尤其是國際生申請一年比一年卷。需要申請者的成績、學術表現、課外活動等“軟硬實力”都特別優秀。而在申請路上,以下常見的國際生錯誤,更是千萬要避雷!一起跟著學霸君來盤點盤點吧!
From Stoooges三士渡
微訊號:StooogesEducation

有些同學在申請時只瞄準哈耶普斯、藤校或者在國內名氣很大的學校。但耶魯大學招生辦前助理主任Christine Chu卻告訴大家:“只申請知名大學絕對是錯誤的。”
有時候,名氣不等於質量,只申請名氣大的大學的國際生,可能會錯過數百所擁有令人驚歎的本科課程的學校,他們豐富的資源、較小的班級規模等福利都非常棒。
比如北卡羅來納教堂山分校,是全美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在U.S.News最佳公立大學的排名幾乎穩定在前十;十大學院中,商學院、全球公共衛生學院、媒體與新聞學院等均位列行業頂尖;而且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學生將有大量的機會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參與研究。

再比如範德堡大學位於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市,由於地理位置較偏僻、錄取難度大、中國學生少,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但它與其他綜合性大學相比規模不大,1:7的師生比直追文理學院。這樣的配置既保證了學生和老師之間充分的互動,也避免由於人太多而導致的資源匱乏。
還有的學校因為在某一領域“過於偏科”,也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煩惱。比如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在國內的知名度雖然不高,但也無法掩蓋其理工強校的光環。這所創建於1870年的學校,是美國最古老的理工學院之一、美國獨立科技大學聯盟的創始院校之一,也是美國最早開始專門研究機械工程的學院。
大家在選校時,不妨擴大選擇範圍,建立一個更豐富的清單,將學校的教育質量、聲望、地理位置、校園文化等都納入考量。也可以從公立、私立、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等多型別來考慮。


與第一種錯誤想對應的,就是抱著廣撒網的心態,一下子申請了太多學校的同學。
比如上個申請季,小A同學一下子申請了20所學校。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完全低估了申請20所學校的工作量:
有學校使用Common App,有學校不使用,不僅要填寫滿滿的申請表每個學校的截止日期還不同;每個學校的文書、補充文書不盡相同,很難對每個學校有詳盡的瞭解,二期嗯沒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讓他的申請質量參差不齊;更崩潰的是,每每有材料需要更新,都需要重複N次操作…
主頁菌建議大家,在制定選校名單時,切忌貪多。不妨按照在自己的能力以及可支配的時間範圍內,按照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分級,挑選出對應的學校。


美本申請是一場持久戰。從背景提升到選校選專業,再到最終提交申請都需要充足的時間準備。
比如標化考試,儘管很多學校現在都推行了標化可選的政策,但如果你申請的學校還在強制要求標化、或者想申請獎學金以及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一份好看的標化成績單還是需要豐富的時間來準備。
再比如一篇文書可能只有600個字,但它絕非只寫600字這麼簡單。你要選擇文書題目、要進行頭腦風暴、要深度挖掘自己的背景和興趣、要形成初稿、要不斷反覆修改、還要最終捉蟲訂正…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充足的時間。畢竟,看過成千上萬份申請材料的招生官可以一眼就看出,誰的文書是用心打磨的,誰的文書是臨時抱佛腳的。


雖說與本土學生相比,提供給國際生的獎學金或助學金較少、申請難度也比較大,但這不意味著咱們就要徹底放棄這個選擇。
有些學校為國際生提供了豐富的獎勵,如巴納德學院、瓦薩學院、達特茅斯學院等就為國際生提供Need-Based獎學金,對留學生的錢包非常友好。
有些機構或組織也為滿足特定條件或在某一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國際生提供資助。比如Fulbright Scholarships、AAUW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Program、ACI Foundation Scholarship等。
瞭解這些獎學金的申請條件和截止日期對我們沒有壞處,而且說不定會發現驚喜哦~
主頁菌之前為大家整理過尋找獎學金的網站,可以戳這裡詳細瞭解。


很多同學在提交完申請之後就以為萬事大吉,再也不看折磨自己已久的申請一眼。
但事實上學校可能透過郵件及入口網站來通知學生有哪些缺少的檔案與資料,如果未能按時、按要求做出回應,你的申請就可能被撤回或標記為不完整。
還有些學校會要求申請者提供更多的資訊,一些競爭較大的專案、獎學金申請等,也會邀請候選人參加面試,錯過這些,你才是真正“錯過了一個億”。
所以大家一定要養成時時檢查郵箱的好習慣,垃圾郵件也要檢查!以免錯過重要資訊。
Ref:
US News
College Essay Guy
College Confident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