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加班加成嚴嵩

我們來聊聊職場中一個經久不衰的人設:那個最努力、最忠誠、最聽話、最擅長處理老闆情緒的人。表面上是公司柱石,實際上是權力附庸。換到歷史裡,這個人叫嚴嵩
對,就是你歷史課本里那個權相”“奸臣”“父子同貪的代言人。但當你真正細讀他的一生,你會發現一個不寒而慄的現實:你公司可能就有一個嚴嵩,你可能正在變成嚴嵩。
甚至,更糟的是,你加著班,卻還不如他混得好。
一、嚴嵩的KPI,幾乎全滿
如果HR要做一份對嚴嵩的績效評估,大機率得打五星。
  • 能力評估:滿分。早年寫得一手好文章,典型的“PPT+郵件達人。嘉靖皇帝喜歡用文字溝通,他就能精準捕捉語氣、節奏、甚至潛臺詞。放到今天,他就是你團隊裡那個不用開會,一個報告就把老闆哄服的頂流內卷王。
  • 情緒管理:極優。嘉靖皇帝時常冷臉、愛玩失聯,別人摸不透,他偏偏能順著每一個情緒起伏寫出皇帝愛看的話。他懂得分寸感,也懂得什麼時候該當替罪羊、什麼時候該當忠臣表率
  • 組織協調:優秀。嚴嵩靠的不僅僅是個人才華,他是會做組織布局的。他的兒子嚴世蕃、他安插在各地的網狀關係,是他權力延伸的工具。這和今天職場中那些不僅自己幹得好,還帶著一票人打配合”**的中層,沒什麼區別。
所以,嚴嵩的問題,不是不會幹活,而是他乾的活,全是服務權力、打壓同僚、給老闆鋪紅毯的事情。
加班嗎?天天加。忠誠嗎?絕對忠。但他的忠誠,是把整個體系引向更糟的方向。
這,就是現代職場中最可怕的一種人設:勤奮的破壞者。
二、他不是壞員工,他是危險的好員工
嚴嵩一度是完美員工:不搶風頭,不造反,專注服務高層;但他的存在,讓真正做事的人寸步難行。他排擠忠良、封殺異見、打擊敢講實話的官員,不是因為他多壞,而是因為他懂得:獨佔老闆注意力,是升職加薪的捷徑。
現實職場裡,也常有這種場景:
  • 明明專案進度一團糟,但那個會說好話的人升職了;
  • 會加班的是你,會背鍋的還是你,會受獎的卻是別人;
  • 看起來
    鞠躬盡瘁的同事,背地裡給領導私信鋪橋搭路、暗中設局清場。
這些行為不能用來解釋,更多時候,它是一種制度下的理性選擇。當一個組織獎勵的是忠誠於上的政治嗅覺,而不是忠誠於事的專業判斷,嚴嵩就會成為職場贏家。
問題是,你願意這樣贏嗎?
三、別以為勤奮能洗白一切
職場上最危險的誤區,是把加班當成貢獻,把忠誠當成價值。嚴嵩也是這樣活著的——他勤奮到七十多歲還堅持批摺子、寫奏章;哪怕失勢前夕,他仍在做筆記,仍在裝賢臣
但他的勤奮沒有讓國家更好,只讓他自己和兒子的權力更穩。他越加班,體系越腐爛。他的忠誠,是對權力的寄生。
你也許沒像他那樣惡意,但如果你:
  • 明知流程低效卻不敢說;
  • 明知專案方向錯誤,卻一味討好老闆;
  • 每天在做對組織無意義、卻能討好權力的
    政治性勤奮”——
那你可能已經走上了嚴嵩的路線,只是活得不如他精明。
四、真正的職場清醒,是知道你在為誰幹活
職場裡最需要問的,不是我有沒有加班,而是我加班的成果,是在服務什麼?
你是服務一個健康透明的系統,還是幫著一個封閉固化的權力結構自我加固?你是在最佳化流程,還是在為錯誤決策擦屁股?你是在建設組織,還是在參與一個誰拍得響、誰活得久的宮鬥秀?
嚴嵩的最大問題不是奸,而是他太聰明。他知道皇帝不想聽實話,就永遠不說;他知道真實彙報是找死,就改寫現實。他的加班,不是把事做好,而是把權力供得更穩。
很多職場人最終也在幹這件事:不是把問題解決,而是把上面的情緒管理好。
嚴嵩不是過去的人,是很多職場人的未來形態
我們嘲笑嚴嵩,是因為我們怕自己成為他。我們羨慕嚴嵩,是因為我們知道那種人太合制度胃口。
但你總得想清楚:你是來職場做事的,還是來職場做人設的?
嚴嵩活到八十,富貴無數,死時卻被鞭屍、誅名、罵了幾百年。他贏了所有局,最後卻輸了整個人設。
你願意加班一生,最後換來的是一紙訃告裡寫著:勤勉忠誠,誤國誤人嗎?
那你現在該開始問自己了:
我的努力,是在幫誰活得更久?我自己,還是那個不該活那麼久的權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