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日深化AI與綠色貿易合作,RCEP落實加速
中日第六次經濟高層對話達成20項共識,聚焦AI、綠色貿易等領域,推動RCEP落實。
犀利點評:中日合作雖亮眼,但背後暗藏的技術競爭與區域主導權爭奪不容忽視,RCEP能否真正落地還需看執行力。
2.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釋放“科技與消費雙輪驅動”訊號
國務院總理李強強調擴大消費、最佳化收入分配,聚焦新質生產力(AI、高階製造)。
犀利點評:政策紅利雖好,但科技與消費的雙輪驅動能否真正拉動經濟,還需看市場信心與居民消費力的恢復。
3. 美聯儲連續兩年虧損776億美元,美元空頭倉位激增
美聯儲因加息及疫情支援政策承壓,美元空頭倉位激增,降息預期升溫。
犀利點評:美聯儲的鉅虧暴露了其政策困境,美元疲軟雖利好新興市場,但全球流動性博弈加劇,風險不容小覷。
4. 特斯拉市值腰斬,馬斯克政治爭議拖累品牌
特斯拉市值較峰值縮水超50%,歐美銷量下滑45%。
犀利點評:特斯拉的“神話”破滅,警示中國新能源車企:技術創新與品牌形象缺一不可。
5. 全國家電消費季啟動,智慧家電需求激增30%
商務部推出家電補貼,智慧家電需求同比激增30%。
犀利點評:政策刺激雖短期利好家電板塊,但長期增長還需看居民消費力的可持續性。
6. 生物混合機器人技術突破,碳基與矽基融合成未來趨勢
上海交大發布蛋白質設計大模型Venus,推動生物混合機器人技術發展。
犀利點評:生物混合機器人雖前景廣闊,但技術成熟度與商業化落地仍是巨大挑戰。
7. 中美歐關稅博弈升級,外需不確定性增加
美國對華加徵關稅至20%,中方訴至WTO;歐盟擬反制美國貿易限制。
犀利點評:關稅博弈雖倒逼國內產業鏈自主可控,但外需不確定性加劇,企業需做好長期應對準備。
8. 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加碼,購房補貼成新招
無錫馬拉松選手購房補貼8萬元,杭州推舊房裝修補貼。
犀利點評:購房補貼雖短期刺激樓市,但房地產市場的根本問題仍需結構性改革。
9. 全固態電池技術突破,2030年前或實現量產
產學研聯合平臺攻克關鍵材料,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新突破。
犀利點評:全固態電池雖被視為“終極方案”,但量產化仍需克服成本與技術瓶頸。
10. 拼多多Q4營收超千億,海外市場成新增長點
拼多多2024年Q4營收創新高,全年營收達到3938.4億元,同比增長59%,計劃加大海外市場擴張力度。
犀利點評:拼多多的海外擴張雖雄心勃勃,但能否複製國內成功,仍需看本地化策略的執行。
11.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進入試生產階段
馬斯克宣佈Optimus已在弗裡蒙特工廠完成試產線製造,計劃2026年大規模生產。
犀利點評:馬斯克的“機器人夢”雖邁出關鍵一步,但商業化前景仍需市場檢驗。
12. 阿里巴巴全面AI化,淘寶天貓加速AI技術應用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主張全面AI化,淘寶天貓等核心電商部門加速AI技術應用。
犀利點評:阿里的AI化戰略雄心勃勃。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