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牛津畢業,中國學霸在海外當外賣員,引發熱議!

一位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牛津大學及南洋理工大學多重高學歷的中國“超級學霸”,因博士後合同未獲續約,失業後轉行做外送員的故事,近日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他的名字叫丁遠昭——一個曾站在中國教育金字塔頂端的名字,如今卻騎著電動車穿梭在新加坡街頭,靠送外賣維生。
在一則公開影片中,這位前博士後研究員展示了自己的多份學歷證書,並真誠地向正在參加高考的中國學生們傳達鼓勵:“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成績好壞並不會決定一切。未來大家的工作,其實差不了太多。把心態放平,才能走得更遠。”
這番話恰逢2025年高考出分,掀起了網路一陣波瀾,也激發了人們對“學歷”、“職業”與“現實”之間落差的深刻反思。
1985年出生的丁遠昭,是名副其實的“別人家的孩子”。他於2004年以近700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後又考取北京大學攻讀能源與資源工程碩士學位。之後,他遠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拿下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於2018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生物多樣性碩士。完成學業後,他回到新加坡,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名博士後研究員,研究方向涉及生態與環境科學。
按常理推測,這樣一位擁有國際頂級學府背景的人才,應該前程似錦。但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記耳光。2024年3月,他的博士後合約到期未獲續簽。儘管他持續投遞簡歷,希望留在學術或科研領域,但多數回應石沉大海。在長時間求職無果後,他最終選擇了一條“看似低起點”的路——送外賣。
影片中,丁遠昭坦言自己每天工作11至12小時,風雨無阻,每日平均收入約為新幣50至100元(摺合人民幣約270至550元),而週日因訂單量大,最多可收入新幣254元(約合人民幣1300元)。雖然辛苦,但他認為這份工作“可以服務社會、養活自己、付出汗水也能獲得回報”,並不比其他職業低人一等。
不少網友因此深感震撼——“讀到博士,最後卻做外送員?”,也有人反問“那我們普通人還有什麼機會?”但也有許多聲音為他點贊,稱他“有勇氣直面現實”,“沒有眼高手低”,並稱“這是有尊嚴地活著”。
丁遠昭的經歷,引發了公眾對“高學歷就業難”的又一輪集體思考。在當下這個“捲到極致”的時代,即使是頂級名校背景,也不再是職場通行證。尤其在新加坡等高競爭國家,博士後職位通常為短期合同制,並不等於教職或長久編制。人才流動性大、崗位有限,使得像丁遠昭這樣背景優秀的人,也可能在一個合約終止後陷入“漂泊”。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丁遠昭並未在社交平臺上展現任何“落魄”情緒,相反,他樂觀、豁達,積極分享生活與經驗。他對高考生說:“成績不好不必悲觀,考得好也不代表未來工作一定體面。社會不會只靠一紙學歷來判斷你。腳踏實地比什麼都重要。”
您是否贊同他的說法呢!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