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要靠擴招本碩國際生“拯救”財政危機?抓住!再不申拍大腿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一系列政策調整對美國科研生態造成深遠影響。
其中削減聯邦科研經費的舉措尤其引人注目,特別是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研“間接費” 的大幅削減,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科研界掀起了驚濤駭浪,美國眾多高校面臨寒冬,也讓美國留學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Tips
科研撥款中的“直接費”用於支援特定專案的裝置購置和人員工資。
而“間接費”則用於支付實驗室運營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成本。
比如實驗室場地、儀器維護、網路支援等,這些費用無法直接算到某個具體專案頭上,因此NIH會以“間接費用”給大學,用於補償這些隱形投入。
在實際操作中,學校與NIH會協商具體的間接費用,比如危險廢物清除費、技術支援員工的工資等也可能被劃分在間接費裡。
01
NIH經費削減引發眾高校招生走向
NIH作為全球最大的醫學研究機構之一,每年掌控著鉅額的科研撥款 ,其資金分配對美國乃至全球的科研走向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2023財年,NIH向2500多所醫學院、大學和其他研究機構的30多萬名研究人員提供了350多億美元贈款,其中約90億美元屬於間接費。根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在 2015 年的調研資料顯示,高校的平均間接費用在25%-33%,擁有醫學院的高校通常位於該範圍的高值
特朗普政府認為,削減間接費可以將更多資金用於直接科研,於是一聲令下,將“間接費”上限設定為15%。尤其點名哈佛、耶魯、約翰霍普金斯這三所高校,間接費用比例超過60%以上,甚至接近70%。
這可不是小數目的資金調整,其影響將是深遠的。這筆科研經費對於眾多研究性大學而言非常重要,如果經費鏈斷裂,科研工作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根據《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新聞》雜誌2024年釋出NIH資助的Top50機構,JHU、UCSF、密歇根大學、賓大等知名院校均上榜👇
滑動檢視
可見,此次經費削減波及的範圍將十分廣泛,許多依賴 NIH 撥款的實驗室,可能連基本的裝置維護、人員工資都難以支付。
目前,聯邦法官Angel Kelley暫時叫停了這一政策,並2月21日舉行聽證會。但這一舉措已經引發了科研界廣泛關注與擔憂。大家對未來的科研經費、博士生津貼、簽證政策以及職業發展機會表示深切擔憂。
據傳,哈佛、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常春藤名校內部郵件曝光——暫停教職工招聘,叫停博士後專案。甚至,就連2025年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計劃,可能面臨擱置。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副校長 Warwick Arden 明確表示,為應對聯邦預算的不確定性,將立即實施暫停所有招聘活動的措施。範德堡大學也因聯邦科研撥款大幅削減,暫時中止向潛在博士候選人發出新的錄取通知,多個院系被要求減少本輪錄取的學生人數,甚至某些院系被告知完全停止招收新生
02
財政危機下的名校困境…
科研經費削減只是揭開眾多名校財政危機的冰山一角,從前兩年開始,不少美國大學就面臨財務問題。
比如,在過去20年,為了提升全球競爭力和知名度,芝加哥大學進行大規模的擴張。然而,2023財年芝大出現高達2.39億美元的預算赤字 ,評級機構甚至將其財務展望調至負面。學校不得不砍掉一些學術專案,降低教職人員薪酬…
再比如捐贈收入的減少,哈佛大學大聲“哭窮”。哈佛大學2024財年的捐款減少了1.5億美元,下降幅度達14% ,捐贈基金更是減少了1.93億美元,比上一年減少了三分之一 。這對於依賴捐贈資金支援校園運營的哈佛大學而言,資金缺口的出現讓學校的發展計劃受阻。
此外,學費收入增長停滯也讓學校的財政狀況捉襟見肘。以號稱 “美國最富有大學之一”的布朗大學為例,2024年捐贈基金高達72億美元,但如今布朗正面臨4600萬美元的結構性赤字,且有可能增至9000萬美元 。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是教職工增長過快、工資和福利上漲等,而本科生學費近三個學年漲幅未超5%,收入增長無法跟上支出的步伐,入不敷出的局面日益嚴重。
03
“擴招國際生”再次上演
在財政危機的陰霾籠罩下,美國名校們紛紛將目光投向國際學生,試圖透過擴招這一群體來緩解經濟壓力,尤其是要全額支付學費的本科和非研究型碩士專案
並且已經有大學率先行動!
比如耶魯大學宣佈從2029屆(即2025Fall)開始,每年擴招100名本科新生,本科整體學生人數將達到6,600人 。根據耶魯11%的國際學生佔比,在這新增的100個名額中,預計國際學生將佔10個名額。其實從23Fall到25Fall,耶魯對中國學生的錄取數量呈上升趨勢。這一舉措被廣泛解讀為耶魯為搶奪優秀生源、增加學費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財政壓力而做出的調整 。優秀學子及其家庭的經濟能力有可能為學校帶來潛在的捐贈支援 。
布朗大學在制定了一系列應對財政危機的措施,其中擴招研究生成為關鍵策略。學校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住校碩士生數量增加一倍 。布朗大學教務長Francis Doyle和負責財務的執行副校長Sarah Latham明確表示,透過擴招研究生,布朗大學希望增加學費收入,改變傳統的依賴本科生學費的模式,開發新的收入來源 。
此外,芝加哥大學也傳出可能擴招國際生和轉學生的訊息。有訊息指出,學校正積極篩選申請檔案,計劃每年額外招收200名有能力支付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和轉學生。這一決策背後,是基於對國際學生和轉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的樂觀估計。相較於美國本土學生,這些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通常更為優越,能夠為大學帶來可觀的學費收入。
04
中國學生能不能抓住這波本科紅利?
從絕對數值來看,“擴招”當然會提高錄取的機率,視窗打開了就有了更多擠進去的可能。
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大學在擴招過程中為了避免損害其長期積累的學術聲譽和品牌價值,肯定不會降低錄取標準,尤其是頂尖名校,擴招是在保持學術卓越和遵循既定辦學宗旨的前提下
意味著競爭依舊激烈,同學們還需努力啊~

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超430億美元
尤其是每年申請人數都在增長,比如加州大學國際生的申請人數逆勢增加了8.7%,達到32,115人,佔新生申請總數的15.7%;Common APP最新資料顯示,來自中國的申請者人數共16,530人,同比增長6%,佔國際申請總人數的 13.4% ……
另外,資料顯示,國際申請者更傾向於申請錄取率低於25%的院校(一般是排名TOP30的大學)。今年這類院校共收到了291,851份來自國際學生的本科申請,同比增長3%。
同時,TOP30-60高校的申請數量猛增,意味著這種競爭狀態已經蔓延至美國30名開外的高校申請……
想要在美本申請中成功突圍,除了保持高分GPA、SAT/ACT成績,透過活動和文書來體現差異性和多元化也更加重要。
最近幾年大家普遍意識到提升背景的重要性,但很多學生在個性化活動方面相對較弱,早規劃才能在未來申請中起到明顯的作用。
若您在留學申請、語言/學科提分、科研實習、筆面試方面遇到困擾,歡迎新增微信 meiguoliuxuezhongxin 
今年申請季,我們幫助眾多學員拿到統計、計算機、會計、金融工程、EE、專案管理等多個專業錄取,想更系統地瞭解26fall申請規劃?歡迎掃碼預約同款顧問+文書老師諮詢,還有申請資料等你領取~
成功案例
我們幫助本科背景為英本、美本、985、211、雙非、中外合辦等多位學生拿到海外名校的碩士offer,涵蓋商科、工程、教育、計算機、傳媒、法律、生物藝術等專業領域。
(僅展示部分)
掃碼新增微信
獲取1v1留學評估
不瞭解留學申請,對各國家和地區大學申請知之甚少?助力多國聯申的同學,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下面這份【多國聯申資料包】,內含英美澳港院校多方面申請資料,從院校介紹、申請資料到規劃準備、就業分析等,有需要的同學掃碼!
📖多國聯申資料包
資料一覽
內含

美本申請資料


  • 美本工商文科專業維度申請策略分析+TOP 50院校綜合介紹+TOP100院校地標圖為大家指點迷津,更好進行申請規劃!!

*僅展示部分,全部資料請掃碼領取

內含
英本申請資料
  • 《STEM專業百科指南》,詳細介紹了各國對STEM人才的優惠政策及相關專案,做好英美雙申規劃,成功實現名校錄取!
*僅展示部分,全部資料請掃碼領取
內含

澳洲申請資料


  • 澳八大院校招生指南明確申請專業及所需申請成績要求,更好進行“保底”申請規劃!!

*僅展示部分,全部資料請掃碼領取

內含

港區院校申請資料


  • 港區多所院校招生指南及報告,熟悉港區院校專業課程設定及申請成績要求!!

*僅展示部分,全部資料請掃碼領取

*因資料眾多,領取時說明申請方向,如英美/英澳/英港,英國方向附加說明具體院校
*同行老師麻煩繞行~
掃碼新增好友
回覆英美/英澳/英港資料包
*如已新增,私聊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