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的韓國總統,正在瘋狂催生

6月19日,韓國總統尹錫悅正式宣佈國家進入「人口緊急狀態」,全力應對出生率低下問題。
「你們再不生孩子,韓國的人口要滅絕了。」韓國總統尹錫悅現場催生。
網友對此評論:「你自己咋不生?」
由於生育率再次跌破記錄,尹錫悅宣佈進入「國家人口危機緊急狀態」。
總統尹錫悅鼓勵生孩子的海報:
韓國的生育率每一年都在跌破自己的記錄,找不到對手。
9年時間,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女性一生中預計生育的孩子數量)從1.24降至0.72,排全球最低。
就連馬斯克都發推說,再這樣下去韓國這個經濟體怕是要第一個消失,都不用隔壁動手。
為應對人口危機,韓國將設立「人口戰略企劃部」,制定包括低出生率、高齡社會、移民政策在內的有關人口的中長期國家發展戰略。
然而,韓國總統勸別人生孩子,他自己不僅一個孩子都不生,甚至52歲才初婚。
他和夫人過著「一屋、二人,五貓,六狗」的美滿生活,這讓他的呼籲顯得諷刺可笑。
難過韓國網友神吐槽:「無兒無女、貓狗雙全的總統讓我多生孩子」。
現年63歲的尹錫悅與51歲的妻子金建希結婚11年,一直沒有生育子女,卻養了6只狗和5只貓。
養著11只愛寵,就連《東亞日報》都經常稱尹錫悅為「鏟屎官」,一時之間賺足噱頭。
韓國曆代總統喜歡寵物的不在少數,但尹錫悅是韓國有史以來擁有最多寵物的總統。
他從總統府出門上班,狗子們會去送他,自稱是狗子們、貓咪們的「爸爸」。
甚至,他還說過,要在自己的就職紀念郵票上面,加入他和狗子的合影。
這是純愛,還是作秀?
去年5月28日,韓國一檔綜藝《動物農場》很驚喜的迎來了嘉賓尹錫悅與夫人金建希。
可以看到,節目是在總統府拍攝,尹錫悅和金建希帶著小狗在草坪上散步。
尹錫悅趴在草坪上,一條純白色的比熊犬歡快的踩到他的背上,賣乖要吃零食。
但凡喜愛寵物的人看到那一幕,心都會被融化。
金建希說,狗子們平時更喜歡爸爸。在很多重要場合,也都會帶狗子。
如果沒有家中的小狗,過去的日子都不知道如何度過。
說這話時,尹錫悅眼裡閃著光,就像視狗子為知己一般真誠。
為什麼養這麼多寵物呢?當被這樣問道,他的表情開始有些難過,猶豫怎麼回答。
這時,金建希接過話題,她也有些難以釋懷:
其實我曾經有過一個孩子……
他們曾經懷過一個孩子,但因意外導致流產。這件事對兩人的打擊巨大:
在有了孩子之後又失去了孩子,心理上經歷了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
為了走出陰霾,金建希領養了寵物。
每當兩人回家時,狗子和貓咪都會第一時間跑到腳邊迎接自己,就像孩子一樣。
漸漸的,寵物成為兩人的精神寄託,從此過著被貓狗雙全愛著的生活。
尹錫悅一回到家就會去準備食物,又陪著它們玩,他的抑鬱心情徹底被治癒。
從此,他更愛寵物。
不僅都是領養,用領養代替買賣。
而且,尹錫悅還提倡禁止吃狗肉,因為在韓國許多地方還有吃狗肉的陋習。
金建希也表示,會努力在尹錫悅任職期間,將禁食狗肉落實在法律上。
韓國已經為金建希提出的《結束狗食用特別法》開了綠燈,並稱為《金建希法案》。
這一舉動贏得了一大批韓國人的好感和尊重,貓狗雙全的美好生活也是很多年輕人嚮往的,但這些能夠促進「催生」嗎?
韓國近年來出現了一個新詞:三拋時代,指放棄三樣東西——戀愛、結婚和生育。
越來越多的韓國年輕人加入「三拋族」,而他們對養寵物的熱情卻日漸高漲,還有一句話來調侃:
韓國的嬰兒推車不是用來坐嬰兒的,是用來裝狗子的。
而這不僅是一句調侃,也是事實。
2023年前三個季度,網購平臺上賣掉的手推車:57%是寵物推車,其餘是嬰兒車。
寵物手推車銷量首次超越嬰兒車。
而且,截止去年11月,韓國養寵物人數接近韓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寵物醫院的數量是兒童醫院的兩倍。
甚至,韓國人還為愛寵創造出一個新詞:Petfam。
就是pet(寵物)和family(家人)的合成詞,意味著韓國人已經把寵物當成孩子的平替,把對孩子的愛寄託在寵物身上了。
如果說韓國「三拋族」的壯大是第一張倒下的多米諾骨牌,那麼可怕的骨牌效應來得猝不及防。
1月3日,首爾一所已經關閉的小學:
今年1月22日,韓國教育開發研究院釋出了一串嚇人的資料:
韓國近四分之一的小學在校生數量不到60人,約十分之一小學在校生甚至不足30人。
連鎖反應已危及到大學,2月韓國教育部又釋出:
韓國還有多達169所大學招生未滿,空缺名額超過1萬個。
令人唏噓的是,很多幼兒園無法生存下去,最終爆改成養老院。
結婚的人越來越少,有些結婚禮堂爆改為殯儀館。
韓國政府看著生育率嗖嗖往下墜,速度跟跳水冠軍似的,急了。
先後提出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方案。
方案一,孩子由女性生,享福讓男性來
30歲前生三個孩子,男性可以免服兵役。
就這福利,那就非常理解韓國女性為什麼要成為老闆,而不是妻子。
方案二,從2024年1月開始,基層二級的公務員如果生2個或以上孩子,在升職評比時,可獲得額外積分。
潛臺詞是:不生2個孩子,不能升職嗎?
方案三,發生育補貼,但杯水車薪。
據時代週刊計算,如果2024年一對韓國夫妻生了一胎,在孩子出生的頭兩年內,將最多得到總共6620萬韓元(約合34.6萬元人民幣)的現金補貼。
而這,是在當前尹錫悅政府對生育福利的計劃可以全部兌現的前提下。
四捨五入35萬人民幣,看著是一筆挺大的錢。
然而,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據育媧人口研究智庫2023釋出的年度報告:
韓國是全球育兒成本最高的國家,養育一個孩子至18歲的成本約為3.65億韓元(約合190萬元人民幣)。
這樣一算,現金補貼僅僅覆蓋韓國育兒成本的19%。
還有155萬,你得自己掏。
這就怪不得網友吐槽:這不就相當於買蘭博基尼給你5元優惠券。
今年3月,韓國總統尹錫悅硬著頭皮承認,發錢生孩子的做法「沒有奏效」,韓國徹底陷入了「內卷」。
確實,僅憑這些催生大禮包,遠遠不足以挽救韓國的生育率,因為韓國人面臨的是更大的困境。
面對韓國總統勸生,網友們這樣反擊:
韓國都要滅絕了也沒見三星多給普通人一點工資,多一點工作崗位。
生來做牛馬?還是做人質?
養娃成本可是很高的,資本家捨得出錢嗎?養牛馬貓狗吧,便宜啊。
一個字:卷。
還有人稱之為「地獄級內卷」,全球「卷王」。
有人總結了典型韓國人的一生:
從小開始上補習班,在各類考試中廝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再去爭搶位數不多的工作崗位,等到60多歲仍舊「退而難休」,不得不繼續工作補貼家用。
《朝鮮日報》曾分析,房子、就業和教育是韓國年輕人的三大壓力大山,也是讓他們遠離約會、婚姻與生育的「幕後推手」。
韓國房價漲瘋了,在2023年之前的5年內,房價整體漲了80%,首爾的房價高達每平方米15萬元人民幣,高居全球第二。
在首爾工作一年,都買不起一個廁所,更別說買房。
失業率也瘋漲,根據韓國政府公開資料,有超過126萬韓國年輕人失業,一半以上擁有學士及以上的學位。
諷刺的是,湧入勞動力大軍的老年人卻激增,俗稱「年輕人沒工作,老年人不退休」。
買不起房,賺不到錢,奇葩的是韓國養孩子的費用衝到世界頂峰。
據育媧人口統計,在韓國將一個孩子養到18歲的平均成本達到人均GDP的7.8倍,比中國的6.9倍還要高:
而且,韓國還有一項不能退出的特色內卷:補習班。
如果選擇退出,潛臺詞是放棄了孩子的人生。
韓劇《天空之城》就是一部講拼命卷教育的火爆劇。
一項研究發現,只有2%的韓國家長不送孩子上私教,但有94%的家長覺得經濟負擔繁重。
13歲至18歲兒童的韓國高收入家庭,每月支出的補習費超過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537元,相當於家庭一個月的伙食費和住房費加起來的總和。
不僅中高收入群體和公務員的孩子在卷補習班,工薪階層也在卷。
在一個階層逐漸固化的環境中,很多普通人都認為:教育是唯一的逆襲出路。
這三重壓力砸下來,誰還想生孩子。
更何況韓國女性在職場遭遇嚴重的薪資歧視:
更嚴重的是母職懲罰:
BBC採訪韓國電視製片人藝珍,她30歲,在5年前就決定不結婚不生育。
她說:「公司有一條潛規則,一旦有了孩子,我們就必須離職。」
藝珍的姐姐和她最喜歡的兩個新聞主持人都曾如此。
她們沒有選擇,要麼選事業,要麼選家庭。
即使選辭職,單職工家庭又如何負擔得起韓國的高房價?
而且,越來越多的韓國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已經無法接受「喪偶婚姻」和「喪偶式育兒」。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痛苦:「我感覺非常憤怒。我受過良好的教育,知道男女平等,所以我更加無法接受。
在韓國經濟模式和觀念改變下,年輕人面臨高壓力和畸形內卷,自殺率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居首位,年輕人被逼迫「扼殺下一代」。
甚至,卷生卷死的韓國人開始大量外逃:
根據韓國權威婚姻資訊公司的統計,年齡在20-30歲的韓國夫婦,有70%以上正在考慮移民。
上文中BBC採訪的韓國電視製片人藝珍,她已經移居紐西蘭,並且已經在那裡生活了三個月。
當環境不再適合生存時,動物首先會停止繁衍,其次是大遷徙。
對韓國年輕人來說,要警惕宏大敘事陷阱,多關注自身處境,生活終究是自己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琳一二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