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有人說現在的春節就是靠一幫5060後在撐著,可以說現在的5060後是最後一批認真過春節的人了,深以為然。
因為5060後的上一輩,也就是3040後,基本快走光了,從現在開始的8090後到00後,對過春節其實是非常不上心的,在他們眼裡,春節無非就是個長假期而已,跟國慶沒什麼區別。
現在年輕人又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不可能去和堂表兄弟姐妹們來往,過年和不過年都差不多的了,就是自己小家庭吃一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輪流去叔伯姑舅姨家做客的。
延伸閱讀:
也許數年後
我們將面對一個沒有年味,也沒有親情的社會
大家肯定或多或少的都有這樣的感受:年味越來越淡了,再也找不到從前過年的感覺。
穿新衣裳、放爆竹、貼春聯、包餃子、走門串戶拜年、拉家常、發紅包、囤年貨、掛燈籠……一派熱鬧祥和的新年景象,這些都是“年味”。
“年”,還是那個“年”,但不知道從幾時起,明顯感覺“年味”淡了很多,似乎越來越冷清了,再也找不到之前過年的感覺。那“年味”究竟被誰“偷走”了呢?
一、年味被爆竹偷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去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從小年到正月十五,鞭炮聲不斷,地上的鞭炮紙皮怎麼掃也掃不乾淨,尤其是除夕零點一過,鞭炮聲此起彼伏,儀式感滿滿,在鞭炮聲感受年味是最直接的。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出於環保或安全方面的考慮,大大小小的城市紛紛加入到“禁燃”的隊伍中,允許燃放爆竹的城市在變少、禁燃區域在擴大,大家已經很難聽到鞭炮聲了。
都說“爆竹聲中辭舊歲”,沒了爆竹聲,年味自然就淡了很多。
二、年味被高物質生活水平偷走了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最期盼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好吃的啊!猶記得我小時候,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餃子,大魚大肉吃在嘴裡那叫一個香,用媽媽的話說就是“快給肚子補補油水”。去鄰居家拜年,必須抓一把瓜子、花生、糖果,回到家攢起來慢慢“消化”。
現在呢,生活水平提高了,頓頓大魚大肉,想吃什麼就買什麼,之前過年時才能吃到的美食,現在平日生活裡也能吃到,大家對“過年吃好吃的”的期盼已經沒有那麼高了,年味被高物質生活水平偷走了。
三、年味被快節奏的生活偷走了
過去,生活節奏很慢,尤其是農村,過年時節正值農閒,也很少有出門務工的,一到過年,人人都放下手頭上的活,“一心一意”的過年,這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縱有千金也不換。
而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了,各種各樣的壓力也隨之而來了,外出務工、加班等在過年時也是常態,來不及好好地過一個年,又要轉身投入到“賺錢”的常態中,年味被快節奏的生活偷走了。
四、年味被親戚、兄弟姐妹偷走了
之前,親戚多、兄弟姐妹多,從初二開始就開始走親戚,初二走姥姥家、初三走舅舅姨媽家、初四走姑姑家、初五走叔叔大伯家……一走親就是一大家子,兄弟姐妹、表兄弟也多,飯菜分兩三桌,大家圍坐在一起好不熱鬧。
如今,親戚也少了,也很少走動了,獨生子女也多了,大家各樂各的,走親訪友的頻率沒之前那麼高了,年味被親戚、兄弟姐妹偷走了。
隨著“年味”被偷走的,還有我們的“親情”。
毫無疑問,由於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許再過數年後,等到我們的子女長大,在他們的親情觀裡,只有父母、子女才叫親情,其他所謂的親情只是一個稱謂。
為什麼這麼說,絕不是危言聳聽。在農村裡,大多數親戚不會相距很遠,逢年過節都會跟著家裡的大人走動,走動的多了,在我們的觀念裡,就有了親情的概念。
知道這個是我堂哥,那個是我表弟,這個是我小姨,那個是我大伯,也就有了這些人都是一家人的概念。
那時候大到紅白喜事,小到殺豬宰羊,一大家族的人都會聚在一起,甚至住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談天說地,誰家有什麼煩惱,誰家有什麼喜事,大家都知道。
同齡的孩子之間也常常一塊玩耍,遇到問題都願意一起解決,這就是我們的家族。

很喜歡木心先生的一首詩歌《從前慢》: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從前我們所處的那個環境,雖然落後,雖然貧瘠,但是一切都很美好。
但是隨著長大,隨著離家,隨著我們走進城市,好像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在慢慢消失不見。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除了父母,除了孩子,你多長時間會給你的舅舅姨姨打一次電話問候,又多久會和自己的叔叔伯伯發個資訊,也許久的你自己都忘記了。

隨著不聯絡的時間越長,親情就越淡了。連我們這一代的人都如此,那作為我們子女的10後,20後的小朋友們,他們長大還會有家族親情的觀念嗎?
因為他們這一代人,很多都將在城市這個鋼鐵森林裡長大,上學面對同學,放學家門一關,面對的就只有作業和電視、平板、手機。
除了過年,他們還有多少次機會能和其他親人見面?
現在過年已經有很多比較遠的親戚不走動了,那十年,二十年後呢?
將來的某一天,他們甚至會不知道這個人是他大姨,那個人是他小叔,這是多麼可怕的事。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之所以強大,除了日漸發展的科技、軍事力量以外,更因為我們團結一心。
國家是大家,由無數個小家組成,小家團結了,才能促進大家的團結。
以後的日子,多讓孩子接觸親人,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我們的家人。別讓他們沉迷在絢爛的遊戲、毫無營養的動畫裡面。
有親情的社會,才是有溫暖的社會!
所以,趁著過年,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一下最後的傳統年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