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股市本週以大幅下跌開盤,投資者在經濟不確定性和華盛頓政策動盪中掙扎。週一早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 439 點,跌幅約 1%,隨後跌幅擴大到2%以上,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 2%,隨後跌幅擴大到3%以上,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跌幅最為顯著,下跌 3.5%,隨後擴大到4%以上。



市場下跌的部分原因是川普總統在週末的一番表態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在週日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川普被問及2025年是否可能發生經濟衰退,他並未否認這一可能性,而是表示:“我不喜歡預測這種事情。”川普的模糊回應讓市場更加憂慮,因為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對投資環境構成壓力。

華爾街的下跌發生在市場剛剛經歷了六個月來最差單週表現之後。上週,三大股指均出現至少2.5%的跌幅,表明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形勢的擔憂日益加劇。
近期,美國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反覆調整讓市場信心受到衝擊。今年 2 月,川普政府宣佈對所有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 25% 關稅,但由於市場強烈反對,該政策被迅速撤銷。然而,3 月初,該關稅政策又被重新提出,隨後又被推遲至4月2日,導致市場對政府經濟政策的穩定性產生懷疑。
川普在採訪中表示,關稅政策“可能還會上漲”,並指責企業界對政策變化的抱怨只是為了製造“聲勢”。然而,市場的反應十分直接,週一早盤,股市蒸發了數十億美元,反映出投資者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除了政策的不穩定性,投資者還密切關注即將公佈的一系列經濟資料,這些資料可能直接影響市場走向。其中包括:
-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
紐約聯儲消費者預期調查 -
消費者價格指數(CPI)

市場最關注的是即將於週三公佈的CPI資料。上一次 CPI 資料釋出時,通脹率高於預期,達3%,引發市場對通脹壓力可能持續的擔憂。美聯儲自 2022 年夏季通脹率達到9%以上峰值以來,一直努力將通脹率壓低至 2%,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勞動力市場降溫以及通脹仍未完全受控,經濟前景變得更加複雜。
部分經濟學家警告稱,美國經濟可能正走向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的同時,物價仍然持續上漲。這種情況通常比經濟衰退更加嚴重,因為它限制了政府和央行採取政策應對的空間。
川普政府的經濟議程,包括關稅政策、大規模移民驅逐、聯邦支出削減,可能進一步加劇這一風險。關稅特別可能導致生活成本上升,消費者支出減少,並對企業增長產生抑制作用。
儘管市場憂慮重重,但川普政府官員依然堅持認為經濟不會受到負面影響。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週日接受NBC《會見新聞界》(Meet the Press)採訪時表示:“關稅將推動經濟增長,我絕不會賭經濟衰退。那是不可能的。”

一些投資者仍然保持謹慎態度。經濟學家預計,如果通脹資料高於預期,市場可能會出現新一輪拋售潮。此外,川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強硬立場可能會加劇經濟的不穩定性,導致市場波動加劇。
美聯儲的政策立場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關鍵因素。如果通脹持續走高,美聯儲可能不得不推遲降息計劃,這將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甚至可能導致企業投資放緩。
綜合來看,華爾街在新一週的開局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未來幾天,市場將緊盯經濟資料的釋出,以及川普政府可能採取的政策舉措。如果政策不確定性繼續加劇,市場可能會迎來更大的動盪。
來源:華人生活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有觀點代表作者觀點,本平臺僅作分享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