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阮筠庭聊聊大人女子的生活與愛

這篇推文來自我們的播客平臺「別的電波」,本期節目由個護香氛品牌「叄手handhandhand」特別贊助播出,品牌抽獎方式見下方。
幾個月前,漫編工作室給我們寄來了一本名為《春暉》的漫畫,這是一本來自漫畫家阮筠庭的半自傳作品,它以溫柔的筆觸講述了一個美院女老師的日常,把作為女性的經驗,教育的意義和對個人成長的體悟融入其中。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們從阮老師的作品裡看到了兩個關鍵詞:女性視角,和愛。為了能讓你也明白這種感受從何而來,或許我們可以在這裡插入以色列畫家 zvi szir 對《春暉》的書評:
這本書《春暉》,講述的是一種力量, 來自於 Powerlessness ( "無力”,或者也可以說是 “無為” ) 的力量。女主角的力量,來於她的樸實無華地向世界敞開了自己,那是故事中這位主角去觸碰世界的方式——她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用鎧甲來武裝自己,隱藏在權力、又或是權威的背後。
因此,可以說,這是一本關於“觸碰”( Touch )的書,是一本關於如何讓自己敢於真的去靠近、讓當下的世界顯露出來、而不是躲在憤世嫉俗的牆背後的書。故事中,年輕女教師經歷著生活,行走在自己對世界、對自己的不斷觀察和體驗當中,然而這一切,都具有某種夢的品質,書中的情節不斷地從一個場景轉換到另一個場景,她看見了一些事物,她對自己說著話,她反思著,這個故事並非是以一個時間敘事寫成,而更像是在夢中透過聯想,而將事物連結在一起的方式。
在這個故事中,日常生活的生生滅滅,對於人與人關係的種種尋求,如同花兒的必然命運般不斷地揭示著自己——它們總在某個瞬間開啟、綻放,然後又走向不可避免的凋零。而這位教師,這個女人,仍記得自己作為一個年輕學生的時光,她在童年至成年的時間中來回穿梭,在不斷的觀察、回望和言說當中重整過去,細細梳理著自己曾經歷過的那些片刻和小事,將曾經的不和諧輕輕拿起,再一次地重新放置。她既是經歷者,也是時光的一部分,見證著曾經和正在發生的一切。
故事的另一個主題,是關於 “矛盾” 。對於她的職業,她既在其中——參與著一所美術名校的工作,屬於某個組織的一部分,然而她又是分別的,是邊緣化的、不參與和與眾不同的。她站在外部向內看著,站在某種與世隔絕、或是與世俗相悖的角度。這個故事包含著不同層面的矛盾:主角既是某物,又是其對立面;對於她的工作和生活,她既扮演著某個角色,同時又出離於它。她是敞開和一無所知的,充滿了想要去認識的渴望,同時,又帶著一種無聲的絕望。
這本書所講述的,不僅僅是一位年輕教師在茫茫世界中尋找一些美好的故事——雖然這個世界中的美好是那麼的稀有——它也講述著在現代,作為一名女性的心境和歷程,在這樣一個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性、而又卻鮮有作為的時代。
——節選自以色列畫家 Zvi Szir 對《春暉》的評語,2024.1
因為這本書,我們要聊的話題也十分自然地引向了女性,尤其是有了一定年齡和閱歷的女性,該如何與自己身上不和諧的地方自處,如何帶著敏感有難度地活著,以及,如何去愛以及接受愛。我們不由把《春暉》中那個女老師的形象代入到了阮老師身上,問了她很多抽象的問題,並以一種課堂問答的方式呈現在這裡。
🎧如果你想收聽播客完整版,可以點選下圖跳轉🎧

如何同時擁有敏感的心和示弱的勇氣?

阮筠庭:《春暉》跟一般的漫畫故事不太一樣。在我們認知中,一般漫畫中的主角會不斷成長,經歷愛情和冒險後擁有一個大結局。但這個故事中沒有發生激烈的事件,只是記錄了一位感受十分敏銳的老師在和學生的交流與對話中豐富的內心戲。
這本書提出了一些終極拷問,比如什麼是真正的愛,我們如何成長為大人,當你認為你愛一個人並且不斷付出時,對方卻並不想要你的愛,這時你應當如何自處。隨著一個個小故事展開,漫畫慢慢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就會發現它是關於一種“弱的感受”:在老師跟學生的關係裡,學生就是弱者,在龐大的體系結構當中,年輕的女老師又是弱者。
我畫這本書花了十三年,沒有讀者,也沒有連載。但我發現大家現在不再那麼害怕示弱和被人評判,反而能夠承認弱也是一種力量。
小白:人一直保持敏感和開放,讓自己能夠被打碎和重建其實非常累。去感受那些別人不在意的小事,其實需要花費很多的腦力和精力。想請問阮老師時間久了您會感到疲憊嗎,還是說敏感是一種無法抹去的天性?
阮筠庭:如果你是一個天性敏感且通透的人,你沒法輕易地麻痺自己,切斷那些敏銳地感受,這樣當然很累。但如何面對其實取決於你是否有信心,願意主動去愛。
在漫畫裡,我總是問我的學生,’大家過得好嗎‘ ,然後下面鴉雀無聲,學生們總是覺得我在跟他們客套,大家都在裝死,或者裝成蔬菜。
雖然我主動做出邀請,但大家可以選擇不出席。主動出戲是對大家的邀請,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角色扮演。作為老師要有先乾為敬的勇氣:我可以先說我愛你,然後你自己決定你想怎麼辦。
caicai:我想把阮老師說的概括為“大人女子的覺悟”。
我在看阮老師和陸冉的漫畫時會感覺到很多大人女子的氣概,它裡面雖然有很多敏感的地方,但是你看了不會為這個作者擔心,你會覺得他在表達的時候,已經把自己脆弱的部分給處理好了。
阮筠庭:是的,它沒有一種我的脆弱,你要對我負責的自怨自哀。敏感我覺得沒問題,而且敏感是做創作必要的一種條件,但是問題在於我們怎麼利用自己天性的敏感,我們又怎麼去處理我們所面對的這些痛苦。
比如《好東西》這部電影讓人感覺看完有種正能量,是因為裡面的人物選擇了 “我承擔了,沒你的事兒,不用你替我怎麼樣” 。是因為無論主角經歷了什麼,都沒有傳遞一種抱怨的情緒。我有快樂可以跟你分享,我有眼淚也可以讓你看見,但是我沒有任何要依靠你的。
luran:對,因為我其實也發現,如果你對什麼事情去抱怨的話,這個事情是沒頭的,你可以一直縮到很小,然後發現你還是可以抱怨,但是如果你反其道行之,就是我不抱怨我來幹這件事,這個時候其實你掌握了主動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負責到哪裡,這個時候主動權其實是在自己手裡的。
小白:我小時候特討厭,但現在特喜歡“正能量”這個詞。這兩年我意識到,面對生活中的很多事,如果只停留在情緒層面其實根本沒用,反而很容易讓人鑽牛角尖或者徹底躺平。
比如我和別人說了一句陰陽怪氣的話,但實際上我在渴求認可和愛。後來我意識到,只有說出自己的需求,才能真正地開始行動。
阮筠庭:是的,最簡單的方法直接表達需求,但是我們總是習慣於繞個大圈子,最後只讓雙方都遍體鱗傷。有話就直說,就是我需要愛,我需要一些關注,給我一些關注。承認自己需要關注是件很有勇氣的事情,這就是“大人力”。
小白:我之前讀過女性和男性經典敘事的區別:女性敘事是向內探尋,面對痛苦選擇接納,最終達到平和的狀態;男性敘事是向外投射的英雄之旅,遇到挫折後奮起直追,過五關斬六將,所以有些男性可能遇到中年危機後,可能猛然發現自己說不出口自己的需要了。
阮筠庭:女性的內在探索其實也是勇士之旅,而主流價值觀可能更贊同經典的男性敘事:那些已經擁有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人似乎喪失了憂愁的權力,這樣就把很多人活生生逼成抑鬱症。

大人女子是怎樣面對煩惱的?

caicai:我們都聊到女性視角的問題了,那就順著往下聊,第一個問題是既然大家都是女的,可能處在略微不同的人生階段裡,現在大家各自的煩惱和課題是什麼?
luran:我就擔心我接下來要畫什麼,然後我覺得我今年的注意力特別不集中,全部都在做那些碎片化的事情,我是很希望明年我可以集中精力畫更長的、更深入的東西。
小白:我現在煩惱是怎麼能讓我自己的整個狀態更穩定一點,有時候可能有一些情緒上面的波動,或者說生活規律的一個不平衡,會讓我覺得我的生活不受控。
caicai:我覺得我沒有自我,做事情不沉浸,注意力渙散,我的興趣愛好和想學的知識全都取決於我的約會物件,我覺得這個沒有自我的一種非常明顯的表現。
阮筠庭:我想分享一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點,透過這麼多年的煩惱,什麼事你不認為它是個煩惱,它就不是煩惱。
比如說沒錢,沒男人沒工作等等,它都可以不是煩惱,只要你不認為自己應該更有錢,應該更年輕,或應該更年長,只要你不認為它是個問題,那它就不是個問題。
比如說我在工作坊會問別人,你多大年紀了,你是哪年生的,然後對方總是很羞愧的樣子。那些女孩要不就是覺得自己太年輕了,要不就是覺得自己太老了,其實她比我小 20 歲她又老在哪裡?
我想任何東西都可以是一個問題了,太年輕了,太年老都可以是個問題,你是個女的可以是個問題,你不是女的也可以是個問題,是個很大的無法解決的問題。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痛苦,我們可以去看看我是不是認為我應該是另一個樣子的?但是我們能不能就尊重事實,看到如實如是,然後更進一步地放鬆下來,欣然接納我就是這樣子。
比如我既不穩定,還渴望有個男人,現在還沒有男人,那就是這個樣子。
然後咱們該做啥做啥,你去應對這個狀況,但是可以不要把它看成一個問題。

小白:但是最終還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嗎?
阮筠庭:有些事情你能夠解決,比如你想換工作;而另一些事情取決於他人,比如你想要你媽媽愛你。當你面對煩惱的時候,只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你的事兒,一種是別人的事兒,還有一種是老天的事兒。在解決自己的事兒的同時,要允許別人自由。
愛和愛的遺憾,都只是我們自己的事。比如我看到我愛的人走錯路,我感到難受,這是我的責任,我不能把它強加給對方,要求 TA 為了不讓我感到難受,而不能走錯路。

如何坦然地接受歲月和容貌的流逝,如何享受必將消失的東西?

caicai:我想問問阮老師,然後也想問問大家,如何坦然地接受必將流失的歲月與容貌,如何在現在享受自己一定會失去的東西?
阮筠庭:這個話題讓我想起有一本書,是一個作為 AV 女優的女作家,叫鈴木涼美,跟上野千鶴子的對話。
這裡面其實我很能理解和體會,鈴木涼美作為女性,想要成為男人心目中可愛的物件,成為一個被疼愛的女性,當然她選的比較偏激,她成為了一位女優,這我理解不了,但是在日本社會這種畸形的部分裡,這也許是其中的一種(嘗試的)翹楚。
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自己作為學者的那個部分能被大家所真正的尊重和接受。所以作為女性,我們兩者都要,我們既要男性的愛,也想要作為一個人被尊重、承認和接受,我覺得這個很正常。
所以其實每個人都在這個方面這些議題當中在做自己盡所能的去做一些努力,包括我畫這本漫畫其實也是盡我所能的。
我是一個女人,又是一個老師,這麼一個代表權威的位置,但是我又說我自己很弱,承認我的脆弱,然後我面對的是這樣的一個強大的體制,我在其中說出了一些其實也挺叛逆的話,或者是挑釁的話,那麼我也在看這個世界會把我怎麼樣,所以大家都在自己的範圍內去做這種挑戰極限的事情。
我年輕的時候,別人一說我是美女漫畫家,我心裡就有個質疑,你是說我畫的不夠好嗎?為什麼要加上美女兩個字,但是當我年紀越來越大,人家不叫我美女漫畫家了,也會悵然若失一點,就像有一個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作家,我現在忘了她的名字,在一本她的書中她寫到,當我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我發現我終於可以隱身了,我隱身在這個世界之後觀察著所有人,我的存在引不起任何的波動。
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創作者和一個觀察者,這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老師的課題是如何對待另一個生命,有時親密關係也需要老師離開應屆生般的灑脫

luran:說回《春暉》這本書的話,我覺得愛其實就是這部漫畫的一個關鍵詞,它不是那種泛泛的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它真的就是跟生命本質是怎麼樣的有關。
首先一個人為什麼做了老師,關於這個人如何認識自己,要用愛的能力才能認識自己,怎麼樣對待一個學生,其實它不只是個學生,就是對待另外一個生命,你怎麼樣才能看到另外一個生命,這個時候也是要用到愛的,生命和生命之間又發生怎麼樣的聯絡。
所以我覺得這裡面有的時候會用親密關係做比喻什麼之類的,完全是非常貼切的,因為從愛這個點上來講是相通的。
阮筠庭:在這個故事裡,除了小春老師有名字,其他的學生都沒有固定的結局。正如故事中所講的,當學生來到我面前時,我希望能百分之百和TA在一起,我的愛就像月光一樣照射著 TA ,但我只能作為老師陪 TA 走一段人生道路。但是當學生離開了,TA 就不在我的故事當中了,我就放 TA 自由。即便 TA 無法認識到這是一種愛,或者記不記得這是愛,我也對此毫無執著。
如果我們把這種態度放在戀愛中,我們的煩惱會少很多,當我們關注當下,讓小我休息的時候,愛其實毫不費力。
但實際上,我們很難達到這種境界。我們害怕失去過去,所以就緊緊抓住過去,不願意進入未知的當下,限制了自己未來真正的潛力。
沒有人知道你未來會做什麼,或許去演戲,或者攀登雪山。當我們以過去為基準想象未來時,我們其實侷限在很狹小的經驗範圍中。如果我們能夠放下自己的過去的故事的話,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坦然地愛與接受被愛?

caicai:下一個問題是:我們如何坦然地接受被愛?
阮筠庭:有些愛裡是有很多條件的。有的朋友的關心其實代表 TA 現在寂寞了,所以 TA 來關心你,就像投資一樣。
婚姻和友情很多時候是以理性的方式運作的。我的態度是以不變應萬變,不管誰來找我投資做交易,我就是無條件的愛結束。我只有一種交易條件,如果我願意給我就給,我可以給,如果我不願給不給,你沒法以任何方式操縱我,因為我也不想從你那得到任何東西。
有愛並不代表我要做個爛好人。我有一段時間就是訓練自己,不管愛多微小,如果我此可不想給,我就訓練自己不給,當我成熟掌握這一能力後,我發現我才能毫無保留地給予他人愛。
caicai: 我發現我難以應對複雜的愛,我覺得這是一種更高、更累的情感勞動,有一種模仿大人之間交易的感覺。反而全身心投入的、純淨的愛對我來說是更簡單的。
阮筠庭:只要你能允許對方拒絕,你就不會那麼害怕。你需要一遍一遍的訓練自己去提出要求,同時承擔自己可能會被拒絕的恐懼。

女性和才華的關係為什麼那麼變扭?

caicai: 我覺得擁有才華的男性沒有女性那麼糾結和痛苦,女性總是覺得才華是外界投射在她們身上的,阮老師怎麼看女性和才華之間的關係?
阮筠庭:男人也存在自我懷疑,但是作為女性可能有更多的更多的限制。有時候你不敢暴露自己的閃光點,因為你可能會被攻擊。
luran: 如果才華是一種天賦的話,它確實會給人一種不安全感。你沒有透過努力就獲得了這它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拿走了。如果你是在後天的積累中,一點點扎實地下苦功獲得的,那你和它的關係就會自然一些。
阮筠庭:我每天其實都在恐懼。我時常看著自己以前的畫,害怕自己再也畫不出這樣好的畫。但就是要接受這種恐懼,接受明天或下一刻會失去一切,這就是生活的真相,所以這一刻要活得盡興。我經常在飛機上想,如果飛機失事,我沒有充分地在有限時間裡完成我想做的事怎麼辦?然後我出版了《春暉》這本書,我覺得至少我多年的願望完成了。
luran:另外我補充一下,才華會把女人拉到聚光燈下,而他人的目光又對女性更加苛刻,導致她們對此更加敏感。
鐵雄:其實我之前有過這樣一個思考,就是剛才你們提到一個我覺得還挺關鍵一點,就是女性擁有才華確實很容易就更容易受到攻擊,但是它確實是有時代性的,比如說現在這個時代它相對就好很多,大家可能就會忘記這種被攻擊的可能性,但是這種潛在的恐懼和曾經一些負面的例子,其實說會影響到女孩去施展的。
比如說我之前看伍爾夫的作品,裡面說女性應該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然後它裡面就提到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如果莎士比亞有一個妹妹,這個女孩會不會擁有莎士比亞的成就?這是不可能的,她都不可能不去上學,但是莎士比亞他可以去上學,甚至可以做一個所謂的壞孩子,嘗試去劇院門口招攬生意,或者把自己的劇本投給各個經紀人,各種各樣地展示自己。
但莎士比亞的妹妹就是沒有這樣機會,當她想去看書,也只能偷他哥哥的書看,周圍的人希望她去做的事,就是你要去嫁人,你要去學點那個時候認為的女孩子該學的東西,她擁有的才華於她而言就變成一種痛苦,甚至會被逼成一個瘋子,所以我覺得這種才華的對比還挺有意思的,只不過我們在現代已經也可以有平等的上學的機會,可以學各種各樣的東西,
阮筠庭:明明女性已經擁有相對平等的會,為什麼還會因為才華折磨自己?《春暉》裡聊到,這一直以來我們的恐懼是透過一代一代傳遞的,它並不來自於物理上的限制,而是自於我們的內心,包括怎樣去自由勇敢的去做一個女人,去充分施展和發揮自己的才華。我們內心的束縛是無關於他人的。
小白:我現在督促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踐行事,就是要對女性朋友有更多的鼓勵、誇讚和支援。我要把這件事說出來,減少她們害怕和猶疑的情緒。
caicai: 其實好多恐懼來自於對過去故事和陰影的內化,它並不是真正存在的。可能你需要更大的智慧,把具體問題放在具體情境中去分清它們。有時候你如果真想改變一個東西,就必須得承認你的責任。
對《春暉》這本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別的電波的微店上檢視詳情和購買

關於品牌「叄手handhandhand」,美學是生活的養分,氣味是情緒的導航,叄手一直在透過藝術與創意對話生活,為種種狀態,創作關於氣味的不同故事。
今年叄手的洗護組合完成了全面升級,也釋出了蛇年「蛻變」主題的香氛蠟燭禮盒。
詳細介紹請戳:mp.weixin.qq.com
淘寶口令,複製開啟淘寶可跳轉:1/¥VrZGe2Ood06¥// CZ00
品牌給聽友們和BIE的粉絲們提供了豐厚的獨家福利,和我們分享你成長與蛻變的感受,同步關注微信公眾號 @handhandhand 叄手香氛,即可在不同渠道參與抽獎x3:
別的電波丨電波聽友群
禮品數量:30份睡蓮護手霜
參與方式:大家在小宇宙評論「留言+截圖」,即可在群內參與抽獎
微信公眾號丨@BIE別的
禮品數量:10份睡蓮護手霜
參與方式:本期將轉為圖文同步公眾號,留言參與即可抽獎
小紅書丨@BIE別的
禮品數量:5份睡蓮護手霜
參與方式:本期內容釋出後,留言參與即可抽獎
 朋友們還可以線上下店找到他們,親身體驗感受:
上海徐彙區永福路127號
上海長寧區愚園路1112號
上海靜安區嘉裡中心北區B1-06C
北京朝陽區三里屯太古里SLG-13A
如果你想給我們投稿,或者想了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稿件,請點選下方圖片跳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