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威鏢局到底有啥鳥用

文/六神磊磊
這篇推文,寫給願意放下成見、講講道理的朋友。
金庸小說裡有個福威鏢局,一個民營企業,攤子挺大。
我不喜歡福威鏢局,也不大很喜歡小說裡的老闆林震南總鏢頭。這人眼界不開闊,興趣狹隘,除了生意,任何事好像他都不感興趣。
和老闆聊不大來,可能是我這種街溜子的天性。除了少數確實脾性比較投的,你看平時我啥時候往老闆們跟前湊過,天天和這個老闆喝酒、和那個老闆假裝談文學、發與各種大佬合影,幾乎沒有。郭德綱有句話說得好:他是不是首富關我啥事,他的錢又不給我。
然而,不喜歡福威鏢局,不等於不帶腦子,認識不到福威鏢局的作用,更不等於天天喊著滅了福威鏢局。
福威鏢局的存在到底有啥鳥用?江湖上明明有少林武當、華山峨眉,為什麼還要搞那麼多福威鏢局?幹嘛不乾脆都取締了,各大門派把錢分了算了?
不妨一樣一樣說。
福威鏢局有多少人?總舵有一百數十號人,還有九個分舵。光鏢師有八十四個,屬於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還有趟子手、管事、賬房、僕人、廚子等等,也就是說,一個鏢局,至少解決了六七百人就業。
少了一個福威鏢局,六七百人直接沒工作;倘若少了十個呢,就是六七千人沒工作。沒工作去幹嘛?有人說哼哼全部朝廷養起來。
說這話的只有兩個可能,一是他自己本身已經被朝廷養起來了,不管別人死活;二是他沒腦子。
吃朝廷飯很難的,衡山的劉正風花了那麼多錢,才不過捐了一個參將。咱別說參將了,參謀咱能捐幾個?
還有人說,這六七百人都去自力更生,都去做手機貼膜。有那麼多手機要貼膜嗎,都去提供服務,問題是誰來購買服務呢?
而且這些鏢師趟子手、管事、賬房、僕人、廚子都有家庭所謂上有老下有小加起來就是好幾千人他們失業了家庭就沒了經濟支柱老人要贍養孩子要上學咋弄
以上還是最淺層次的。繼續往下說。
福威鏢局是要帶動經濟的。什麼意思呢,金庸寫了個小例子:在福州郊外有個小酒店,三十兩銀子本錢盤下來的。有鏢師說,只要菜炒得好,不用一兩個月,小店三十兩銀子的本錢就回來了。
為什麼本錢回來這麼快?因為鏢師們要消費。大家平時陪少鏢頭林平之打獵,往往上酒店炒兩個菜、喝上幾杯。有了一個鏢局,可以養活許多這樣的小酒店。
也許你我的父母、親人、朋友,就是開這種小酒店的。這番話周公子們聽不懂,但普通人家的孩子應該聽得懂。
整個福威鏢局,可以帶動造兵器的,賣馬匹的,釘馬掌的,造旗幡的,治跌打的,賣藥的,武術培訓的,賣酒賣肉的,甚至還有喪葬服務的、占卜算卦的。
多走上幾趟鏢,各省各縣沿途的大車店就有了生意,有了生意,人們就有了活路。不然你以為這些店都做誰的生意,全靠想象中進京趕考的秀才嗎?
進一步再往下說。福威鏢局是做什麼的?運鏢的。那麼運的是什麼鏢呢?無非錢財貨物。
一個錢,一個貨,就是商貿流通的兩大最基本要素。
古時候交通困難,商旅不便,治安不佳。兩廣的人想到河北賣貨,福建的人要到貴州進貨,你想想啥難度。運一車銀錢去出遠門,你敢是不敢。來幾個綠林好漢,你一生努力付之流水,老婆女兒被凌辱,自己身首異處,橫死他鄉,哪裡說理去?
怎麼辦?有人說又是朝廷管起來……朝廷管不管得起來?朝廷是幹什麼的?是兜底的,是制定規則的,不是凡事當保姆的。
朝廷要給你當保鏢,要增加多少編制?輔警文員要不要擴充五百倍?要增加多少行政開支成本?到時候不說別的,光是稅,就讓你死了做生意的心,大家永遠只能種田,永遠農耕社會。
而且順便說一句,朝廷幹保鏢,並沒有福威鏢局專業。別以為朝廷幹什麼都是最專業的,這是極大的誤會,往犄角旮旯裡送個貨這種事,朝廷沒有福威鏢局好使。你就想想捐贈物資發放你就知道了。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個道理很淺顯,相信很多讀者聽得懂。
現在,民間有福威鏢局,他們糾結了一大批鏢頭來保鏢,覆蓋了十個省,山東、河北、兩湖、江西、廣西、福建、廣東、浙江、江蘇,下一步還想開到四川和雲貴去。這樣一來,人們在這十個省做生意,錢、貨的流動就基本有了保障。
它產生的效果是什麼?就是大大促進了商貿的流通。朝廷定好規則就是了,大家都方便。
這還沒完,再說一層,關於技術的進步的。
比如車輪子,就是個技術。福威鏢局走鏢,天天要用小車,肯定想更耐用、更結實,他就會要求小車公司改進產品。
你改進車輪子,我改進馬鞍子,技術就進步了,最後誰受益?全社會受益。
這又涉及另一個錯覺了:技術,是深山裡的老師傅最好。錯了,現代社會,誰用得最多,誰最有實力去研發,誰最有動力去研發,誰的技術才最好。
比如要對比兩個材料,鉻鎳鋼和高錳鋼,老師傅去哪裡搞材料?老師傅又有什麼成本做研發?老師傅能做多少次測試,一萬次可以不,十萬次可以不,能得到多少有效資料?最後,老師傅的試驗品出來了,到哪裡檢驗?能到零下五十度地方檢驗不?能到高空檢驗不?能檢驗幾萬公里?
有這個工夫,老師傅還不如選擇去當網紅賣假藥,來錢快多了!
技術怎麼來的?不是靠一夥人亂喊“給科學家多發工資”來的,技術是讓整個社會有一個創新的動力、創新的環境來的。
末了最後再說一點,福威鏢局還有另一樣作用。
大家想想,他僱傭那麼多鏢師趟子手,這些人都是什麼人?答案是武人。
給了這些武人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這些武人就被社會主流吸收了,就成了維護秩序的力量。
但如果沒有工作呢,沒有了行業、企業呢,萬一社會動盪,他們可能成為什麼力量?
搞不好,就是半夜拍你磚頭搶遊戲卡的力量,把你家小攤子掀翻的力量,又或者,嘯聚山林的力量。
有個細節:趟子手白二意外死了,鏢局讓賬房送了一百兩銀子撫卹金。
一百兩銀子,讓一個猝然遭遇不幸的家庭穩定了。也就是說,福威鏢局這些企業,代朝廷行使了一個維護穩定的拖底的功能。
你可能看不慣這個鏢局,覺得它財大氣粗,牛批哄哄,門口立個大獅子,呸,你也有資格立大獅子?
可至少,福威鏢局是受法紀約束的,書上說了,鏢局殺盜賊可以,但殺良民不行,“密邇城郊,人命關天,非同小可,鏢局子的少鏢頭……殺了人,可也不能輕易了結。”
看到了吧,少鏢頭林平之不能隨便殺人,一旦殺了會非常麻煩,因為人命關天。
那麼請問是誰可以隨便殺人,不但城郊能殺人,甚至在鬧市還可以公然把人滅門呢?青城派。
青城派明火執仗,屠了福威鏢局滿門,九個分局也全部連根拔掉,匾也拆了,門也砸了,還故意掛條女人的褲子在鏢局的旗杆上——別衝我發火,這是青城派所認為的侮辱人的方式。
作為江湖吃瓜閒漢,你可能圍觀得十分痛快,尤其是那條女人褲子,更讓他們興奮:啊哈哈,好刺激,福威鏢局牛哄哄,也有今天!
可問題是,滅門之後,福威鏢局的錢去哪兒了?答案是青城派的搶去了,不是擴大生產了,而是孝敬眾位師孃去了,注意,是眾位。
有吃瓜閒漢們的份嗎?沒有。
鏢局毀了,大幾百個就業崗位灰飛煙滅,以後學武的去哪找工作?還有管事、賬房、僕人、廚子去哪裡找工作?青城派管嗎?收嗎?不管。擅入松風觀者打死勿論。
沒了鏢局,以後生意往來,找誰保鏢、找誰押送?商路滯澀,生意停擺,老鄉的東西運不出去,女工的貨物送不走,銀錢流不動,鹽茶進不來,青城派管嗎?不管。它啥都不管,只管毀滅。
然後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那個閒漢,頭天才剛笑話完鏢局滅門,大喊痛快,轉頭卻忽然發現一件事:
自己老媽在郊外的小酒店沒客人了。因為鏢師都死光了。
老丈人的小生意也做不了了,因為雲貴的批發商過不來了,沒貨了。
自己的兒子失業了。小夥子才剛學了釘馬掌,可是當地馬行倒閉了大半。於是去當街溜子了。
兒子開始小偷小摸,結果抓進去了,閒漢到處求人,也沒辦法。
於是閒漢喝得大醉,怒斥社會不公,不給人活路。
是誰不給他活路啊?不是自己不給自己活路嗎?
沒錯,我們今天是法治社會,早就不是《笑傲江湖》那樣的年代了,也沒有青城派這樣的匪幫。二者不能完全類比。
但怕就怕有人心裡有青城派,甚至,還誤以為自己是青城派。
不喜歡福威鏢局,沒關係,我也不喜歡。但我至少明白它是有作用的,可以改進,可以約束管理,但不可以滅殺,甚至還要鼓勵。
老幻想自己是青城派,那可就麻煩了。這是病,要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