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一個“狠人”

馥莉在外界眼中的人設向來清晰:布鞋首富宗慶後的獨生女,娃哈哈的天然繼承人。
但誰也沒想到,在父親去世不到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遺產風暴將她推至風口浪尖。
中國的商場,頂級富豪們的家族內部,從來不是弱者的棋局,只有真正的“狠人”才能生存下去。
三位“同父異母”的弟妹橫空出世,將她訴至香港高院,索要18億美元信託和近三成股權。這不僅撕裂了“清貧樸素”的宗家家風神話,更讓娃哈哈這家民族企業深陷繼承危機與經營博弈的雙重泥潭。
是家族糾紛的冰山一角,還是一場早被壓抑的權力角逐?在這場被稱為“最不體面的繼承戰”中,宗馥莉迎來的,遠不止一紙訴狀。

2024年的3月,宗慶後生前最後一次出席經銷大會,他身邊只有大女兒宗馥莉。
席間,宗馥莉鼻子酸瞭望向天花板強忍淚水。當時她是看到爸爸消瘦而又顫抖的手端起水杯,之後望向天花板。也許此刻馥莉已經知道宗老的身體狀況感嘆他可能已經時日無多,而如今的我們才明白,當時她也預想到了接下來的繼承者之戰的驚天駭浪她將要獨自面對了。
在公眾的印象中,宗馥莉是宗慶後的“獨生女”、娃哈哈的“長公主”、布鞋首富的唯一繼承人。
圖源:新華網
而如今,一紙來自香港高院的起訴書,將這個看似工整的敘述撕裂出一個巨大的縫。三位自稱宗慶後“同父異母”的子女——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突然現身,要錢也要股權:
一邊是18億美元的滙豐信託賬戶,他們聲稱是父親親口承諾設立;一邊是宗馥莉所持的29.4%娃哈哈股份,他們要求依法“平分”。
這三位“弟妹”不僅擁有美國國籍,還個個海歸履歷、背景深厚。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的母親,正是娃哈哈昔日的“二號人物”,被員工稱為“影子夫人”的杜建英
一場宮鬥戲碼轟然揭幕,舞臺設在上市公司身後,焦點卻是一家38年民族品牌的繼承權——這場戲遲到了20年,但終於來了。
圖源:彭博社

故事要從1996年說起。
那一年,宗馥莉14歲,被送去美國留學;而她的“陪讀人”,就是父親的得力干將杜建英——那位出身浙大、英語流利、操盤達能談判、在娃哈哈公司裡擁有極高話語權的“總經辦主任”。
圖源:網路
也是在那年夏天,杜建英在洛杉磯產下長子宗繼昌,出生證明上,父親一欄赫然寫著:Qinghou Zong。
十年後,娃哈哈進入高速擴張期,宗慶後為宗馥莉“量身定製”了宏勝集團——這個當年只有100多號人的小公司,最終成了她日後對抗老臣與影子系的最大武器。而與此同時,杜建英悄然淡出,但仍保留著18家娃哈哈工廠的控股權,年分紅過億。
圖源:宏勝集團官網截圖
圖源:網路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權力切割。一個掌控新管道,一個握緊舊家底。只是宗慶後在世時,這場棋局還能勉強平衡。而他一去,天平頓時傾斜。

2024年7月,宗馥莉突然遞交辭職信,稱“股東質疑,無法履職”。信中隻字未提“家事”,但所有熟悉娃哈哈的人都知道——她被逼到了牆角。
不久後,她收回辭呈,並展開一連串雷厲風行的“反擊”:
  • 18家工廠關停,幾乎清一色與杜建英相關聯,年利潤上億的深圳榮泰、戰略要地的重慶工廠、效益不錯的衢州廠全未倖免;
  • 終端渠道重籤合同,160萬個零售終端從原體系剝離,轉簽入她完全控股的宏勝集團;
  • 研發體系瘦身,原機電研究院解散,總監出局;
  • 代工風波爆發,因產能驟減,娃哈哈不得不找今麥郎代工,引發輿論震盪:“38年老牌飲料竟然靠別人代工?”
圖源:網路
更現實的是,原廠工人大量流失,員工維權不斷。有人打官司,有人髮長文控訴合同轉籤導致年終獎縮水幾萬元。
有人指責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有人力挺:“她這不是在鬥庶子,是在救品牌。”
她自己,從未解釋。她只是在董事會說了一句:現在不做手術,以後就得切胃。

香港法院裡,三位“弟妹”將矛頭指向宗馥莉:“我們有父親承諾設立信託的錄音、有出生證明、有居留軌跡。現在,她凍結了我們的賬戶。”
圖源:香港司法機構(網站截圖)
宗馥莉不甘示弱,亮出父親2020年遺囑,寫明:
“所有境外資產由宗馥莉繼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張。”
但問題來了
  • 遺囑只有高管簽字,沒有家族成員見證;
  • 信託賬戶是否屬於“境外資產”,存在爭議
  • 原告申請調取宗慶後生前血液樣本進行DNA 鑑定
更致命的是,一旦親子關係確認,宗繼昌等人將依法獲得平等繼承權——民法典已明文規定,非婚生子女在繼承中享有同等權利
圖源:網路
這一刀不是砍宗馥莉的股權,而是砍她的“唯一繼承人”身份。
這是一場懸而未決的家族決鬥,而“狠人”宗馥莉,正在用企業治理層面的每一步反擊,構築一座看不見的防禦牆

有人說她冷血,對親弟妹都不留情面。
可你知道她從十幾歲起就被父親丟去美國,在別墅裡看著那個“阿姨”抱著嬰兒,自己卻沒人陪著寫作業的滋味嗎?
你知道她回國後,被父親“左右手”架空,只能在公關部打雜,每次年會上都不能和杜建英同臺的侷促嗎?
圖源:網路
你知道她從小揹著“宗慶後唯一女兒”的光環,也揹著父親兩面人生的陰影,撐起這個攤子的艱難嗎?
所以她狠。
狠得不留情面,狠得斷臂求生,狠得親自清算父親的舊賬。
她知道,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官司,是一場遲來的家法,是她必須獨自面對的成年禮。
她必須狠——因為若不狠,就沒人記得她也是那個被犧牲掉“青春期”的小女孩,是那個不願承認親弟妹的長公主,是那個努力證明“我也值得被愛”的女兒。

宮鬥再精彩,終究只是佈景。
真正要穿越這場腥風血雨的,不是宗馥莉一個人,而是這個38 歲的民族品牌。
這個品牌靠的是市場、是渠道、是產品——不是家醜、不是遺囑、不是血緣。

圖源:網路
宗馥莉明白,所以她一邊應訴,一邊上新款,在越南佈局產線;一邊向員工承諾“不裁員、不取消分紅”,硬是穩住了營收和供應鏈。
那些人罵她,說她冷血、算計、砍人不眨眼。
可站在董事長的那個位子上,如果她不狠,娃哈哈可能早就沒了。
而她,一個狠人,也許正是娃哈哈能走下去的唯一答案。
如今,宗馥莉的名牌已經不再是宗馥莉了,
而是繼承了宗總這個頭銜。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新一個時代的中國女企業家的領軍人物,已經很一目瞭然了。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收不到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