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懷孕騙吃騙喝,沒想到懷的是一肚子屎?!

母貓偷別人家喵崽狗崽,又舔又抱又餵奶的影片,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奶媽”上線
影片來源:mmbiz.qpic
甚至還有個別“貓德淪喪”的貓,把人家小雞娃都順走了,等到公雞母雞找上門時,連對視的勇氣都沒有(bushi)。
你看著我,告訴我這是你娃嗎,怎麼不要貓臉呢?
卿本佳貓,奈何作賊?其實這些母貓“偷雞摸狗”的行為,很可能是因為它們“假孕”——母貓就算沒懷孕,也可能表現出類似懷孕的行為
挺個大肚子,結果全是屎?
假孕一般出現在貓交配2~3周以後,母貓可能會出現厭食、嘔吐腹瀉、急躁不安、活動水平變化(增加或減少)等表現。隨著時間發展、胃口恢復,它的體重又會增加,部分母貓還會腹部變大、蠕動,分泌乳汁,到處找東西搭建產房,乃至偷幼崽來照顧哺育
由於主子的母性光輝過於耀眼,這時經驗不足的鏟屎官,很可能就被它逼真的表現給矇騙了:心裡比主子還緊張,又是獻上孕婦營養大餐,又是準備待產東西,甚至花了好多時間來思想鬥爭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
還有某些流浪貓,也經常憑藉大肚子獲得兩腳獸的加倍關懷,終結顛沛流離的生活,“登堂入室”成就一段佳話。
一般貓咪懷孕兩個月左右就會生下小貓,但是等啊等,鏟屎官卻怎麼也沒等到小貓的到來,可能還以為貓咪難產了,結果醫生一檢查:得了,回去吧,沒懷孕!
一臉懵逼的鏟屎官們可能還不服:我親眼看著主子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怎麼還是假的?
其實,假孕貓貓的肚子變大,可能單純是因為“孕後期”吃多了,或者純粹是因為有一肚子答辯

假孕貓貓:別說了別說了,以後我還怎麼做貓?
圖片來源網路
假懷孕,是正常操作?
貓咪假孕情況並不罕見,也沒有明顯的年齡或品種傾向。所以當家裡的貓疑似懷孕,還是直接帶它們去寵物醫院,做個B超或X光檢查為妙。光靠鏟屎官的肉眼凡胎,很難區分到底是“假孕”還是“真孕”。
一般來說,貓咪的假孕症狀通常在1~3周內消失,無需任何治療。但頻繁假孕,會增加貓咪患乳腺炎、子宮感染和乳腺腫瘤等疾病的可能,最好還是做絕育手術以降低這些風險。
在哺乳動物中,假孕現象是比較常見的。除了貓以外,狗、豬、牛、羊、齧齒類等都可能會出現假孕。尤其是兔子一年四季都處於繁育期,算是假孕的老慣犯。有主人表示,自家的寵物兔壓根沒有交配行為,但被自己“盤”多了,也一本正經到處揪毛搭窩,把沙發都快薅禿了。
至於假孕的原因,目前科學家們還不完全確定,一般認為可能與黃體活性延長有關。當雌性動物排卵後,無論受孕與否,都會在卵巢形成黃體,即使沒有懷孕,卵巢中的黃體也可能會長時間存在。
黃體分泌的孕酮,是一種維持妊娠和引起妊娠變化的激素。在它的作用下,雌性就會出現與懷孕相似的症狀。特別是對已經生育過的個體來說,假孕的症狀會更明顯。
大熊貓:最麻煩的“假孕天后”
對某些群居動物來說,假孕行為對其進化過程可能有著積極意義。比如在等級森嚴的狼群中,只有佔據主導地位的母狼才會懷孕。而進入假孕狀態的其他母狼,會在“母性爆棚”之下分泌乳汁,一起幫助領頭母狼哺育幼崽,從而推動整個狼群的壯大。
在動物園裡,老虎、獵豹等貓科動物也時常假孕,讓飼養員空歡喜一場。但最讓人頭疼的,還得是大熊貓——畢竟身為超級網紅,只要有“熊貓寶寶可能降生”的訊息,不論在哪個動物園都會引起萬眾期待。
瞧你們這一驚一乍的樣兒
每年7~8月,很多母熊貓會表現出喜歡睡覺、不愛吃東西、不愛活動,甚至可能分泌出乳汁,抱著玩具或竹子當作自己的幼崽等行為,怎麼看怎麼像懷了孕。然而要確定母熊貓是否懷孕,那可太難了。
熊貓懷孕只有90~160天,因為胎兒太小,超聲波很難觀察到。由於參照樣本太少,用激素水平來檢測大熊貓是否懷孕,也不夠可靠。
而且大熊貓幼仔極小,出生時通常不到200克,只有小老鼠那麼大,而成年雌性大熊貓體重可超過100公斤。所以想要看肚子來判斷是否懷孕,還是沒可能。
大熊貓:我生了個小老鼠?
圖源:央視新聞
因此當大熊貓疑似懷孕後,工作人員有時只能選擇等待,一直等到生產前一兩天,才能確定懷孕的真實性,也由此鬧了不少烏龍。
比如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曾打算直播大熊貓愛濱的分娩過程,但空歡喜了幾個月,工作人員才發現愛濱的那些“待產徵兆”,純屬是假孕現象。愛濱也因此獲得“假孕天后”的稱號。
愛濱:哎呀!臉丟大了
圖片來源網路
離譜的是,還出現過靠“假孕”來確定熊貓性別的情況。瀋陽森林動物園的著名宅男熊貓“發發”,就是因為有假孕現象,才被發現人家原來是熊貓界花木蘭。
發發
曾經的‘公子發’變成了富家小公主
圖片來源網路
假孕現象在熊貓中太過常見,以至於有的大熊貓甚至學會靠裝作“我為祖國生國寶”來提高待遇了。畢竟,懷孕後自然又是空調房、又是盆盆奶,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鐵定不虧。
撰文 | 劉文瑾
部分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未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