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臨近,相信拿到錄取的準留學生們已經開始規劃未來的留學生活。
新生活令人充滿期待,但與此同時,由於開學前同學們需要定機票、安排租房、繳費等各項事宜,成為各類留學詐騙的高發期。

微信群和社交媒體上時常會看到“學長學姐”釋出私人換匯的資訊。
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或想省點手續費,結果卻導致錢被騙、賬戶被凍,甚至因 “協助詐騙” 被立案調查。
每年被騙的留學生不在少數。


(圖源:小紅書)
英國留學生木木在微信群裡看到一條換匯廣告:“7.8內部匯率,秒到賬。”
對方自稱金融公司員工,併發來了工作證照片以及以往的交易轉賬截圖。
木木正好急著交國內房租,圖省事也圖實惠,就加了對方微信,透過轉賬將5000英鎊打入對方提供的賬戶,不到十分鐘,國內銀行卡便到賬4.3萬元人民幣。
一個多月後,木木回國在機場取現時發現賬戶已被警方司法凍結,她帶上聊天記錄、付款截圖前往協查點配合調查。
警方告訴她:那筆人民幣中,有3萬元是詐騙團伙從他人手中騙取的贓款,哪怕她完全不知情,也必須將這筆錢原數退回。
騙子常冒充高校財務人員,以虛假優惠承諾並冒充校方通知,誘騙留學生及家長轉賬至假冒學校賬戶。

(圖源:小紅書)
英國劍橋大學校報曾報道,稱有騙子冒充財務人員對國際留學生實施詐騙。
詐騙者先是傳送郵件,要求學生填寫一份包含各種個人詳細資訊的Google表格,隨後又要求學生將2024-25年的學費存入某賬戶以獲取“15%的學費折扣”。

除了學費,常見的還有獎學金陷阱。
騙子會假冒學校工作人員,聲稱你有一筆獎學金待領取,透過電話、簡訊、郵件等形式讓學生填寫個人資訊,並繳納“啟用”費用。
一些留學生因學業壓力大,輕信網上代寫代考的廣告。
在支付高額費用後,代寫機構卻未按約定提供服務,或者提供的質量極差,導致學生受到影響。
甚至有代寫機構在合作幾次後,以“舉報學術不端”為由恐嚇學生,稱會導致退學或遣返,從而勒索更多錢財。
初到海外的留學生,容易因陌生的環境、語言和文化差異,無法很好地融入和適應學業生活,跟不上課,甚至產生牴觸和排斥心理。
如果感到學業有壓力一定要及時自我調整,向學校老師或正規輔導機構尋求幫助,千萬不要鋌而走險。
學術誠信在海外非常重要,一旦被學校查實有學術不端行為,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術聲譽和未來發展。

以上列舉的僅是部分案例,如今海外詐騙的手段層出不窮。
詐騙分子常利用留學生及父母對當地法律和政策的不熟悉,設計各種陷阱。
留學生涉世未深又獨自在異國,缺乏家人和朋友的即時支援,面對問題時容易感到孤立無援,從而更容易相信詐騙分子的話。
父母有時也會因為擔心孩子而放鬆警惕。
除了預防詐騙,我們更要增強法律意識,瞭解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否則,不僅遭受財務損失,甚至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法律,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北京時間5月27日(週二)19點,我們特別邀請到升維青少年國際教育創始人胥欣、擁有15+金融機構法律從業經驗的孫乾律師、碩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倪洋學長;
嘉賓們將從不同背景和角度,就留學生活中容易涉及的法律與金融問題展開講解。
【日報&升維專屬粉絲群】
金融| 法律| 學業| 租房
定期直播分享| 專業律師答疑
▼歡迎掃碼進群交流▼

點選下方連結預約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