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錢就遣返中國!”眾多在澳華人中招,留學生成詐騙“重災區”,損失超$700萬!中領館緊急提醒

澳洲廣播公司2月24日報道,維州警方警告稱,一種複雜的勒索騙局已讓眾多華人損失數百萬澳元。
警方表示,不法分子通常會使用社交媒體,例如微信和WhatsApp,假冒政府官員、警察或快遞員聯絡受害者。
“透過具有侵略性且複雜的詐騙手法,這些人聲稱自己是政府官員,利用受害者對權威的信任,讓他們感到恐懼。”
受害者通常會收到一條預錄的中文資訊,被告知有包裹需要處理,並要求他們儘快回電。
當受害者回電後,騙子便會假扮快遞員或中國政府官員,聲稱受害者正因某些問題被調查。
一些受害者被告知,他們的包裹內裝有假信用卡或假護照等非法物品,或是有人利用他們的身份從事違法活動。某些詐騙犯甚至威脅將受害者驅逐出境。
受害者被告知,想要避免被起訴,就要把一筆錢轉至中國的銀行賬號。
(圖片來源:澳洲廣播公司)
警方表示,一些詐騙分子還向受害者提供各種指示,包括堵住嘴、捆綁自己以及製造虛假犯罪現場等,並透過加密應用傳送照片或影片。
這些騙子隨後會說服受害者(主要是留學生)聯絡他們的父母,稱自己遭到綁架,並誘騙家長匯款。
受害者被勒索數百萬澳元
早在2017年7月,警方便發現了這種騙術,當時詐騙分子的主要目標是在維州留學的中國學生。
但犯罪分子近期擴大了詐騙範圍,將目標轉向中國留學生以外的受害者,並警告公眾保持警惕。
(圖片來源:澳洲廣播公司)
僅在去年,維州警方接到近200起與類似詐騙有關的報案,受害者損失超過700萬澳元。
在最近的一起案例中,一名19歲女子被要求讓父母向一箇中國銀行賬戶匯款5萬澳元,以取消逮捕令。
這名女子先是被告知其個人資訊在網上遭到洩露,隨後一名冒充中國官員的騙子聲稱,她的身份被捲入了一樁洗錢調查,並已對她簽發逮捕令。
另一起案件中,一名41歲的女子接到自稱是Vodafone的騙子電話,稱其電話號碼被用於傳送虛假資訊。
隨後,某位自稱是“北京警察”的人告知她捲入洗錢案,並威脅稱若不向香港賬戶匯款5.7萬澳元,將面臨逮捕和被遣返回中國。
報道稱,這兩名受害者都向指定賬戶匯了錢。
警方表示,這類騙局讓受害者及其家屬損失了數十萬、甚至是數百萬澳元,而這些錢往往無法追回。
(圖片來源:澳洲廣播公司)
警方敦促受害者報案
維州警方呼籲受害者舉報類似騙局,並保證這不會對簽證產生影響。
金融犯罪小組警探Damien Jones稱:“維州警方極度重視此類犯罪行為,我們理解海外遊客或留學生可能不熟悉維州所提供的幫助。”
“我們敦促大家,不要對報警求助感到羞愧。向警方舉報這些犯罪行為不僅有助於警方收集情報和抓捕嫌疑人,還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在其他人身上。”
警方提醒公眾,不應繼續與任何疑似詐騙分子的物件對話,特別不要向自稱中國警察或政府官員的人匯款。
“如果有自稱是中國政府官員的人聯絡你,切勿遵從他們的要求,也不要向任何透過電話提出要求的人轉賬或提供個人資訊。”
“如果不確定,請務必與值得信賴的人或警方討論後再做決定。”
雖然此類詐騙活動主要在海外進行,但維州警方已對一些在本地實施詐騙的人提出了指控。
對此,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也向中國留學生們發出提醒:
一、謹防電信詐騙
如果你收到“這裡是XX公安局,你涉嫌捲入一起犯罪案件”“這裡是中國使領館,你有一封檔案需要領取”“這裡是移民局,你的簽證已被取消”“這裡是郵局,你有一個包裹需要領取”等類似中英文自動語音或直撥電話,請切記這些都是電信詐騙,千萬別信,不必應答,直接結束通話!
接到電話錄音通知您有重要檔案、包裹需要領取,或者有涉及國內案件的一律結束通話;在不確定對方的情況下,索要您銀行賬戶資訊或要求轉賬一律結束通話;非必要情況下,凡在電話裡索要您個人資訊的一律結束通話!切記不要給陌生人轉賬!
二、緊繃安全防範之弦
要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避免前往治安較差地區,謹慎參與高風險專案。
三、重視身心健康
四、主動“報平安”
請與家人保持經常性聯絡,多交流溝通,向家人提供在澳手機號、住所地址、學校名稱及專業和學籍號、室友及學友聯絡方式、兩個以上緊急聯絡人聯絡方式,以備不時之需。
— 墨爾本各大學相關請掃碼諮詢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