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ixabay

撰文 | Primrose Freestone
編輯 | 二七
人們對鬍子總有著不同的喜好,有的人將充滿造型感的鬍子作為一種時尚符號,也有人覺得鬍子就是一片藏汙納垢的衛生死角。那麼這些毛髮究竟有多髒呢?
人類的皮膚上棲息著數以億計的微生物——以細菌為主,也包括真菌和病毒,而鬍鬚為這些微生物提供了獨特的繁殖環境。研究表明,鬍鬚中的微生物群落極為密集和多樣化。據《華爾街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道,某些馬桶上的細菌數量甚至少於普通人的鬍鬚。
但鬍子真的會帶來衛生風險嗎?深入研究之後,我們會發現一個更加複雜的圖景。

圖片來源:Unsplash
細菌培養皿
受溫度、酸鹼度、溼度和營養供應等因素影響,皮膚上的微生物群落因部位而異。鬍鬚營造了溫暖潮溼的環境,食物殘渣和油脂也常在其中積聚——這正是微生物生長的理想條件。
這裡的微生物不僅受益於鬍子提供的溫溼條件,更會因為不斷接觸新的汙染源而茁壯成長,尤其是當你的手觸控過各種表面後,又撫摸面部時,就會帶來大量菌群。
科學家對鬍子的擔憂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早期研究表明,即使經過清洗,面部毛髮仍可能殘留細菌和細菌毒素。這也催生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觀點:鬍子就是一個細菌儲藏庫,可能造成感染風險。
對醫護人員來說,在需要防範病原體傳播的醫院內,鬍子成為了格外需要關注的物件。但基於醫院的研究卻得到了很複雜的結果。一項研究發現,留鬍子的醫護人員面部的細菌載量明顯高於不蓄鬍須的同事。
另一項評估狗與人類共用磁共振成像儀器是否衛生的研究發現,大多數男性鬍子所含微生物的數量顯著多於狗毛,且其中還含有更多有害細菌。研究人員據此得出結論:“如果共用磁共振成像儀器,狗不會對人類構成風險。”

圖片來源:Unsplash
然而,其他一些研究卻對鬍鬚是否真的會增加感染風險提出了挑戰。例如,一項調查反而發現,蓄鬚與不蓄鬚的醫療工作者之間,細菌定植情況並無明顯差異。
同一份研究還發現,留鬍子的醫生攜帶金黃色葡萄球菌(院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的機率更低,且佩戴口罩的蓄鬚外科醫生治療的患者,感染率並未上升。
鬍子有時可能會傳播皮膚感染,比如膿皰病,這是一種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淺表皮膚感染性疾病,可以透過接觸傳染。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就經常在面部毛髮中發現。
而在少數情況下,陰蝨這種通常寄生在腹股溝區域的寄生蟲也可能會出現在鬍鬚、眉毛或睫毛中,但通常多見於衛生條件較差,或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少量案例。
保持衛生
我們的確有很多理由來保持鬍子的衛生。未打理的鬍子可能會導致皮膚刺激
發炎和感染。鬍子下方的皮膚分佈著大量血管、神經末梢和免疫細胞,對微生物和環境壓力源極其敏感。隨著皮脂、死皮、食物殘渣和其它汙染物在鬍子中積攢,就會刺激皮膚,併為真菌和細菌提供大量繁殖的溫床。

圖片來源:pixabay
專家強烈建議,蓄鬚的人應當每天清洗鬍鬚和麵部,去除汙垢、油脂、死皮和過敏原,從而有效防止微生物滋生。
皮膚科醫生還建議梳理鬍子清理殘留物,做好面部保溼,並定期修剪鬍子。這些步驟不僅有助於保持衛生,還能維護鬍子的健康和美觀。
所以鬍子是否真的代表不講衛生?與大多數事物一樣,這取決於你如何打理它們。透過每日清潔和適當修整,鬍鬚幾乎不會帶來健康風險,甚至可能比我們曾經認為的更有益健康。
除了細菌和真菌,蟎蟲也是人體皮膚上常見的寄生生物。而在全球許多地區,兩類寄生蜂蟎正在嚴重威脅蜜蜂的生存,並進一步威脅著全球農業發展。它們會在蜂箱中安營紮寨,靠著取食蜜蜂最具營養的身體部分迅速繁殖。當蜂群在不安和絕望中凋亡時,這些蜂蟎迅速擴張領地,摧毀新蜂群,衝擊農產業,從亞洲到歐洲,再蔓延到美洲。
在《環球科學》2025年6月刊《致命蜂蟎持續入侵》一文中,他們一邊敲響著警惕小蜂蟎擴張的警鐘,一邊向那些有經驗的地區學習,測試一些新穎有效的防治策略,以應對即將到達的蜂蟎威脅。

除此之外,《環球科學》6月刊還帶來了很多其他的精彩內容。在封面文章《穿越宇宙黎明》中,科學家試圖探索在第一批恆星誕生之前,仍然黑暗無光的宇宙。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俾斯麥海,採礦船“可可”號正悄然推進著一場深海採礦實驗。但隨著調查推進,越來越多關於環境管理、社群權益和透明度的問題浮出水面,讓這場深海採礦實驗的批准和監管流程看起來迷霧重重……

而在《數學家的奇妙幾何》一文中,13位數學家將與你分享他們最喜歡的數學形狀,以及他們為之傾心的理由:

還有更多精彩科學內容,盡在《環球科學》6月刊!
原文連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beards-and-microbes-what-the-evidence-shows-256917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