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關注心理健康,維護心理健康有哪些途徑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人生活壓力日益增加,無論國內還是海外“卷”這個詞被人們提及的越來越頻繁。這也導致多數人的心理壓力逐漸增大,甚至有不少青少年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輕生。心理問題也迫切需要各位成人和家長的關注,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什麼是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是指透過科學的方法和持續的行動,維護個體心理狀態的平衡與健康,預防心理問題,提升心理韌性,從而促進整體生活質量提升的過程。它不同於傳統的“心理疾病的治療”,而是更強調“預防”與“成長”,它涵蓋情緒調節、壓力應對、認知最佳化、人際關係維護等多個維度。 
心理健康管理的意義
預防心理疾病‌:根據WHO資料全球約10億人遭受各種心理問題困擾,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及職業健康群體更為突出,抑鬱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高發。心理健康管理能透過心理健康促進、早期心理干預降低精神心理障礙患病風險,如同為心靈築起一道防護牆。
提升生活質量‌: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習效率、工作表現、人際關係和身體健康。長期心理壓力可能引發失眠、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心身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等疾病的發生。透過心理健康管理,個體能夠保持良好狀態,從容應對挑戰,提升生活質量‌。
維持社會穩定‌:心理健康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提升個體心理韌性有助於減少極端行為,推動社會積極正向、和諧發展‌。
如何進行心理健康管理
自我覺察‌:記錄情緒日記,識別觸發負面情緒的因素;使用專業量表進行定期自評,必要時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定期心理“體檢”:使用專業量表(如PHQ-9抑鬱篩查量表、GAD-7焦慮量表)定期自評,必要時也可請心理諮詢師進行深度分析。
構建壓力管理系統‌:科學應對壓力,運用“四象限法則”對壓力源進行分類,從而確定優先解決的核心問題。透過呼吸放鬆、肌肉放鬆訓練等方式調節壓力對於當前無法應對的壓力,可暫時將其擱置,透過設立心理“緩衝區”,透過正念冥想等方法進行情緒調節。
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學會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培養正面思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獲得社會支援‌。
培養心理韌性與生活方式最佳化:認知重構訓練是培養心理韌性的重要方法。透過認知重構和正向小行動構建心理韌性,例如,將那些負面的自動思維改寫為積極的思維,從而積累對生活的掌控感,培養自信。微小行動培養自信:每天完成一件可控的小事(如寫快樂日記、運動30分鐘、閱讀20頁書等),並給自己一個積極暗示,逐步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此外,還可以透過運動和營養干預改善生活質量。遵循晝夜節律,保證睡眠時長,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裝置,保證睡眠質量。每週進行兩到三次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改善情緒調節能力。也可以透過最佳化營養攝入,例如增加富含Omega-3、鎂元素以及維生素B族的食物及保健食品等,來提高情緒的穩定和調節能力。
心理健康管理的終身受益
心理健康管理,這場終身的修行,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幸福與成長。同時,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新選擇:AI情緒識別軟體能透過語音,分析抑鬱傾向,冥想APP提供碎片化放鬆訓練,線上心理諮詢打破地域限制。但無論技術如何進步,核心仍在於我們對自身心理狀態的關心與呵護。 培養良好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無論對青少年還是成人,都將使我們從中長期獲益。
作者簡介:Roni Gu:衛生事業管理學學士,市場學,公共關係學碩士,製藥工程諮詢公司,亞洲市場部。採購中心經理。

《北美華人健康》,是加拿大正式註冊的非營利機構(Centre for New Immigrant Wellbeing, CNIW),主要功能板塊包括:社群服務教育、國際醫學科研與教學交流、及醫學科普。北美華人健康致力於發表優質的醫學科普文章,幫公眾提升對健康知識的認知。除科普編輯部,北美華人健康還擁有一支強大的專家團隊:由幾十位來自加拿大、美國及中國知名大學或醫療機構教授及醫學科研人員組成的健康專家隊伍,對平臺發表的科普內容進行審閱,保障文章的質量和資料的真實性。官方網站為:www.cniw.org。投稿請傳送到:[email protected]。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