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見過深夜雨中賓士的中年外賣小哥,他如此拼命應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那還在讀書的孩子能有一個比自己更好的將來。我也見過冬日雪天在天橋上賣烤紅薯的阿姨,她如此拼命顯然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那還在上學的孩子能有一個比自己更幸福的未來。維繫這種希望的,是公平…
1:群眾對董小姐的私情並不感冒
最近董小姐事發,群眾意見很大。但總有人在網上帶節奏,說什麼只在中國才會因為個人私情而被全網批鬥,這在自由的美國和歐洲根本就不是事云云。言下之意就是中國不自由,不開放。但實際上,別的不說,光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就因為在美期間涉嫌性騷擾一名女服務員而被迫辭職,所以這種事怎麼可能在歐美毫無影響呢?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群眾其實對董小姐的那點私事完全不感冒,頂多也就是吃個瓜罷了。群眾真正憤怒的是,董小姐背後隱藏著的極度不公平。

對比起普通群眾幾十年的寒窗苦讀,董小姐僅需刷單野雞學校就能快速進入博士培養體系,這是不公平。
對比起普通家庭投入全家人精力培養教育下一代,董小姐一路綠燈吃喝玩樂反而進步更快,這是不公平。
對比起無數學子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熬夜、刷題、奮鬥、拼命,董小姐幾乎一點努力都沒有付出,卻總能佔據更好的生存空間,這更是不公平。
世界當然從來就不是絕對公平的,但是靠寒窗苦讀、努力奮鬥、個人拼命去改變命運,是人類社會最後的公平底線。如果,如果,如果我們這個社會的年輕人,我們的子孫後代,只能生活在一個連透過寒窗苦讀、努力奮鬥、個人拼命都無法改變命運的社會,那將是令人窒息的悲哀。正是因為群眾對這種窒息悲哀的本能抗拒,所以才引發這場洶湧的群情激憤,這種群情激憤和董小姐個人的私生活是否檢點之間關聯並不大。
2:不公平的體系與人性的泯滅
網上很多人都在深扒董小姐的背景,然後有更多人都表示了震驚和不理解。我看網上很多人都在說,自己對這件事完全理解不了。因為董小姐自身家境好、背景好、可以說是含著純金湯匙出生,不缺錢也不缺社會人脈資源,所以想不通這樣的一個姑娘,為什麼會選擇成為一個家庭背景、個人財產、人脈資源都不如自己,且還比自己大二十歲的中年男性作為偷情物件。
說實話,我看到這樣的評論時就很感慨,這說明我們的群眾大多數還是非常善良和淳樸的。淳樸到認為戀愛就是出於喜歡,婚姻就是應當門當戶對。但這些,在扭曲的利益和不公平的分配體系面前,脆弱得像一張玻璃紙,一捅即破。
誠然,董小姐無論是 年齡、外貌、家庭背景、家庭財富都遠超那個中年男性。但問題是,董小姐家庭所佔據的資源不是個人或家族私人企業,是不可以透過遺產來直接繼承獲取的,董小姐的父母乃至家族成員,掌握的都是央企國企以及公共事業單位的資源,這些資源是存在“有效期”的。董小姐的父母或長輩一旦退休,其掌握的資源或權力就會立刻蒸發消失,因此他們必須要尋求在掌握資源和權力期間製造一個可以將手中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繼承或者說傳承下去的途徑。

而此次事件中那位風流倜儻的中年男士,就是實現這個途徑的重要跳板。儘管無論是 年齡、外貌、家庭背景、家庭財富中年男士都比不上董小姐,但他的確算是真正有學識、有技術、有從業經驗和技能實力的人。董小姐只有獲得他的照拂才能在自身學識、技術、從業經驗和技能實力都不及格的情況下,強行透過組織原本設定的重重稽核、篩選流程,從而快速跳轉管理崗位以及公權力崗位,實現及時繼承和承接父母輩手中的公共權力和資源。
因此董小姐委身這名中年男士,並非是群眾所能理解的那種小姑娘傍大款,也不是任性多金女好勝心作怪,更不是中年男士有什麼過人的魅力,而是因為他是董小姐必選的一塊跳板罷了。不知道這位中年男士是不是甘願當這塊跳板,或者說是各取所需,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場心照不宣的交易。
這場交易無關愛情、無關出軌、無關任性、無關激情,僅僅是一場人性極度扭曲的冰冷交易罷了。中年男性知道董小姐要去往的地方是哪裡,而中年男性也知道自己是董小姐要過的第一道獨木橋,所以他很享受這種感覺,很享受這種權力帶來的支配感,甚至他也知道董小姐一旦渡過了這個獨木橋到了對岸,就會立刻將他棄之如敝屐,但或許他也並不在乎。在不公平的分配體系和權力異化的影響下,他的人性也早已扭曲而不自知。

扭曲往往帶來的是人性的泯滅,人性已經泯滅,那麼驚現把病人開膛破肚之後扔在手術室長達40分鐘的獸行就見怪不怪了。
3:公平是不可奪走的希冀!
發動機沒有潤滑劑就會炸缸報廢,人類社會失去了公平也會爆發出驚人的破壞力。古往今來,古今中外,無論是王朝還是帝國總在秩序的不斷建立與崩壞中迴圈。秩序的崩壞表面上看原因有很多,或天災、或人禍、或外敵、或內患、或財政崩潰、或節度謀反,反實際上只要我們撥開歷史的迷霧就不難發現,所有以上種種原因都是表因,都是發病之後的表徵而不是病根。
秩序的崩壞的真正病根,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公平。不公平是社會的癌症、是王朝的絕路、是帝國的死因。
底層人民和普通群眾的生活已經夠辛苦了,但比起辛苦來說更大的絕望則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我見過深夜雨中賓士的中年外賣小哥,他如此拼命應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那還在讀書的孩子能有一個比自己更好的將來。
我見過冬日雪天在天橋上賣烤紅薯的阿姨,她如此拼命顯然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那還在上學的孩子能有一個比自己更幸福的未來。

我也見過農民工子弟的寄讀學校的樣子。儘管一部分孩子學習不算認真,甚至有些總愛抱怨自身的原生家庭,但總有那麼一部分孩子眼神堅毅、認真學習、不卑不亢、眼神中充滿了希冀的星光。他們不是對自己的家庭和出身有多滿意,而是他們相信知識、相信奮鬥、相信公平,他們信仰手中的課本和書籍,能夠帶給他們改變人生的力量。
而一旦把他們的這種希望和力量奪走,我很難想象他們將會陷入怎樣的震驚與絕望,我想到那時,恐怕整個社會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因此大家對董小姐的事,還是要認真想一想,再多想一想。
來自公眾號:zg5201949

同志們,筆者專注撰寫歷史、文化和深度戰略分析寫作。十年磨一劍,歸來仍少年。如看完覺得有收穫的讀者,懇請幫忙點亮手機螢幕最右下方的攢

和在著♡按鈕,並點

分轉到群和棚友圈擴散呼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