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開微信公號,看到一篇公號名為“開心讀繪本”的文章《小學搞定PET和FCE,為什麼初中英語拿不到高分》,作者叫Joy,發表時間為2024年11月5日。根據介紹,作者是一位身處天津的80後媽媽。這個公號於2018年開設,大多數文章是討論英文學習和英文繪本的。
我一看,怎麼和BetterRead2023年12月15日的文章《小學搞定PET和FCE,為什麼初中英語拿不到高分?》這麼像?再仔細讀一下,原來是剽竊。
“開心讀繪本”公號的操作手法主要是四招。
第一招就是改半句話或者詞彙。比如第一句話,我寫的是:“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小學提前學英語,中學就高枕無憂了。”她改成:“之前流行一種說法——小學提前學英語,就可以躺贏高考。”

手法粗暴簡單,我不知道這麼做是不是為了避開查重。
第二招是保留主體的原創觀點和分析,這包括BetterRead文章裡對於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三個具體特點的分析,以及對於語言學家就“可理解輸入”理念的介紹。以上內容都予以保留,甚至幾乎一字不差。這也是文章的主體。
具體我就不比較了,因為發上來大家會認為是複製貼上。
第三招,就是刪除我在文章中比較個性化的表述。
比如,對於如何保持英語能力和應對課內考試的解決方案,我介紹了我孩子朵拉的做法:除了認真聽講完成作業外,還會給小朋友教英語、自學其他課程以及休閒的時候聽讀英文書。
而剽竊者就刪除了這段話,建議課內按部就班正常跟隨老師進度,課外保證每天一定量的英語聽力和文章輸入等。
那麼第四招是什麼呢?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就是補充一些自己的觀點。雖然補充的內容很少,但是目標只有一個:強調劍橋考試的必要性。
全文新增的內容,充滿了對劍橋考試的溢美之詞。比如說“毋庸置疑,孩子能夠成功透過PET,甚至更高級別的FCE,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其英語水平較為紮實。”又比如,文章還特別強調,“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在小學階段就能順利過掉PET或者FCE的孩子,他們理解力的發展水平已經達到到了一個很好的高度,甚至超出了大部分的孩子。”
在分析劍橋考試的考點和初中英語考試考點區別的時候,作者對兩種考試的褒貶態度就更明顯了,認為KET和PET是不單獨考語法點的,而學校考試則會考語法點,而且很基礎。
這是不對的。
劍橋考試其實非常重視語法。KET和PET考察的內容相對少一點,但是FCE和CAE都會用完形填空等題型來考察語法和片語搭配,尤其是開放式完形填空(Open Cloze)這種比較困難的題型。開放式完全填空的意思就是沒有選項,你自己填寫。比較類似的題型是讓上海學生非常害怕的題型“首字母填空”。人家至少還給首字母啊。
和“開心讀繪本”所言相反,並非國內的初中考試都會單獨考察語法點的。北京等城市的中考,已經取消了單獨的選擇題,實際上就是反對死記硬背單詞和語法,希望在語境中學習語言的運用。
總之,至少在北京,初中學校考試沒有那麼簡單基礎或者死板;而劍橋考試也絕對沒有放棄對語法、單詞的細緻考察。
說到這裡,今天一位河北的朋友剛好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報班KET。我問她,這個考試對擇校有用嗎?她說沒用。我說那考試的必要性就沒有那麼大了。
她說,想讓孩子中考和高考更容易。
既然中考和高考更容易,為什麼不去直接研究中高考呢?
應試在中國,很大程度上,就是理解出題人思路的一場遊戲。
你要培養英語能力,聽國外專家是有道理的。你要應對國內的中高考,卻既希望於國外的考試,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有的人說,“不知道劍橋考試就是資訊差”。
錯。沒有仔細評估就相信他人的說法才是交了智商稅。
我本人對於劍橋考試本身的權威性和質量沒有什麼負面評價。我家小朋友不參加考試,只是因為這個系列的考試報名比較麻煩,考試本身比較折騰。而且因為有考試五級,很多家庭會讓孩子的整個小學階段都投身於考試,我擔心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然,很多家長還是想以考代練,並以此豐富簡歷,增加小升初擇校的機率。
對於培訓機構而言,劍橋考試更意味著穩定而長期的生源和收入。因為考試有一系列,且能讓家長看到結果。
那為什麼剽竊者一定要強調劍橋考試的優越性呢?
我不知道。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文章成為智商稅的推手。
注:我已經投訴,並且在剽竊的文章裡留言質疑,但是對方至今未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