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海東
金正恩2月24日視察金日成政治大學的時候,該校官兵與姜健綜合軍官學校官兵進行了足球、排球比賽。
其實,金日成政治大學(以下簡稱“金政大”)和姜健綜合軍官學校(以下簡稱“姜健軍校”)是有淵源的,正所謂一枝生得兩朵花,兩校當年是一家,母體都是1945年成立的平壤學院。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金政大的簡史,說1947年平壤學院政治軍官班獨立組建為第二軍官學校。既有第二,必有第一,而第一軍官學校就是現在的姜健軍校。它從平壤學院脫離出來的時間是1946年,先是與中央保安幹部學校合併,後改名為第一軍官學校。1950年,時任人民軍總參謀長姜健犧牲後,為紀念姜健,改名為姜健軍官學校。1956年,又改為姜健綜合軍官學校。2023年,在朝鮮建軍75週年閱兵式上,確認其現名為“姜健稱號綜合軍官學校”;雖然朝媒官方中文版仍將其稱為“姜健綜合軍官學校”,但其實在朝語中是有差別的。
姜健軍校的主要任務是為朝鮮陸軍各兵種培養基層軍官,畢業生基本是少尉排長起步。生源主要是接受過完整義務教育、服役2年以上的班長和優秀士兵,步兵專業學制2年,兵種專業(炮兵、防化兵等)學制3年。同時,該校還進行基層軍官晉升培訓。

金正恩觀看姜健軍校學員射擊訓練。紅箭頭趙甬元,藍箭頭金與正,都是“隨員”,不是“陪同”

姜健軍校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因為該校射擊場在媒體尤其是外媒報道里相當有名,“炮決”這個詞常常跟這個射擊場聯絡在一起。



金正恩及其陪同人員觀看軍校學員分列式和格鬥表演
2月25日,金正恩視察了姜健軍校。基本流程與24日視察金政大差不多,陪同人員也基本還是軍委諸位大老;總參謀長李永吉次帥這次全程陪同。趙甬元和黨中央紀律調查部部長金才龍也仍然作為金正恩“隨員”陪同視察。

金正恩乘坐俄產阿魯斯到場
順便提一句,昨天文章中,將金才龍職務寫成其此前擔任的幹部部部長,這是手誤,特此更正,並向各位指正的朋友致謝。
金正恩對姜健軍校的視察有幾個比較特殊的點,簡單說一下——
1、向姜健銅像獻花圈



這是金正恩近年來視察各軍事院校流程中沒有的一個環節,算是給姜健將軍的一個特殊待遇。大致有兩個原因——其一,姜健是朝鮮戰爭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總參謀長)、軍銜最高(大將)的朝鮮將領;其二,姜健有著“金日成同志最忠誠的戰友、得力的軍事指揮員、抗日革命老戰士”等多個稱號。其中,“最忠誠”很重要,這是金正恩所需要的。所以,金正恩在姜健銅像前不僅回顧這位人民軍第一任任總參謀長的“特殊功績”、向“偉大的建軍一代”致敬,花圈緞帶上還寫著“我們軍隊永世不忘姜健你的名字”。這大致是告訴朝軍諸位,要向姜健將軍學習怎樣做到“最忠誠”,直至死方休,那樣就可以如願見著不朽,不必把自己搞丟在姜健軍校的射擊場上。
2、金正恩不滿意!




陰轉晴
不滿意也有兩個原因——其一,姜健軍校“教育設施經營管理和教育環境趕不上現代性和先進性”;其二,該校“強軍建設政策要求缺位”,也就是思想教育這一塊不足。但金正恩的板子沒有打到姜健軍校的校長和政委兩位大校身上,而是直接打向了“人民軍黨委員會和軍事教育機關政策指導科室”,說這倆單位沒有盡到責任、沒有起到作用。解決問題當然是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全面改造,一是學校改擴建,將該校“出色建成為完美體現現代教育文化的軍隊指揮員培訓標準單位”,還要“全新改變國家軍事教育部門;二是“按照現代教育學原理在現代文化水平上出色修建事關我們軍隊前途的指揮官培訓基地”,“要掀起軍事教育部門大變局”。金正恩的這些指示,我看將領們都拿小本兒記下來了,落實應該沒啥問題。
3、金正恩可能暗示了入俄朝軍參戰



朝軍入俄參戰,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認,但朝俄官方始終對此事諱莫如深。在此次朝媒對金正恩視察姜健軍校的報道中,出現了這樣一句話——金正恩提出“讓所有學員按照我們的方式消化和掌握現代戰場上的實戰經驗”。個人認為,這句話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
-
其一,廣義角度。所謂“現代戰場上的實戰經驗”,是別人打出來的,需要朝軍軍校學員去學習、理解、掌握,算是對間接經驗的學習。從這個角度上說,無論俄烏、中東還是美軍、俄軍打的那些仗,只要在“現代戰爭”這個範疇內,都要研究。 -
其二,特指角度。亦即“現代戰場上的實戰經驗”,是自己的同袍打出來的,所以,軍校學員要學習、理解、掌握,是對同袍直接經驗的學習。從這個角度上說,目前朝軍實際接觸的現代戰爭也只有俄烏戰場,所以,可以理解為金正恩可能對朝軍入俄參戰做出了某種暗示或是間接承認。
當然,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畢竟在金正恩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他心裡究竟想了些什麼,只能慢慢再看了。這就像丹東草莓究竟什麼味兒一樣,只有自己心裡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