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有恩的人,不要請吃飯、送禮,要學會以下3種報答方式

你做我的朗讀者   我做你的擺渡人
戳藍字一鍵關注擺渡人
每晚21:39
無論你在哪裡,請記得開啟手機。
點選播放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訊
文:哲學君·一木
來源: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
// 擺說 //
終於終於,擺渡人有新的個人微信了。久等了,擺粉。
快加我,一起聊撩吧~微訊號是:baiduren156
還可以關注我的微博 @擺渡人daily 。平常會分享一些我生活中的趣事哦。
等你們哦~
《詩經》雲:“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人生路上,要學會記人恩情,知恩圖報。
能在你危難時刻幫助你的都是貴人,能在你低谷時拉你一把的都是恩人。
人這一輩子,可以窮,可以懶,可以沒本事,但不能不知恩!
一個人心存多少恩,命中才會有多大的福報。
看過一句話:
“真正幫你的人,並不圖你什麼;真正心裡有你的人,也從不會挾恩圖報。”
那麼對待恩人,如何去報答呢?
對你有恩的人,不要用簡單的請吃飯、送禮來報答。
要學會以下3種報答方式,如此感情方可長久。
-1-
強者互幫,增進關係
單田芳說:“人分三六九等;木分樺櫟紫檀。”
下等人,人踩人,用惡言傷害別人;
中等人,人擠人,用手段算計別人;
上等人,人幫人,用善良幫助別人。
看過一個故事:
張老爺家裡世代經商,到他手裡,終於光耀門楣。
勤勤懇懇十幾年如一日的張老爺,仗著早年間走南闖北開闢的穩定人脈,財源滾滾。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時局動盪,張老爺當年的朋友,死的死,逃的逃。
他的生意一落千丈,張老爺愁的整宿睡不著。
朝堂遇難的朋友書信一封,希望張老爺能為他保留香火,此恩也許要下輩子再報了。
張老爺接到老友僅剩的子嗣,藏匿於山中。
即使自己一家被時局裹挾,失去了無數錢財,他也未曾虧待老友子嗣分毫。
他死後,張老爺的子女遵從父親遺囑,仍然不遺餘力幫助老友子嗣。
張老爺一家也因其散盡家財。
後來,時局漸穩,張老爺老友恢復了一切聲譽。
其子嗣重回朝堂,這家人對張老爺一家感恩戴德。
老友一家靠自己在朝堂的人脈,為張老爺後代商業鋪路。
張老爺當年的生意不但恢復如初,如今更進一步。
兩家世代友好,一時傳為佳話。
人這一生,誰都無法唱獨角戲。
今天我有難你來幫,明天你有苦我來扛。
強者互幫,增進彼此感情,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長久。
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真正的強者,不會透過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更不會使小伎倆坑害他人獲取利益。
羅曼·羅蘭曾言:“一個豐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來餵養飢腸轆轆的別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
境界低的人,相互拆臺,路越走越窄。
境界高的人,相互幫助,路越走越寬。
-2-
慧者記恩,待時回報
曾國藩28歲時,準備進京參加會試,無奈家裡窮。
家底掏空了,也湊不齊上京的盤纏。
他的五舅,賤賣了家裡唯一一頭牛,為曾國藩湊足盤纏,曾國藩因此得以順利上京趕考。
曾國藩考中以後,做了官。
當第一筆津貼發下來,他原封不動寄回老家。
其中二百兩特意囑託父親轉送五舅,如果五舅不收,就購置田產掛在五舅名下。
再取二百兩,分給家鄉的窮苦百姓,剩餘的錢可以用於修繕祠堂,以報祖宗庇佑之恩。
五舅去世之後,曾國藩還一直在接濟五舅的後人。
曾國藩說:“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他是這麼說的,一生也是這麼做的。
人這一生,總有窮困潦倒或者時運不濟的時候。
受人恩時不忘記,給人回報時不吝嗇。
前不久,胖東來火上熱搜。
胖東來為什麼突然火了?
胖東來設定的委屈獎,看的很多人心動。
實際上,胖東來的“火”並非突然,只不過是這家企業突然被發現了而已。
從1999年開始,胖東來就開始實行“三三三”的分配機制:
每年的利潤除了30%用於社會捐獻、30%用於下一年的墊付成本,剩下的30%全部分給了所有員工,而管理層只保留了最少的10%。
做到這個程度,難怪會吸引很多商業大佬前來取經學習。
我為什麼要寫胖東來呢?
是因為這家企業,把員工當人,把消費者當人。
以真心、誠實、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人。
也難怪網友會調侃:“想去胖東來,不為錢,只為每月受兩次委屈。”
當一家企業以感恩的心態來經營時,以回報社會的角度,處處為員工和客戶著想,何愁賺不到錢呢?
慧者,以感恩之心回報一切。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當建立起感恩這個“情感銀行”,我們不斷成長,不斷儲蓄。
等時機到來那天,任人支取。
老話常說:樹高千尺不忘根,人若輝煌莫忘恩。
無論何時不忘人恩,才能無愧於心。
-3-
智者搭橋,傳遞善意
《論語》中有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句話的意思:自己想站立得住就要使別人站立得住,自己想通達就要使別人通達。
深以為然。
正是智者搭橋,傳遞善意;愚者築牆,損人不利己。
多年以前,劉德華髮起“亞洲新星導演計劃”,幫助當年的新導演甯浩完成了《瘋狂的石頭》。
電影票房大賣,甯浩也迅速打響名號。
後來,甯浩發起“壞猴子72變計劃”,培育扶植了文牧野、路陽等一批深具潛力的新人導演。
最後,文牧野拍出了《我不是藥神》;路陽拍出了《流浪地球》。
受到過劉德華幫助的張衛健更是在節目中說,劉德華教會了他一句話:
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奉行這一準則的劉德華幫助了許多人。
無形中搭建了一座座橋,橋的這頭是劉德華,那頭是更多後生。
後生成長起來之後,也開始搭橋,善意就此傳遞下去,整個行業也變得欣欣向榮。
一切都源於最早那個為人撐傘的人。
於是,人人學會了撐傘,為自己,也為別人。
愛默生說: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的。
知乎上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的人明明過的並非很好,卻總願意伸出援手助別人?
有個高贊回答:“因為淋過雨,所以總想給別人撐把傘。”
積極心理學之父賽利格曼,曾在《持續的幸福》中分享過一個引人深思的案例:
他說他朋友小的時候,每當悶悶不樂,他母親只會做一件事,那便是催他出去幫助別人。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他的朋友不但學會了處理人際關係。
還因為給予他人幫助,交到了許多真心朋友。
這其實也是搭橋的目的,搭橋是為了連線。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透過這種連線變得親密起來。
有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智者搭橋,就是當你受到他人的恩惠後,自願將這份善意繼續傳遞下去。
一塊塊木板連線起來,便會成為渡人過河的橋。
渡人亦是渡己。
-4-
特別喜歡一句話:當善良遇見善良,定能開出最美的花。
強者互幫,增進友誼,彼此攜手共進;
慧者記恩,待時回報,友誼地久天長;
智者搭橋,善意傳遞,人生化為坦途。
人生最重要的修行,莫過於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願你不敷衍每一份恩情,不辜負每一份善意。
-End-
作者簡介:哲學君·一木。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哲學人生網,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


親愛的
在兵荒馬的朋友圈
謝謝你不是為我而卻能為我而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願陪你數盡人生波瀾。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給擺擺 一個愛的抱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