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新核素鋁-20;雲南發現4個蝙蝠新種丨科技早新聞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近日,西藏羊卓雍措天氣晴朗,澄澈的湖面,映襯著遠方的雪山,如一幅美麗畫卷。(科技日報記者 都芃 攝)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22日至23日凌晨,金星和木星將先後與一彎殘月近距離相伴,屆時只要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用肉眼即可欣賞到這兩幕“星月童話”。(來源:新華社)
20日,中國鐵路釋出最新資料,今年上半年,國家鐵路累計傳送貨物19.8億噸,日均裝車18.24萬車,同比分別增長3.0%、4.0%。(來源:中國鐵路)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
據網路平臺數據,截至7月20日18時01分,2025年暑期檔(6月—8月)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0億。(來源:央視新聞)
20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釋出訊息,該所進化遺傳與環境適應團隊近期在高黎貢地區發現了4種蝙蝠新物種。目前,我國已知的蝙蝠種類總數已更新至167種。(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與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等國內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變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新核素鋁-20,並發現其透過稀有的三質子發射模式進行衰變。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來源:央視新聞)

鋁-20三質子發射示意圖。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西北大學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人員透過研究河南、江蘇、山東等出土的寒武紀小殼化石,成功破解小殼化石儲存之謎,找到了磷酸鹽化在寒武紀後期的小殼化石儲存中不佔主導地位的原因。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地學前沿》雜誌。(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19日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地殼斷裂瞬間釋放的化學能,可為地下微生物提供陽光的“替代燃料”。這一發現改寫了地球深部生態系統的能量劇本,為火星、歐羅巴(木衛二)等星球的“暗生命”設想提供了現實藍本。(來源:科技日報)

地殼斷裂維持深部地下微生物群落活動的概念圖。研究團隊供圖
芬蘭氣象中心日前表示,包括位於北極圈的多座城市近日氣溫已經超過30攝氏度。在芬蘭北部,30攝氏度的出現的頻率正變得越來越高。(來源:央視新聞)
日前,《內分泌學前沿》刊登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一種特殊基因對腸道吸收維生素D及其後續代謝過程至關重要,阻斷或抑制該基因能夠選擇性抑制癌細胞生長。(來源:新華社)
據媒體報道,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20日宣佈,人工智慧公司xAI將開發一款專為兒童設計的應用“Baby Grok”。馬斯克未透露這款應用的具體功能細節,僅表示該應用將為兒童提供“友好型內容”。(來源:環球網)

Hot News
熱點推薦
當前正值三伏天,傳統中醫療法“三伏貼”受到大眾追捧,其銷量也快速增長。三伏貼有哪些作用?三伏貼是不是“想貼就貼”?請專家科普一下↓↓

輯:王宇
稽核:嶽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