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到出國讀書,「貴」這個字便如影隨形,高昂的學費、鉅額的生活費用以及雜七雜八的開銷,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本想著留學生活會是一場精彩的旅行,結果卻陷入了艱難的闖關模式。好在,如今異國他鄉的留學生們找到了新的慰藉,在Costco超市這個“大遊樂場”中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和社交新天地….
From INSIGHT視界
微訊號:weinsight
當代留子,正在重新定義留學生活——
他們在賣宜家沙發和半瓶老乾媽的二手群裡找實習,在充斥著99%床搭子和1%靈魂伴侶的dating app裡抱學術大腿,在販賣精緻名媛生活的小紅書裡撈本學期課友,把人擠人的倉儲式超市尋覓環球影城的快樂….

就連歐陽娜娜在留學期間也無法拒絕逛超市的快樂
在一眾正常標籤裡,一眼認出那個代表著打折的明黃色,是留子的特技;擺放位置、陳列時間幾點,會持續多久,留子早已熟記於心,以最快速度將其掃入購物車。
他們甚至還樂於在超市上演“你畫我猜”的升級版——“你捂我猜”,即好友擋住價錢,自己負責猜測這玩意值多少錢,兩人在換算成人民幣後,發出“這不是在搶錢嗎”的尖銳叫聲後火速放下離開貨架;

在娛樂方式貧瘠的國外,逛超市儼然成了留子價效比最高的娛樂活動之一,沒有消費門檻,一遛就是大半天,還能隨時和NPC工作人員互動,難怪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稱“自己不是在逛超市,就是在逛超市的路上”。

圖源:小紅書@海油糕獸

就像是去遊樂場需要做攻略一樣,留子們當天兩眼一睜,滿腦子就是:本週食譜如何安排?要買哪些肉菜?哪家的生鮮水果在打折?家裡的捲紙是不是該補了?
然而提前想得再好,但當留學生推著小車,挎著Trader Joes的包走進超市的那一刻,總是會有美妙的意外。
一進門,就碰上週一披薩大打折:餅面鋪滿流心乳酪培根芝士,餅邊在燈光下又酥又脆,火速拿下比臉還大的兩片;

肉區切好的雞翅雞腿雞胸一溜兒排開,嫌棄地扒拉開氣味不詳的豬肉,突然發現,前方海鮮區明晃晃的三文魚Buy 1 Get 1 Free招牌!好!今晚就加餐吃三文魚菌菇燜飯!這樣一算,該去隔壁亞超買個菌菇包了…….
零食區冒出了沒見過的秋季限定焦糖蘋果派,配圖上金黃的餅皮和奶白的冰淇凌交相輝映;嚥了咽口水,提溜起來看一眼,配料表第一位是致死量的糖,只好默默放下。
當然了,超市也不能只寵幸一個。勤儉持家的留學生,逛超市主打一個”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每家美區主要超市的特色,他們瞭如指掌:

圖源:小紅書@Jing在美國
主打高質量有機生鮮零食的超市WholeFoods猴父子,亞馬遜Prime會員專屬,適合有點小富裕的留學生;
Target是適合全家一起逛的綜合高檔超市,廚具日用還有便宜好穿的衣服選它沒錯;
倉儲式Costco,走進去像是巨人國,超高性價比生鮮傢俱百貨一應俱全,只是每次買回來都能吃一輩子;
而留學生的心頭好,大概是Trader Joe’s 缺德舅了。每個季度上新符合中國寶寶口味的自營預製菜和零食,堪稱美國盒馬!
對於貧窮留子,地方大東西多的Walmart歡迎你,再偏遠的地兒,一個Walmart也能滿足全鎮人的需求。

把貨架上精緻的商品轉移到家裡合適的角落,是留學生對獨立生活的支配感;吃完飯去超市走一圈,即使什麼也不買,也是對趕due腰痠背痛的身體的慰藉。
在陌生的國度,留子在超市找到了第一份歸屬感。

人在國外,看電影沒字幕還要搭子,去Party太社恐,健身游泳瑜伽又沒那體力。相比之下,超市才是留子們的正統遊樂園。
第一次走進美國超市的留學生,一眼看不到頭。貨架從地板堆到天花板,打眼看去,能犯巨物恐懼症:一整牆的可樂,一缸一缸的蛋黃醬,一包芝士幾百片,心裡難免會打鼓:這都是什麼家庭在吃啊?!

“蔥一買就是兩磅,吃到明年”
“一卷保鮮膜,買的時候女兒剛出生,現在都上中學了…..”
在超市,你可以花一個麵包的錢,看大電據轟轟叫著把它片得七零八落;也可以不花錢,聞一聞新上的香薰口味,把賀卡區的搞笑祝福語都讀一遍,扒拉出貨架各種奇怪沒用的小玩意兒:自動過濾飲用水吸管,長得千奇百怪的美國小孩玩具。

超市著名專案:殺麵包
不同園區有不同的玩法,比比誰能找到隱藏好物——
在缺德舅的速食區尋覓哪一款是“預製菜天花板”:小籠包秒回中式早餐,墨西哥豬肉微波爐一轉,整點青椒就是天選肉夾饃餡兒;
在甜品區一眾五顏六色如毒蘑菇的白人點心裡“排雷”,找到符合國人口味的香香軟軟“不甜”的小蛋糕小麵包;
玩累了,遊樂園也有專屬餐廳。Costco隨處可見的試吃攤,還有窮學生友好的一元熱狗可樂冰淇凌;猴父子的hotbar像是進了食堂,炸雞、通心粉、燉蔬菜是多少懶得做飯的留子comfort food。

圖源小紅書
遊樂園深度玩家,對幾點進園不排隊,先衝哪個專案如數家珍;而超市深度玩家呢,對每週折扣清單瞭如指掌,Coupon、返現、幾點有0.99刀清倉價的規則,沒有人比他們更懂。
遊樂園逛完不得去紀念品商店來點兒伴手禮?回國前夕的留子,帶回家的“美國特產”,也是直奔超市購入。維生素維他命是必備的,巧克力堅果餅乾禮盒也不能缺。難怪海淀大媽人手一個的缺德舅帆布袋,爹媽用了都說好!

對當代留學生來說,Party時的交友太轉瞬即逝,Networking fair上的connection止步於領英,利益交換雙方都心知肚明。
只有一起去超市進貨的友情,才最接地氣。
初來乍到的留子要大采購,沒車寸步難行,全靠熱心同胞順路捎帶和搖人拼uber;熟了之後,逛超市成了朋友們幾週一次的固定盛會。
大家各自拎著購物袋,共推一個購物車,在貨架間穿梭,相互分享好吃的零食牌子,挑挑揀揀回家做飯的食材,吐槽中超一看就是義烏小玩意兒的天價;

圖源:小紅書@海油糕獸
“在超市裡各種查單詞記筆記,比我學習都認真。”
一個人逛超市,又是另一種滋味:不用顧及同行人的感受,自由地在自己想逛的區流連大半天。
耳機裡單曲迴圈著new romatics,身邊慢慢悠悠走過每週常客的爺爺奶奶;熱熱鬧鬧走過推著滿滿一車囤糧的一大家子;細細簌簌走過商量著今晚要吃啥的情侶。結賬時超市營業員隨口一句“Love your outfit”,自然而然露出美式露牙笑,“Awww, you made my day!”

圖源:抖音@波比蛋蛋
真好啊,是活人的氣息。


在超市逛久了,留子們不再是異國他鄉匆匆的過客。超市有本地當季蔬果的香氣,有留子們聞所未聞的奇形怪狀的瓜棗辣椒,叫不出名字的零食;而地球的這一面,有人吃著這些長大。
於是,留學生們也好奇地拿下來,往購物車裡一放,“有種暫時成了當地人的感覺。”
超市也是交換溫暖的地方。
有人被美國老爺子搭話,只為安利猴父子超絕蝴蝶酥;

圖源:小紅書@Ashley
有人刷卡一下刷不出來,後邊兒老先生話不多說,就幫著付了;

圖源:小紅書@momo
有人啃試吃雞腿啃得太香,超市黑人大媽立馬變身雞腿俠,硬是給飯盒裡多塞了幾個。“感受到北美大媽的愛了。”

圖源:小紅書@滋 園
不管搬去哪個城市,超市一直都在。而留子,也從學生時代逛超市看著想玩兒想吃的就往購物車裡丟,到自己工作知道當家柴米貴。於是也學著仔細對比各家標價、下APP攢積分;
拿著來之不易的辛苦錢,細細地從擺放整齊的貨架上挑出最愛的一款香薰,有機的新鮮蔬菜,紅白分明的五花肉…..滿滿的購物車,是自己照顧得很好的證據。
ENDING
有留子說,一天上完課回家經過超市,不管要不要買東西,“都忍不住進去轉一圈”,看看雞蛋牛奶有沒有漲價,折扣有沒有上新。

圖源:抖音@啵一口果嘰
四季更迭,在超市裡不過是上新了一輪的當季蔬果鮮花;烘焙區永遠整齊地碼著毒蘑菇配色的小蛋糕,冷凍區的一角永遠富足地堆著各種牛羊乳酪。
超市是留學生活的第一站,也是此後時常顛三倒四的留學生活中,一方七平八穩的小天地。
獨自在外不免孤獨,而留學生學會了在超市這個大遊樂場,給自己找點兒樂子,也在把購物車填滿的同時,也把自己的電充滿。
管他前方山高水長,包裡有餘糧,腳下有方向,衝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