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婚姻,難以被時間打敗?

“我們的婚姻,是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
相信很多人都曾問過這個問題,有些人直接對伴侶發問,有些人則默默在心中感到疑惑。
彷彿昨日還充滿著最初的熱烈與期待,一回神,這段關係已經被日復一日的瑣事填滿。沒有驚天動地的背叛,也沒有刻意的傷害,就如同一杯放置太久了的熱茶不知不覺中變涼:
一次無心的“嗯”,讓你們開始失去交流的興趣;
一次爭吵之後,你們開始選擇了長久的沉默;
一次次“在忙”,把甜蜜和激情悄悄讓位給了效率;
甚至不知從哪一刻起,你們很久沒有空出哪怕幾分鐘認真看一看對方的模樣…
婚姻的結束,往往不會在某個瞬間爆發,而是悄無聲息地,一點點失去那些曾經的溫度。
然而,心理學家Aron等人的研究表明,愛情並非註定會被歲月消磨殆盡。相反,有些伴侶不僅能維持關係的穩定,甚至能讓彼此的感情隨著時間推移而愈發深厚[1][2]
這些沒有被時間殺死的婚姻,究竟做對了什麼?
圖片來源:《生活大爆炸》
願意慢下來:
因為效率更容易殺死現代婚姻
功績社會里效率至上,工作要高效、健身要速成、連戀愛也流行“走流程”,但當效率入侵了婚姻,這是最危險的開始。
“高效溝通”或許能有助於解決婚姻生活裡的許多問題,但更重要的地是別忘了與伴侶分享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一場電影的感想、一道新嘗試菜品的味道、以及僅僅是為了“感受”彼此呆在一塊的安寧。
心理學研究指出,長久的婚姻關係並不取決於如何高效處理生活中的瑣事,而是看伴侶是否願意花時間去享受那些微小而珍貴的瞬間[3]
婚姻生活裡的愛,不需要最高效率的驅動,需要的是給彼此多一點的時間跟留白。
圖片來源:《老友記》
形成夫妻聯盟:
好的婚姻是一場“雙人舞”
好的婚姻,像是一支雙人舞,兩個人需要在漫長的關係中保持步調一致,這樣才能走得不那麼累。這個“一致”,並不是指沒有分歧,而是在關鍵的事情上達成共識,並且願意為共同的目標調整自己的步伐。
你們之間或許有許多小的矛盾,比如誰洗碗、誰遛狗、誰負責孩子的接送,但在一些更為核心的問題上,如果你們的目標完全相反,就容易陷入無休止的內耗:
  • 關係規則:你們如何對待彼此?是相互尊重,還是經常冷暴力?
  • 責任分配:在養育孩子、照顧家庭上,彼此的期待是什麼?(很重要!)
  • 對待外界關係的態度:在社交圈和事業發展上,你們是否有基本的共識?
當婚姻中的兩個人能在關鍵的事情上達到知情同意、共同決策、相互協調,那麼很多矛盾在發生之前,就已經被消解了。沒錯,那些走得更遠的婚姻,往往都形成了“默契的合作關係”。
圖片來源:《摩登情愛》
在孩子的問題上
總是能保持一致
家庭中的權力關係,往往決定了婚姻的穩定性。夫妻站在一起,互相支援,家庭才會有清晰的邊界感;相反,如果父母和孩子聯合起來“對付”另一方,婚姻中的裂痕便悄然出現。
婚姻中常見的“災難場景”往往是這樣的:
  • “你爸爸太固執了,我們不理他。”(孩子和媽媽站在一起,爸爸被孤立)
  • “你媽就這樣,你忍一忍。”(孩子和爸爸站一邊,媽媽被邊緣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關係中的三角聯盟會對婚姻關係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當孩子在其中扮演一方的“盟友”時,夫妻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變得更加困難,甚至可能導致婚姻的瓦解[4]
健康的家庭結構應當是:夫妻首先要形成一個穩定的聯盟,彼此信任、共同決策;然後才是作為父母的角色。
要知道:婚姻中的“戰友感”,有時候比愛情更重要。
圖片來源:《婚情諮文》
允許保留個人資訊的邊界:
告訴你一切≠需要告訴你一切
很多人以為,親密關係的最高境界是“無話不談”。但其實,健康的關係不是100%透明,而是有邊界感的信任。
那些走過了漫長歲月的婚姻裡,夫妻通常有這樣的共識:
 ✅ 你可以不告訴我所有事情,但我需要知道,你願意告訴我。
 ✅ 你可以有獨立的朋友圈,但在重要的事情上,我們是互相知情的。
 ✅ 你有你的個人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疏遠,而是更自由的陪伴。
個人資訊的邊界感,決定了婚姻的安全感。過度透明會窒息關係,而合理的隱私,能讓彼此更自在。
圖片來源:unplash
用正確的方式,好好吵架
在長久的婚姻關係中,爭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衝突很讓人疲憊,但事實上,那些能夠走得長遠的夫妻,往往是最會吵架的。Ta 們能在爭執中坦誠表達感受,衝突之後,也能找到恢復和和解的路徑。
心理學研究發現,夫妻間的溝通方式直接影響婚姻的質量與永續性[5]。而那些“溝通殺手”,正是感情逐漸消耗的根源:
  • 批評:“你怎麼總是這樣!”(指責對方的人格或習慣,而非問題本身)
  • 防禦:“我又沒錯,都是你的問題!”(不願意承認自己也有責任,進入互相指責的迴圈)
  • 蔑視:“懶得跟你講了。”(用冷漠的態度回應對方,徹底關上溝通的大門)
  • 阻礙:沉默或冷處理,不回應,不溝通。(這種冷戰式的態度讓問題懸而未決)
真正穩固的婚姻,不是沒有衝突,而是能在衝突中學會理解,在爭執後依然願意靠近對方。
圖片來源:unplash
不在壓力狀態下
輕易地責怪彼此
人在壓力狀態下,最擅長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找一個“替罪羊”。
  • 工作不順利,回家看到地板沒拖,瞬間怒火中燒。
  • 經濟壓力大,發現對方又買了不必要的東西,直接開吵。
但那些始終愛著彼此的伴侶,懂得在情緒湧上來時,先按下暫停鍵。Ta 們知道,真正的問題或許不是地板、也不是花錢,而是自己正在承受的壓力。
在這樣的關係裡,比起脫口而出的指責“你怎麼總是這樣”,ta 們更習慣先停一停,說一句:“等我冷靜一下,再來討論。”
圖片來源:《哈爾的移動城堡》
會一起製造快樂,
而不是隻是解決問題
有的夫妻,在婚姻裡久了,溝通變成了“任務型對話”:
  • 今天孩子怎麼接送?
  • 這個月的賬單交了嗎?
  • 家裡的水管壞了,誰來修?
久而久之,ta 們婚姻就像是一場純粹的“商業合作關係”,而不是再是一場“愛情關係”。
但婚姻不只是解決問題的地方,更應該是製造快樂的地方:
✅ 偶爾來一場約會,而不是“等有時間再說”
✅ 為彼此準備小驚喜,而不是“反正都這麼多年了”
✅ 有時候幽默一點,讓生活多一點輕鬆感
日子再普通,也可以擁有屬於你們的小確幸。
圖片來源:《摩登家庭》
允許對方“做自己”,
而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
婚姻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應該願意變成我希望的樣子。”
但事實上,真正長久、穩定的婚姻,不是把對方塑造成理想型,而是接受對方本來的樣子,並且依然願意去愛。
如果你總是試圖改變對方,可能會帶來這些問題:
  • TA會越來越疲憊,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
  • TA可能會暫時順從,但內心的不滿會積累,最後可能爆發
  • 你會越來越焦慮,覺得對方為什麼不能“再好一點”
所以,比起不停地改造對方,更重要的是找到彼此都舒服的相處方式,讓關係在平衡中持續下去。
婚姻不是“調教”對方,而是學會欣賞一個不完美但真實的伴侶。
圖片來源:《愛樂之城》
這些經營婚姻的理念容易理解,但要真正貫徹到生活裡卻不容易。需要兩個人都有足夠的成熟度,才有可能擁有和保持這樣的愛情。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在“戀愛”這件事上的成熟度到底有多少分,推薦你試試【戀愛心理成熟度測試】。
👇點選下圖,培養更加成熟的戀愛心態👇

作者說:
或許,婚姻的溫度從未取決於時間,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度過時間。
有人走過十年、二十年,依然牽著彼此的手,目光裡藏著溫柔;也有人不過幾年,便形同陌路,在同一屋簷下沉默相對。
決定這一切的,從來不是日子本身,而是日子裡,那些被選擇去珍惜、去聆聽、去靠近的瞬間。
今日互動
關於維繫持久的婚姻生活,
你有什麼想分享的?
References:
[1]Acevedo, B. P., & Aron, A. (2009). Does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kill romantic lov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3(1), 59-65.
[2]O’Leary, K. D., Acevedo, B. P., Aron, A., Huddy, L., & Mashek, D. (2012). Is long-term love more than a rare phenomenon? If so, what are its correlate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3(2), 241-249.
[3]Gottman, J. (2012). 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A&C Black.
[4]鄭淑君, & 郭麗安. (2008). 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獨生子/女三角關係運作之分析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40(2), 199-220.
[5]Hanzal, A., & Segrin, C. (2009). The role of conflict resolution styles in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uring vulnerabilities and marital quality.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9(3), 150-169.
本文關鍵詞:婚姻、長久關係
歡迎大家在 KY 賬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絡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作者 / 純純
合作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編輯 / KY主創們
我們同時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
包括:即時諮詢、心理教練、心理諮詢等
歡迎使用知我心理小程式或知我心理APP
點亮 紅心慢慢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