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製連結或點選閱讀原文直達“大荘家”
https://www.pechanga.com/homegiveaway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正式失去了在全球主要評級機構中的最後一項AAA信用評級。5月16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佈將美國政府的長期信用評級下調至Aa1,原因是美國持續擴大的財政赤字以及不斷上升的利息成本。這一決定標誌著美國自標準普爾2011年、惠譽2023年相繼下調評級後,最後一個AAA評級也宣告失守。
穆迪在宣告中指出,美國政府多年來未能就遏制年度鉅額財政赤字和迅速上升的利息支出達成有效舉措,導致美國債務前景日益嚴峻。穆迪預計,即便當前國會正在審議的預算提案出臺,也無法對政府支出與收入之間的巨大缺口產生實質性影響。
目前,美國國會正圍繞一項規模龐大的稅收和支出法案激烈博弈。該法案計劃延長原定於今年底到期的多項減稅措施,並新增部分減稅政策,同時削減醫療補助、營養援助等開支,強化邊境執法及國防投入。相關估算顯示,這項法案未來十年內將進一步增加約3萬億美元的預算赤字。

評級下調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此舉短期內對美國國債市場的直接衝擊有限。事實上,早在2011年標準普爾下調美國評級後,受經濟疲軟及避險資金推動,美債價格曾出現反彈,凸顯美國國債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儘管如此,部分投資者警告稱,本輪評級下調或將對美國債券市場的長期穩定性構成壓力。信安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全球主管邁克爾·古賽(Michael Goosay)表示:“這可能會導致債務成本進一步上升,進而加劇赤字問題,形成惡性迴圈。”
穆迪此次評級調整主要聚焦於美國財政狀況,對政治環境等其他潛在風險則相對淡化。宣告中特別指出,儘管美國政策環境近月存在不確定性,但預計美國仍將在獨立的美聯儲領導下,繼續實施一貫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
穆迪同時將美國債務展望調整為“穩定”,認為美國依然具備卓越的信用實力,包括經濟體量、經濟韌性以及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目前,全球僅剩11個國家保持AAA評級。
事件發生後,美國政界迅速發聲回應。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民主黨領袖布倫丹·博伊爾(Brendan Boyle)批評稱:“此次降級是對我們財政前景惡化的直接警告,而眾議院共和黨人正讓局勢雪上加霜。”而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弗倫奇·希爾(French Hill)則強調,此次降級“提醒我們財政狀況早已不正常”,共和黨人將致力於採取措施,恢復財政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