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視角:產業投資的春天來了

產業資本推動產業發展,這一過程往往需要經歷漫長週期。作為國資CVC,如何在其中發揮更多作用,推動自身產業屬性與城市深度融合?
在日前母基金週刊(FOFWEEKLY)舉辦的「2025中國產業資本峰會」上,無錫新尚資本總經理茹華傑發表“產業資本,與城市共赴新生”主旨演講。
在茹華傑看來:作為地方國有企業,儘管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無法像部分CVC資本那樣靈活運作,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隻有將產業與契合自身產業屬性的城市深度融合,把城市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產業才能蒸蒸日上,產業資本也方能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
他認為:“在土地財政逐漸式微的背景下,產業投資的春天已經來臨,應更大膽、更積極,更大力度加大布局。”

以下為主題演講環節茹華傑的發言實錄,經母基金週刊(FOFWEEKLY)精編整理,有刪減:
作為無錫的國有投資平臺,無錫新尚資本如何在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的同時,實現國資的保值增值?我認為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兩難問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與服務地方產業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但多年來,這一話題已被充分探討,對於國有投資從業者而言,這並非新的核心問題,而是我們肩負的使命,二者缺一不可 。
FOF+直投:國資CVC的破局之道
今天,在中國產業資本峰會的現場,有一個話題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就是“城市跟產業,城市和企業之間的關係”。我們在座的眾多資本,其所有投資行為必然與城市緊密相連。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未來指向,城市則是產業落地的載體。一座城市的蓬勃發展,能為特定產業的壯大提供強勁動力;而成功投資一批優質企業,助力城市產業崛起,也能夠更好地推動一座城的興旺發達。二者之間的關係恰似硬幣的兩面,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新尚資本作為一家成立五年的地方國有企業,應該說是歷經了中國產業發展變革極為複雜的五年週期。回首這五年,有諸多實踐與思考,期望能與在座各位深入交流探討。在 AI 浪潮已然襲來的時代大背景下,我們也在思考,身為國有投資機構,如何助力我們所服務的城市緊握更多 AI 領域的機遇。
自DeepSeek 爆火之後,我們首先需要完成自我轉變,成為擁抱 AI 的踐行者,從我們的思想深處主動學習 AI、接納 AI,讓 AI 理念真正融入我們的認知體系。進而延伸到投資層面,若當下投資的企業缺乏明確的 AI 理念以及 AI 融合舉措,在如今的 AI 時代背景下,其未來發展之路在哪裡,我們需要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迴歸到我今日演講的主題,回首過往、突破困局、共生髮展,這是我將闡述的三個關鍵節點。
2020年3月,特殊時期,新尚資本在恢復上班首日便開啟實體化程序。從最初的1人團隊逐步壯大至如今的56人,從0起步,逐步完成了120個基金及專案投資,投資金額超140億元。以20 倍槓桿,撬動總體估值和基金總規模超3000億的投資能量,這意味著每投入1元國有資本,實現了整個社會價值20倍的放大。
在無錫這片熱土上,我們始終堅持以產業資本為核心,透過與直投及子基金緊密聯動,成功為無錫投資及招引160家企業。從產業佈局來看,涵蓋了從 CPU晶片到智慧座艙系統等多個領域,這些新興產業專案為無錫培育自身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積極的作用和價值。
另一方面,當眾多資本熱衷於追逐風口時,新尚資本選擇成為 “造雨者”,提前佈局半導體裝置、生物醫藥等領域。以無錫的地標型產業積體電路為例,在多數資本聚焦晶片、封裝、製造環節時,我們關注製造過程中的輔助工具以及卡脖子核心裝備,如沉積裝置等。透過投資這些尚處於觀察階段的新興切入點,為整個產業的進一步提升提供輔助性賦能。
作為國資產業投資機構,我們逐步摸索出一套突破困局的思路。當市場上還在探討如何在受限條件下開展工作時,在中國產業發展的當下,國有資本尤其是地方國資國企已作為強大力量,早早跳出這一傳統思維侷限。我們始終堅信,只要戰略方向正確,就能夠收穫良好財務成果。而在方向明確之後,更需要的是果敢地執行與落實,透過勇敢實踐,最終驗證戰略正確所應帶來的成果。對於國資機構而言,若要實現戰略突圍,關鍵在於明確投資的核心 —— 產業。想要做好投資,首要任務便是深入研究產業。
我們的破局之道,主要在於構建完善的生態體系。何為生態?首先,我們開展大量的FOF投資,母基金業務是地方國有企業做好產業投資的重要抓手。透過母基金與最優秀的GP建立戰略聯盟,實現市場資源的交換。藉助FOF與更多優秀GP建立連線,這種連線不僅體現在跟投、返投,更在於獲取GP長期積累的產業資源、產業判斷能力和產業經驗,以此實現自身生態的持續發展。
其次,直投是直接吸引優秀企業團隊入駐城市的關鍵手段。透過直投,讓更多專案與城市深度繫結,增強專案穩定性。無論是直投還是母基金投資,最終都繞不開投後賦能這一重要環節。
總而言之,從不同層級搭建生態的核心目的,就是幫助投資標的更好、更快地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服務這座城市產業化發展過程當中,實現自身投資收益的保值增值。
與城市共生:挖掘稟賦順應產業趨勢
城市該如何發展?這對於國有企業而言,實則有著清晰的方向指引。每一座城市的產業發展規劃,都無需我們過多費心構思,因為地方政府每隔五年,便會組織眾多精英智囊團,精心編纂出詳盡的發展規劃與五年計劃。從戰略方向來看,這些規劃清晰明瞭。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既定的發展戰略框架內,與城市攜手共進。展望未來,作為國有投資平臺,新尚資本將繼續與無錫這座城市緊密共生,深入挖掘無錫的產業稟賦,積極投身於無錫市 “465+X” 產業叢集建設,為城市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在座的眾多基金管理人也與各地城市的地方國有投資平臺共同設立了大量基金,不可避免地承擔著城市投資所帶來的產業返投壓力與責任。只有精準把握城市的產業稟賦,才能更好地完成募資時對城市所做出的各項承諾。這從另一個維度體現了產業資本與城市發展之間緊密的相互連線與聯動關係。
從我們的切實感受來看,無論是東部城市還是中西部城市,在土地財政逐步退場的當下,產業發展的春天再度來臨。許多企業家以及我們這些產業投資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在土地財政佔據主導地位時,單個企業對城市的貢獻,在地方政府眼中可能並非舉足輕重。我們常聽聞,某些地方政府認為企業2億、3億的利潤,還不如出讓一塊土地的收益。這反映出當時對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今年民營經濟座談會備受關注,我想,這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來看,凸顯了在中國產業發展面臨東西方競爭的大背景下,對產業發展戰略地位的強調;另一方面,從微觀層面而言,當土地財政不再是地方收入的核心支柱時,產業發展自然而然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因為稅收主要來源於產業發展。所以,企業家的發展機遇再次降臨,產業投資從業者也應更加大膽、積極、有力地推動所投資企業的發展。至於資本市場的走向,我堅信其大門必將越開越寬。
無錫市今年將產業併購列為無錫金融工作的核心任務,並設定了相關指標,甚至專門搭建了APP平臺。這一系列舉措表明,併購重組將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力量。眾多企業已開啟自我積累與併購發展雙輪驅動的新時代,這無疑為我們產業投資從業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從產業培育角度來看,產業資本推動產業發展,這一過程往往需要經歷漫長週期,正因如此,國務院才提出要大力扶持耐心資本。在各類場合,我始終強調這一基本邏輯:耐心資本,本質上是資本,“耐心” 則是其外在表現。既然強調資本的耐心,那麼在推動耐心資本發展的程序中,就必然要有與之對應的回報。資本所付出的耐心,應當獲得具有補償性的收益。倘若缺乏這種耐心的補償性收益,資本便難以真正轉化為耐心資本,也無法長久保持耐心。
作為地方國有企業,儘管存在一定的地域限制,無法像部分CVC資本那樣靈活運作,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只有將產業與契合自身產業屬性的城市深度融合,把城市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產業才能蒸蒸日上,產業資本也方能獲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申請加入行業交流群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