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週深圳、湖南、湖南、天津等地宣佈設立或完成備案,母基金主要聚焦資訊科技、高階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長沙經開集團出資設立的科創母基金完成備案,基金將總體返投要求設定為0.4倍;此外,4月1日,深圳龍崗區設立20億元區級併購母基金;重慶設立一支S母基金。
基金設立層面,北京、合肥、西安、寧波、上海、鄭州等地均有新基金宣佈設立或完成備案,基金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航空航天、人工智慧等。
近日,長沙經開集團出資設立的科創母基金完成備案。標誌著長沙經開區這個遠期規模達100億元的科技創新引擎正式啟動。作為在湖南省率先啟動建設的明確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園區產業基金,該基金將重點培育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領域優質產業,為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悉,該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採用“母子基金+直投”組合拳,主要透過參股市場化子基金實現槓桿效應、撬動社會資本,同時輔以直投精確滴灌科技成果轉化專案,為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的科技成果轉化種子期專案和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的科創專案提供資本助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鼓勵創新發展,長沙經開區積極探索容錯容虧機制,完善基金考核、健全績效評價制度,按照“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原則,合理容忍正常投資風險,為耐心資本鬆綁。為此,基金將總體返投要求設定為0.4倍,對種子子基金、天使子基金出資最高分別可達子基金總規模的70%、50%,以此吸引頭部創投機構共建科創生態。無論是從放寬返投認定還是提高出資比例,都體現了長沙經開區借力資本市場助推科技創新的誠意和決心。
作為改革創新的先行區,開放合作的新高地,長沙經開區目前形成了工程機械及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兩大千億級產業叢集,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製造、人工智慧、低空製造、氫能裝備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創母基金主動融入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大格局、率先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放大作用,重點放在支援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的發展,完善股權和債權“兩條腿”走路的科技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和引領科技創新,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長沙經開區透過設立專項科創母基金,並配套出臺《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培育科創企業和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滿天星計劃”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基金+政策”組合發力,形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機制,為被投企業提供從孵化、融資到上市的全鏈條服務,助力打造區域性科創高地。
深圳設立併購母基金
4月1日,在深圳證監局、市委金融辦指導下,龍崗區舉辦“併購潮湧灣區 創新聚勢龍崗”產融共建併購重組生態大會。
會上宣佈與中國銀行AIC等金融機構共建總規模20億元的區級併購基金,並與3家上市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龍崗區正式構建“政策+資本+生態”三位一體的併購重組服務體系,以區政府投資基金為牽引,整合產業和金融資源加速企業併購,助力傳統產業加速升級改造、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推動科創龍頭企業做優做大做強,實現強鏈補鏈。
會上釋出企業併購重組服務組合拳,推出“1+3”支援體系:推動設立併購基金,搭建併購標的與上市公司撮合對接平臺,“一對一”組建專業顧問團隊,建立全週期部門協調推進機制,實現“找標的-控風險-配資金-優服務”全鏈條閉環。
現場透露,由龍崗區發展改革局牽頭,會同區企業服務中心、龍崗金控,聯合深交所、國信證券等20餘家頭部機構成立“併購護航聯盟”,提供“銀團併購貸款+併購風險保障+合規快審通道”特色服務。
龍崗區與中銀資產、深圳市海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併購基金合作協議,創新推出“1個區級半盲池基金+N個專項CVC基金”雙輪驅動模式,設立全市首個20億元區級政府引導併購基金。
龍崗金控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區級併購基金聚焦新一代資訊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採取直投+子基金方式運作,旨在透過資本運作支援企業併購重組;並支援上市公司發起設立專項CVC併購基金,橫向整合實現規模化發展,縱向整合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區域內資源整合促進產業叢集化建設。深證併購基金聯盟負責人表示:“龍崗併購基金的‘先參後並’機制,可實現風險隔離,降低企業併購風險,大大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重慶設立一支S母基金
3月31日,在重慶市“三企”聯動首輪專案釋出活動上,中國銀河投資與重慶科創投完成簽約,共同發起設立重慶首支S母基金——重慶渝創銀河接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渝創銀河S母基金”)。渝創銀河S母基金目標規模36億元,首期6億元,由中國銀河投資旗下的銀河興邦與重慶科創投旗下的重慶產業引導基金共同管理。
為積極落實國家關於促進私募股權投資良性迴圈,最佳化退出機制,發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的精神,重慶產業引導基金主動籌劃對接,推動與中國銀河投資共同合作設立重慶首隻S母基金。渝創銀河S母基金將以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核心投向,透過配置S子基金和專案,進一步引導支援耐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提升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資金質效,實現基金“募投管退”全週期閉環的良性迴圈,為區域股權投資市場注入流動性活水。
瀏陽醫興健康產業母基金招GP
日前,瀏陽醫興健康產業母基金(第一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公佈:為全面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我省醫藥、醫療產業融合叢集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和產業資源向湖南省瀏陽經開區“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產業領域集聚,由湖南醫藥發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母基金管理人”)管理的瀏陽醫興健康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母基金”】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第一批)子基金,誠邀優秀子基金管理機構洽談合作。
母基金參股子基金比例原則上不超過子基金總規模的30%;應投向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醫療健康相關產業,所投專案應即退即分;返投於瀏陽經開區的比例不低於母基金出資金額的1.5倍,具體返投由母基金管理人依據瀏陽經開區相關政策要求認定;子基金提供的儲備專案中,應不少於一個可落地瀏陽經開區的專案。
天津市國資產業發展母基金成功設立
日前,天津市國資產業發展母基金一期——天津市國鑫一號產業發展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已經完成工商登記並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
據介紹,天津市國資產業發展母基金認繳出資規模擬定為60億元左右,計劃用五年分三期完成,後續將透過構建母子基金架構形成約300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群。該基金作為市國資系統內的“產業引導基金”,將圍繞市屬國企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戰略專案和重點培育方向進行運作,積極募集社會資金參與,切實助力市屬國資國企產業佈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助力天津高質量發展。
天津市國資產業發展母基金一期——天津市國鑫一號產業發展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規模20.02億元,由天津市13家市屬國企發起設立,由津融集團所屬津融國盛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6億元!順義首隻“市-區-鎮”三級聯動股權投資基金成立
3月20日,北京順義領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順義領新基金”)在趙全營鎮落地,認繳規模5.25億元,募集管理規模將達6億元,成為順義首隻“市-區-鎮”三級聯動股權投資基金。
據悉,順義領新基金由北京順義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順義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北京工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趙全營鎮共同出資組建。基金將聚焦新能源智慧汽車、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導體三大主導產業,同步培育智慧裝備、生物醫藥、新一代資訊科技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致力於長週期陪伴順義區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成長,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
順義領新基金還將積極引入市級出資主體,增資擴股吸納北京市級政府投資基金——北京市高精尖產業基金出資,募集管理規模將達6億元。透過整合市級資源、區級引導資金及鎮域產業資本,順義領新基金開創了區域產融結合新模式,成為順義區第一隻“市-區-鎮”三級協同發力的股權投資基金。
100億,中關村戰新基金正式釋出
3月30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硬科技投資與發展”平行論壇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成功舉辦。會上,規模達100億元的“中關村戰新基金”正式對外發布。
在北京市西城區、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援下,中關村發展集團聯合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意向單位,共同籌劃發起設立“中關村戰新基金”,規模100億元人民幣。基金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壯大耐心資本,為一批優質硬科技企業加速發展提供金融支援,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安徽首筆QFLP基金落地
近日,安徽省首筆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基金成功落地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該基金總規模達3億元,已完成首筆41.1萬美元境外資金匯入。
完善政策支撐體系。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國家外匯局安徽省分局、安徽證監局聯合釋出了《自貿試驗區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境內股權投資試點暫行辦法》,系統構建跨境投資制度框架。
健全制度保障機制。制定印發《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境內股權投資試點實施細則》對試點企業准入標準、業務流程、投資方向及風險管理作出明確規定,為外資參與提供清晰政策指引。推動建立市級外資股權投資會商機制,由片區改革創新局實施初審,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
深化產融對接服務。透過搭建跨境資本對接平臺,蚌埠片區成功推動春資禹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落地運營。該基金主要用於投資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製造相關領域等重點專案,目前已儲備涵蓋毫米波雷達研發、商用太空飛船總裝、高階光學功能膜、OLED材料研發生產等10餘個意向投資專案。
海螺私募首支科創基金註冊成立
3月18日,安徽海螺科轉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科創基金”)簽約儀式舉行。該科創基金由海螺集團、國控集團所屬省科轉基金、皖能集團以及合肥經開區共同設立。
科創基金於2月26日完成工商註冊,基金規模2億元,管理人為海螺私募,是海螺私募首支實現“自募、自管、自投”的自管基金,標誌著海螺私募在資本運作與產業賦能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基金將重點投向於新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碳科技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全國尤其是安徽省科技創新型初創期企業發展壯大與產業技術孵化。
據悉,該基金也是省科轉基金首支CVC基金(企業風險投資),將進一步為安徽省新材料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安徽國控集團所屬國控投資公司將積極履行省科轉基金管理人職責,引領更多社會資本投向我省主導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服務我省新質生產力發展。
西安成立10億元食品產業基金
3月24日,西安農投集團子公司投資管理公司首支食品和生物醫藥支柱產業基金——陝西金港農投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成功備案。這不僅標誌著該基金正式進入投資運營階段,更是集團在推動地方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作為市工業倍增引導基金項下發起設立的支柱產業專項基金,陝西金港農投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是在市財政局、西投控股的大力支援下,由投資管理公司聯合陝西金資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發起,基金總規模達到10億元人民幣,首期5億元已實繳到位。該基金將專注於發掘和培育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優質專案,透過專業的投資運作,為我市食品和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投資管理公司將緊密圍繞全市產業發展戰略,與合作方共同甄選專案,充分發揮基金在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實現西安相關支柱產業的倍增目標。
長三角硬科技基金完成私募投資基金備案
日前,由元毅投資管理(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投·元毅”)作為GP參與發起的上海追光聚鏈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長三角硬科技基金)順利完成中基協私募投資基金備案(基金編號:SAUP25)。
長三角硬科技基金由常投·元毅與西安中科光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屬西安追光硬科技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雙GP”模式發起,由追光硬科技擔任管理人。基金全面聚焦光子與量子、航空航天、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未來能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領域開展子基金投資和專案直投。基金將充分挖掘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及西科控股豐厚的科創資源,充分借鑑吸收市場化機構優秀經驗,結合常州投資集團及常投·元毅對本地產業需求和科創稟賦的深度理解,全面做好子基金投資及專案直投工作。同時,常州投資集團將以基金為紐帶,依託西科控股在上海松江打造的“曲率引擎”孵化園區,打造常州-上海雙向飛地。
長三角硬科技基金成功備案標誌著其已正式步入實質性運作階段。後續,常投·元毅將進一步做好戰新產業深度研究,充分發揮常州投資集團優質投後賦能基因優勢,錨定投前投後階段打造“投孵研鐵三角”和硬科技產業的“元毅生態圈”。
寧波甬薈光學產業基金成立
日前,寧波甬薈光學產業基金正式註冊設立,總規模3億元。
該基金由鄞金控股聯合市通商集團、市金投控股集團、市人才發展集團、上市公司永新光學、香港匯勤資本以及境內外資本共同設立,重點投向光學產業鏈,並引導優質專案落戶我區,為“雙招雙引”工作增添重要抓手。
精密光學產品作為前沿科技應用領域的關鍵部件,與我區以資訊科技、智慧裝備見長的產業佈局有較好的匹配度。鄞州依託於永新光學這一光學領域龍頭企業、“鏈主”企業以及在醫療器械、汽車電子、精密儀器等產業應用,擁有較好的產業叢集化發展基礎。到2028年,在醫療光學、車載光學、核心零部件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星”產業群。
目前,經匯勤資本和永新光學研判和篩選,基金管理人已經儲備一批光學產業鏈擬投專案,計劃透過該基金投資,招引專案落戶,進而提升鄞州光學產業叢集的規模和能級,享受因產業鏈叢集化發展帶來的企業成長紅利。
天圖投資與歐萊雅合作成立新基金
3月31日,全球第一大美業集團歐萊雅宣佈與天圖投資合作成立美麗領航基金,該基金將投向以早期及成長期為主的美業及產業上下游相關領域,兼具科技創新和可持續價值的品牌,以支援中國蓬勃發展的美業市場,為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創造更多更美的體驗。
做為中國最早專注於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構,天圖投資在消費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並形成了系統化的投研體系。透過行業洞察積累和產業資源連結,此次合作將促進中國美業生態系統的增長和創新。歐萊雅作為基金的基石投資者,其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與全球化視野將為利益相關方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賽諾菲凱輝醫藥創新基金正式成立
2025年4月2日,中國上海,由賽諾菲與凱輝基金在上海共同設立的賽諾菲凱輝醫藥創新基金正式成立。作為雙方深化合作、助力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基金管理規模約為20億元人民幣,將專注於投資中國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創新藥管線和相關產業機會,幫助本土企業打通從研發到商業化的關鍵路徑,加速創新藥的本土市場準入。
中金資本旗下中金辛集氫能基金完成備案
為服務國家戰略,促進辛整合為全省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的示範引領,打造氫能產業創新叢集,助力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中金資本作為管理人及普通合夥人,與辛集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發展促進中心共同發起設立中金(辛集市)氫能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中金辛集氫能基金”)。
基金圍繞辛集市氫能產業微迴圈打造,主要投向從事氫燃料電池整機、新材料、核心零部件、氫能“制、儲、運、加、用”等環節裝備製造及相關科技企業。基金規模5億元,已於近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
鄭州航空港新興產業基金完成備案
日前,鄭州航空港新興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日前在中基協備案。該基金出資額50億元,經營範圍包含: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
合夥人資訊顯示,鄭州航空港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鄭州航空港科技資本有限公司、河南港源資本有限公司、鄭州航空港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該基金的出資比例分別為50%、39.98%、10%、0.02%。
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堅持以產業為基、以科技為要,大力培育引進多樣化金融市場主體,推動科技金融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形成良性迴圈。
在科技金融平臺搭建方面,組建鄭州航空港科技資本有限公司,整合政策、金融、產業資源,打造科技創新領域全金融產業鏈綜合性服務平臺,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方案,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精心構建政策之網,圍繞打造中原“金融特區”的目標定位,出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1+N”系列政策,推動海內外金融資源加速集聚。率全省之先,制定《航空港區發展科技金融實施方案》,以25條真金白銀明確鄭州航空港發展科技金融的新藍圖。出臺《國有投資基金容錯盡職免責管理辦法》,推動形成“敢投、會投、願投”的良好生態。
健全科技創業投資體系,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首隻政府性產業引導基金和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構建引導基金和產業母基金“雙輪驅動”的基金矩陣。創新金融產品,聯合人保財險設立全省首家“科技保險創新實驗室”、完善新型政銀擔合作體系,科技金融“工具箱”不斷完善,為中小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週期的金融支援。做優金融服務,打造特色金融服務品牌IP“金融匯客廳”,透過政府搭臺,企業擴圈的形式,集聚金融資源,匯聚產業智慧,有力促進了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入駐鄭州航空港銀行21家,保險7家,融資擔保公司1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融資租賃公司5家、基金管理公司5家,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4只。
慕思股份參設產業基金
4月1日,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釋出關於全資子公司與專業機構共同投資設立產業基金的公告: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慕思股份)全資子公司慕思投資控股(天津)有限公司(簡稱:慕思投資)與專業機構蘇州維特力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嘉御資本)簽署《蘇州慕思嘉御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蘇州慕思嘉御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暫定名),基金出資總額為人民幣2億元。其中,嘉御資本擬擔任慕思嘉御創投普通合夥人、執行事務合夥人及產業基金管理人並擬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人民幣 0.02 億元,慕思投資擬擔任有限合夥人並擬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人民幣1.98億元。基金註冊地為江蘇省蘇州市。
片仔癀參設產業基金
日前,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釋出關於投資參與招盈基金暨關聯交易的公告:公司基於大健康產業鏈上下游考慮,擬投資漳州臺商投資區招盈慧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暫定名,簡稱“招盈基金”)。招盈基金目標募集規模為10億元,公司全資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片仔癀投資”)擬作為有限合夥人認繳出資2億元。此外,片仔癀關聯方漳州片仔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作為有限合夥人擬認繳出資1.5億元。
基金管理人為招商致遠資本,基金主要投資於生物醫藥、中醫藥、醫療器械、消費醫療、醫療服務等領域。
安徽省創新政府投資基金監管協同機制
近日,安徽省財政廳攜手安徽證監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政府投資基金監管協作機制的通知》,在政府投資基金領域積極推進財政部地方財政科學管理試點工作,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管協同體系,推動全省政府投資基金規範健康發展,更好培育耐心資本、服務實體經濟。
在資料互通方面,將搭建政府投資基金資料共享平臺,推動資金募集、備案登記、專案投資、風險預警等核心資料互聯互通,構建“募投管退”全流程監測體系,實現監管模式從傳統“經驗判斷”向現代“資料決策”的重要轉變,為科學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風險聯防方面,構建“雙線並行”風險防控機制,橫向整合財政、證監等部門監管資源,打通部門資訊差;縱向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監管全覆蓋。針對日常監管中群眾投訴、違法舉報等線索,聯合開展“穿透式”核查、通報、處置,為基金穩健運營保駕護航。
在業務協同上,定期開展業務交流和聯合調研,共享最新行業動態與監管資訊,合力探討解決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強化對基金從業人員的合規培訓,引導基金管理機構嚴格落實“募投管退”操作規範,提升行業整體合規意識與業務水平。
產融對接方面,堅守政府投資基金定位,聚焦產業發展前沿、“硬科技”等領域,推動科創企業與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效對接。據瞭解,截至2025年2月底,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累計投資專精特新企業297家、獨角獸企業16家。
三部門聯合部署,鼓勵險資發展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聯合釋出《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從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機制、產品體系、專業能力和風控能力建設出發,提出7方面20條措施。
其中指出,加強與創業投資等機構合作。鼓勵銀行機構與資產管理機構、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加強資訊共享和專案推介,探索同各類科技創新基金全流程合作,開展“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優選被投企業做好信貸支援。鼓勵保險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透過多元化投資工具加大對創業投資等投資機構的支援力度,發展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
來源:政府官網、上市公司公告等,由FOFWEEKLY整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