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師新書寄語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我在2020年為5-12歲的孩子們寫的那套《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現在又出新版了,新版本改為單冊,書名為《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在認真修訂的基礎上,配上了更精美、更簡約,但卻更生動的新漫畫,希望為孩子們帶來一場有趣有料的物理啟蒙盛宴。
在當前這個越來越強調發展理工科的社會大背景下,物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也是越來越凸顯,所以如何為孩子們做好物理啟蒙就成為了為人父母的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一件事情——作為一名教齡十餘年的物理老師,也是一位父親的我,這本書從第一次出版到現在,我都覺得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很不錯的物理啟蒙讀物,真的特別推薦您給孩子閱讀。
如果您真的想培養孩子對物理的興趣,那麼請繼續往下拉,深度瞭解一下這套書吧!
很多孩子上了初中都說物理難學,課本上每個字都認識,連起來卻看不懂。未來到了高中階段,基礎的物理思維還沒有培養起來,更是一步步掉隊。
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就是家長和孩子們真正需要的物理啟蒙讀物。它用一幅幅有趣的場景漫畫,串聯起整個中學階段物理教材裡重要的知識點、科學原理,簡潔又有趣,理解和記憶起來超級容易!

掃描上方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原價68元
現在特惠價只要39元
一頓簡餐的錢
就能給孩子帶回家
還等什麼呢?
比如,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一會兒相互吸引、一會兒相互排斥,初學非常難理解,但這本書的解釋好玩又特別:分子之間如果離得太近了,就會相互討厭,“橫眉冷對”,如果離得太遠了,又會“思念到哭泣”。

再比如說高考必考的布朗運動,其實就是一群小分子在“暴打”一粒花粉,把它打得東倒西歪!

一本優秀的科普童書,既要有科普作家的筆力,把知識用好玩而嚴謹的語言給孩子講清楚,又要像資深老師一般,將中學教學體系娓娓道來,這本書的作者正好符合這兩重身份。
他就是人大附中頂級物理名師、全網3000多萬粉絲的“科普一哥”李永樂老師。他最擅長的是用短短十幾分鍾,化繁就簡,透過一套板書把燒腦問題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人大附中任教18年,李永樂教出了數百名清北學霸、十幾名物理奧賽金牌,桃李滿天下。同時,他也是一位小學生的爸爸,對於怎樣給孩子啟蒙物理、怎樣讓孩子從小培養物理學霸思維,他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邏輯。

這本新書《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就是李永樂18年教學經驗和多年家庭教育經驗的集大成之作,適合5~12歲孩子閱讀。

物理啟蒙書那麼多,為什麼選擇這一本?
1.全國名師15年教學智慧結晶
用“講課”方式做啟蒙,更貼合國內教育體系
國內初高中的物理教材體系是幾代教育人博採中外、精心設計的,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其良苦用心和精妙之處,唯有資深老師能體會。
《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的10大主題便是嚴格參考現行教材體系,按學科分類提煉而來。
從簡單可感的力學、熱學,到相對抽象的光學、振動和波,再到較難的電磁學、流體力學和原子物理,最後到現代物理學塔尖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10個章節就像10堂名師課,帶孩子拾階而上,把零碎的知識串成系統的網路,輕鬆貫通整個物理學框架。這樣,當需要用到任何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就能快速的在大腦中呼叫。
科普愛好者對李永樂讚譽最多的幾個詞之一,便是“邏輯清楚”。在對每個主題的講解中,他“最強理科生”的特點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以光學一章為例,李永樂先從小朋友熟悉的物品入手,區別光源和非光源,然後解釋能看到這些物體是因為光傳播進了我們的眼睛。那麼光是如何傳播的呢?

光沿著直線傳播,這才導致了白天和黑夜、日食和月食、影子的出現,好玩的手影遊戲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

光傳播的速度非常快,比聲音快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接下來,李老師用檯燈、鏡子、筷子、彩虹等生活中的常見事物,把光傳播過程中發生的反射、散射、折射、色散等各種現象逐一擊破。
這些例子也都是未來物理學習中的“題庫”來源。

折射△

色散△
用“講課”的方式做科普,從簡單現象出發一步步得出結論,不僅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刻記憶,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邏輯思維力。
幾年之後,當這本書的小讀者在中學課堂上聽到似曾相識的講解時,不免會心一笑,做起題目來也更胸有成竹。

掃描上方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原價68元
現在特惠價只要39元
一頓簡餐的錢
就能給孩子帶回家
還等什麼呢?
2.將重點、難點、考點轉化為漫畫場景
把知識畫面一幀一幀存進腦海裡
中學物理有一些常見的場景和道具,它們作為物理定律的應用載體,會在課堂上、考試中反覆出現。提前認識這些場景和道具,就能在將來的物理課上減少陌生感、畏懼感,更快進入學習狀態。
李老師在創作時,把教材和試題中的大量熟面孔,用輕鬆明快的漫畫方式呈現出來,讓知識點更有畫面感。
比如初三物理重點考察的發電機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大大的電磁鐵線上圈中轉動。

帶負電的電子從金屬板中爭先恐後地飛出來,這就是高考必考的光電效應。

高中物理的重點概念振幅和頻率,這裡用大雁和小蜜蜂的一哭一笑做了形象對比,讓孩子過目不忘!

很多物理啟蒙讀物的配圖過於花哨,卻無形中把學生的注意力指向了完全不相干的方向,忽略掉了關鍵、實質、有用的資訊。
《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摒棄了不必要的細節和複雜性,用極簡的線條和圖形呈現物理規律,讓小讀者用最少的時間地抓住核心原理,提高學習效率。

物理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書裡的舉例也非常注重聯絡生活場景。各種有趣的日常現象,可以在學齡前就引發孩子對科學的好奇!
比如,吸塵器為什麼能吸進灰塵?大風為什麼能掀翻屋頂?飛機為什麼能在天上飛?香蕉球是怎麼踢出來的?帆船前進的動力是什麼?這都用到了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的伯努利原理。聯絡實際、舉一反三、及時消化,才能事半功倍。

為了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和互動感,增強閱讀興趣、促進理解,李老師還在每一章結尾設定了小問答環節,從小朋友的角度提問並給出解答。
比如家長為什麼不讓孩子用溼手碰電器、為什麼在野外戲水很危險等,科普知識的同時還給小朋友帶來正確的安全教育。

3.拒絕繁雜的知識堆砌,聚焦極簡的底層原理
為物理學習打好框架與地基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量子力學權威理查德·費曼曾說:“如果在某次大災難裡,所有的科學知識都要被毀滅,只有一句話可以留存給新世代的生物,哪句話可以用最少的字數包含最多的資訊呢?我相信那會是原子假說:宇宙萬物由原子構成。”

費曼這段話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大道至簡,簡單的原理主宰著世界執行,只要我們理解關於世界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就能從此出發,構建出整個科學的巍峨大廈。
這也正暗合《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的創作理念:給孩子講物理,就是將這座大廈的框架描出,框架之上的砂石、混凝土,則有待幼小的心靈藉由好奇心再去探知、填補。

我們來看看李永樂老師是如何用10句話講清熱學基本框架的。

平均1句話提純一個知識點,10句話講透一個核心原理,李老師就這樣用極簡的語言,勾勒出力學、熱學、電磁學、相對論等10大領域的底層邏輯。


“道”在“術”先。武俠小說中,學一門絕世武功之前,師父都要先讓弟子先牢記“口訣”“心法”。而在“物理通關”的道路上,這本用極簡文字直擊理論本質、極簡漫畫精確圖解原理的啟蒙書,會起到同樣的作用。
以此為基石,孩子會在學習物理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掃描上方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原價68元
現在特惠價只要39元
一頓簡餐的錢
就能給孩子帶回家
還等什麼呢?
4.融入豐富的科學史與實驗案例
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霸思維
學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面對難題時,有強大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能力、運用基本規律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這也是歷史上偉大科學家的共性。這種思維能力的訓練,遠比單純的知識積累更為重要。
在這本書中,李永樂透過兩方面的講解來鍛鍊孩子的上述能力:
(1)基本的科學原理是如何被發現的,當時的科學家是如何思考的;
(2)科學家是怎樣設計實驗來解決爭論、驗證結論的。
學會科學家的思維方法,才能做出自己的創新。
對光的探索貫穿了數千年的物理學史,因此李老師選擇了最具代表意義的光學史來重點梳理。
20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就提出了“微粒說”,認為光是一種粒子。

300多年前,牛頓和惠更斯為光是波還是粒子爭得不可開交。

200多年前,一位“會走鋼絲”、會彈奏幾十種樂器、會400種語言、還會看病的物理學家托馬斯·楊出現了。他設計出了被譽為“最美物理實驗”的雙縫實驗,發現光可以像水波一樣發生干涉。

法國科學院的泊松認為,按照波動說的理論,光可繞過圓盤,在背後的影子中間形成一個亮點,這簡直是荒謬!但實驗結果確實形成了亮點,狠狠打了泊松的臉。

後來,人們又發現了一個實驗現象:用光照射金屬,電子就能從金屬中飛出來,這沒法用波動說解釋。
偉大的愛因斯坦提出:光既是粒子,又是波,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是什麼的爭論至此才塵埃落定。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的學科,物理學的歷史就是人類不斷提出假設並做實驗驗證的歷史,正因如此,物理實驗在教材中佔有很大的比重,而本書選取的實驗也都來自教材。
證明大氣壓存在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摩擦起電實驗。

愛因斯坦和薛定諤反駁量子力學的EPR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實驗。


有趣的實驗和現象能夠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從中多問出幾個為什麼,然後思考驗證方法,本身就是一種思維能力的提升。
很多孩子提起物理就撓頭,覺得物理太難學,這大機率是因為沒遇到好老師。讓孩子從小跟著李永樂老師學物理,物理學習更輕鬆、更快樂、更高效。

最後,這麼一本製作精良的漫畫書,也是人大附中名師的“10節思維訓練課”,只要39元就能到手!跟著《10堂極簡漫畫物理課》,開啟孩子的物理學霸之路吧!

掃描上方圖中二維碼即可購買
原價68元
現在特惠價只要39元
一頓簡餐的錢
就能給孩子帶回家
還等什麼呢?


有任何問題,諮詢客服小姐姐微信mtketang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