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場總監,深耕母嬰行業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時和13歲的兒子“糖球”鬥智鬥勇。育兒和教育的路上,咱們一起切磋吧~
姐妹們,《妻子的浪漫旅行7》你們看了嗎?利用五一假期我追完了,真的被這屆已經升級當媽的女明星狠狠圈粉!

因為她們當媽真的特別灑脫!
戚薇並沒有因為生娃就放棄事業,反而一直和老公錯峰帶娃,結婚多年還是甜甜蜜蜜。

胡靜更說出了“我兒子也吃泡麵,也學會了獨立”這種看起來“不是很正確”的話。
感覺她們主打一個“老孃開心全家幸福”,完全沒被母職綁架。
以前老一輩總說“當媽就得犧牲”,美國國家統計局就有一項資料顯示:中國女性參與勞動的機率達到70%,遠超其他國家。

就這勞動參與率,怪不得有人說生孩子是媽媽剖開自己的第一刀,養孩子是第二刀。



《喜劇之王單口季》選手小鹿
但看節目裡的姐姐們徹底撕碎犧牲式母愛劇本,活出自己的樣子,真的更深切的意識到:當媽不必苦情,老孃發光娃更驕傲。

01
當媽新思路
學女明星“自私”育兒
在節目中,戚薇和李承鉉結婚那麼多年,還像剛談戀愛一樣膩歪。
當戚薇問李承鉉“我今天腫不腫?”,李承鉉立刻回答“不腫,美”。
而且當戚薇為完成節目任務引導他說出“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時,他更是直言“美到想回房間”。
這種虎狼之詞,讓網友們紛紛感慨:還是真夫妻果然好磕啊。

而戚薇當媽,更是很“直接”,處於事業上升期時,她並沒有為了孩子放棄事業,而是選擇和老公一起養娃。

面對孩子時,戚薇更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並不會為孩子就委曲求全。
有一天出門戚薇穿了一條小裙子。女兒看到特別喜歡,不肯讓她穿走,還直接“掠奪”:這是我的!
換做其他人,很可能覺得是小事,就隨孩子意了。但戚薇不是,她直接說:這是我的裙子,我也要美!

她沒有因為孩子年齡小就讓著他,而是認為即使媽媽能這樣犧牲,但到了社會上呢,誰又會慣著你呢。

我想,正是因為戚薇的不退讓育兒,才把女兒養得如此高情商。
當發現同齡小朋友情緒不好時,lucky會默默為小夥伴遞上紙巾安慰,特別暖心。

戚薇的不退讓育兒理念,讓我想起糖球小時候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陪他玩籃球。他連續幾次投籃都沒進,突然把球狠狠砸向地面,大吼道:“這破籃筐有問題!”
我沒有安慰他,只是平靜地看著他,一言不發。
他見我不理他,過了一會兒,主動走過來,低著頭說:“媽媽,我投不進去。”
我輕聲回答:“籃筐哪兒都一樣,你生氣是因為想進球,但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糖球抬起頭,一臉迷茫地問我:“那我該怎麼辦?”
我笑了笑:“我上學的時候學過三步上籃,我可以把我的‘秘籍’傳授給你。”
後來,我又帶他去上了籃球試聽課。從那以後,糖球就愛上了籃球,一直堅持到現在。
親身體會,當媽的不慣著孩子,對孩子好處多多,戚薇看似隨意的育兒方式,其實很有智慧。
節目裡的另一位女明星媽媽胡靜,在養孩子上,也是十分鬆弛。

之前有媽媽因為上班沒時間只能給孩子點外賣吃,感到很自責。
但豪門闊太的胡靜,面對同樣的問題卻很淡定。
當兒子吃泡麵時,她說:“正好學會煮麵加蛋,比我強!”

所以你看,不必為了一件小事就焦慮,當個60分媽媽,也不錯。
總是有人誇為娃犧牲一切的媽媽偉大,的確偉大。
但我卻不認為媽媽就應該這樣,養孩子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之前脫口秀女演員就曾吐槽過這種女性困境:

《喜劇之王單口季》選手史妍
兒童發展研究證實,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始於模仿父母。若母親長期傳遞“犧牲是美德”的訊號,孩子會預設“愛=自我壓縮”。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也指出:“過度犧牲的母親,往往透過‘內疚感’控制孩子。”
當大人總是說“我為你放棄一切”,孩子潛意識揹負愧疚,不敢追求“自私”的夢想,生怕背叛這種犧牲。
如果我們將人生價值全部寄託於孩子,孩子會陷入“替他人而活”的困境。
像節目中,董力老婆阿諾隱婚五年、登出社交賬號,連孕期都不敢發一張自拍,結果呢?

兒子從小看著媽媽活得像個隱形人,未來怕是連說句“我想要”都要心理建設半天!
哈佛大學《家庭關係報告》顯示,過度犧牲的母親養育的孩子,成年後抑鬱風險增加40%。

當母親的生活只有柴米油鹽,孩子對“人生可能性”的想象也被框定在瑣碎日常中。
反觀戚薇女兒Lucky,卻很為媽媽驕傲,在節目中說“媽媽是女明星,我以後也要當歌手”。
當媽媽在為自己的人生而活時,孩子也擁有了自己的夢想。
《兒童心理學》指出,母親保有自我邊界的家庭,孩子自主決策能力提高55%。
所以啊,姐妹們:你先是你,然後才是媽
傳統母職敘事總說“為母則剛”,卻閉口不提”為母則傷”。
別再問“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媽媽們,你不需要平衡,你需要“理直氣壯”——理直氣壯追求漂亮、理直氣壯讓老公帶娃、理直氣壯對自己好!
董卿就曾說過:“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當媽媽活成追光者,孩子自然學會奔跑。
那些敢於“自私”的媽媽,不是不夠愛,而是用行動告訴孩子:“你的夢值得全力以赴,我的生命也無需你來成全。”
📕你可能還喜歡讀
原創不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多多點贊、在看、轉發支援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