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去年預測的8大熱門專業,不到一年,就啪啪打臉了….

01
這幾天同事群裡超級熱鬧,因為有同事的孩子在忙著高考選專業,所以諮詢大家意見。
結果有朋友隨手轉了一個帖,原來是張雪峰去年的熱門專業預測。
一共有八個專業,分別是:
自動化、機器人、人工智慧、大資料、積體電路、微電子、電氣工程和口腔醫學。
張雪峰說這是未來最熱門的八個專業。
大家都深以為然,畢竟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啥的,都是國家現在在需要攻關的方向嗎!
02
本來以為這事就這麼過了,但沒想到過了幾天,群裡又熱鬧了起來,而且這劇情突然來了180度大反轉。
因為著名的財經作家吳曉波發了一篇文章,他根據百度的高考大資料平臺進行分析,整理了2025年學生們報考的最熱門的20個專業。
當我看到這份清單時,不禁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你知道今年最熱門的8個專業是啥嗎?
它們分別是:
電氣工程、數字媒體、口腔醫學、動物醫學、電子商務、人工智慧、臨床醫學和自動化。
竟然有一半的專業,跟張雪峰預測的完全不同!
最讓我驚奇的是排名第二的專業,比現在最火的人工智慧還要吃香,你知道它是啥專業嗎?
它就是數字媒體專業!
這份專業清單,真把我看懵了!
03
當我還在研究這份熱門專業清單時,旁邊有個朋友說了一句話,突然給我提了個醒。
他說:“咦,怎麼沒有計算機啦?”
是哎,放在以前,計算機絕對是最熱門的專業,可是現在呢?計算機專業的熱門程度前十都排不上了!
不僅是計算機,很多昔日熱門的專業現在都有點涼了,原因就是AI的出現,改變了未來專業選擇的格局。
剛剛看到一份報告,這份報告來自於麥肯錫,叫做《工作的新未來》
它裡面寫到,到2030年,美國將有30%的崗位直接受到生成式AI的影響,而歐洲這一比例為27%。
麥肯錫還提供了一份圖表,上面列出了每一份職業被AI影響的程度。
影響最大的是教培行業,AI融入的比例從6%暴漲到21%,也就是教培行業有五分之一的工作可以用AI來幫忙。
AI融入程度最高的是行業是辦公室、餐飲和生產製造,超過三分之一的工作都開始加入AI。
而傳統的那些工作,比如STEM研發、衛生、建築、客服啥的都有AI的身影。
因此麥肯錫在這份報告中說:
因為很多行業都會被AI重新定義和分配,所以未來真正稀缺的人才,將是通感者——橫跨文理的複合型人才
說得再通俗點,AI浪潮下的人才需求,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哪些職業技能。
04
今天剛和一家教育創業公司的創始人聊天,他帶團隊研發了一款APP,是將AI和教育融合,來訓練孩子口語。
在我傳統觀念裡,做這麼大的一個產品,裡面融入了那麼多內容,沒有幾百人的團隊是搞不定的。
但沒想到,他跟我說,他們公司才70多人。
因為他們會結合AI去研發,所以人效比是之前的5倍,因此自然不需要那麼多的程式設計師了。
聽完後,我是既驚奇又惶恐。
驚奇的是,AI對產業的重塑竟然那麼深遠;
惶恐的是,如果我們不做改變,那麼很有可能被AI所替代!
05
我家憨憨下學期12年級了,專業選擇也成為了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最近我在陪兒子一起研究大學的專業時,我驚奇地發現,現在的專業跟我們那個時候有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很多專業都基於AI進行了重塑。
比如: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新增了人工智慧法律碩士(AI-focused LL.M.), 這個是將AI和法律結合在一起的一個專業。
  • 卡內基梅隆大學,新增人工智慧系統管理碩士(MS in AI Systems Management),這個是將AI和business商業結合在一起的專業。
  • 麻省理工學院(MIT):新增人工智慧與決策理學學士(AI & Decision Making),這個是將電氣工程、認知科學和AI結合在一起的專業。
國內也是一樣,國家去年頒佈了一份檔案,叫做《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裡面重點提出了AI與教育相融合,因此教育部新增和升級了很多專業,都會和AI相結合。
因此教育部後來頒佈了2025年本科的專業目錄,新增了29種新專業,有不少都是和AI相關,嚴格來說,也是AI跨學科的專業。
比如:
  • 中國傳媒大學增加了智慧視聽工程和智慧影像設計,這個是將AI和傳統的媒體相結合。
  • 大連理工大學增加了智慧分子工程,這個是將AI和生物化學相結合。
  • 武漢大學增加智慧城市與空間規劃,這個是將AI和傳統的工程學相結合。
就拿今年熱門專業排行第二的數字媒體來說,這個專業在我們的認知裡不就是傳統的媒體嗎?
而跟媒體相關的新聞專業,是張雪峰當年最勸退的一個專業。
為啥現在數字媒體專業卻這麼火呢?那是因為這個專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拿中國傳媒大學來說,她們的數字媒體專業裡會有AI與遊戲技術方向,有AI生成藝術方向,它們其實都是用AI來重塑數字媒體。
就拿我寫公號來說,它其實就是屬於數字媒體,而我寫作時AI成了我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要建立圖片,生成思維導圖,甚至文章的內容和標題,都會借鑑AI給我的意見。
所以跨學科融合,用AI重塑傳統行業,成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06
昨天跟憨憨聊到未來專業選擇時,我跟他說了一句話。
我說你將來可以不用從事AI專業的研究,但是你要懂得運用AI。
矽谷有一位著名的科技教父叫凱文凱利,他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他說:
塑造未來是預測未來的唯一途徑!
很多人焦慮AI的出現是不是會替代人們原有的工作,但凱文凱利的回答是NO。
因為AI反而會催生很多工作機會,比如說上面的數字媒體、智慧分子、智慧城市等等,無一不是融入AI後的新的工作機會。
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想想怎麼跟AI協作,因為大變化總是蘊藏著大機會!
直播預告
這個禮拜我準備組織一次AI通識課的返場,教孩子理解AI的原理,並且學會運用AI。
這個課程是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王剛教授研發的,我給女兒上了一段時間,效果出奇的好,她超級喜歡。
尤其是她發現自己那些天馬行空的創意,竟然都能用AI實現,可以用AI畫畫、做影片、創作音樂、編寫遊戲……小丫頭一下子就驚豔了!
因此我也推薦給你們,絕對能給娃帶來不一樣體驗的!
✅ 我會和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王剛教授聊一下AI的學習。
✅ 後面也會直播詳細介紹一下AI通識課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