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男星涉性交易,最新調查結果來了!

2025年5月29日,日本《週刊文春》曝光THE BOYZ成員周鶴年與前AV女優明日花綺羅在東京六本木會員制酒吧的親密互動畫面,兩人不僅擁抱貼面,更被傳存在金錢交易。
這一訊息迅速引發韓日輿論震動,因周鶴年此前以 “治癒系弟弟” 形象著稱,且所屬公司長期強調藝人 “純潔人設”。
事件發酵後,周鶴年所屬經紀公司ONE HUNDRED LABEL於6月16日宣佈其 “因個人原因暫停活動”,僅兩天後便以 “損害公眾文化藝人尊嚴” 為由與其解約並退出組合。
這一處理速度創下韓國偶像行業 “切割” 紀錄,也暴露出經紀公司在危機公關中的 “零容忍” 策略。
6月25日,首爾江南警察署作出關鍵裁決:因舉報人提供的證據僅基於網路報道,缺乏實質性調查事由,決定對周鶴年涉嫌違反《性交易處罰法》一案不予起訴。
這一結果意味著,儘管輿論爭議持續,但法律層面已暫告段落。
值得關注的是,周鶴年在警方撤訴後迅速啟動法律反制:一方面對匿名舉報人提起誣告罪刑事反訴,另一方面對首發報道的媒體發起民事訴訟。
根據韓國法律,誣告罪需滿足 “捏造虛假犯罪事實” 且 “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兩大要件。
舉報人雖強調 “調查機關未認定內容虛假”,但警方的 “證據不足” 結論可能成為周鶴年反訴的關鍵突破口。
周鶴年在6月19日手寫宣告中承認與明日花綺羅會面,但堅稱 “絕無進行性交易或任何非法行為”。
明日花綺羅也於6月21日發文澄清,稱照片由在場陌生女性拍攝並賣給媒體,強調 “從未在私人場合收取金錢進行性交易”。
隨著警方撤訴,周鶴年的 “性交易” 指控在法律層面已消解,但其公眾形象的修復仍需時間。經紀公司的快速切割雖保護了團體利益,卻也暴露了偶像工業的殘酷性 —— 當藝人成為 “可替換商品”,所謂 “信任” 不過是商業計算的籌碼。
未來,周鶴年的誣告反訴與民事訴訟結果、THE BOYZ 的巡演反響,以及韓國娛樂圈對偶像行為規範的審查動向,都將成為觀察行業生態的重要視窗。
這場跨國緋聞風波,最終可能推動韓國偶像工業在法律與倫理的平衡中邁出新的一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