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覺,這一年都快結束了。
說起2020年最後悔的事,大家心裡會想到什麼呢?
對於小編來說,大概最後悔的,就是踏入2020年吧。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即使走在每天都走的路上,熟悉的景象也不再親切,反而讓人害怕起來。
恐慌、害怕、警惕、封閉、無所適從……
病毒就是這麼可怕的一個存在,它完全改變了人們努力建立且經營多年的生活模式。

現在,人們不得不習慣它的存在。“疫情常態化”這幾個字,就是新的生活框架,所有人都得接受一個事實:病毒它就是會在我們身邊。
既然它沒有消失,那人們,就是會有可能感染病毒。
事實上,在疫情沒有消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有感染的可能,惟一的區別就是風險的高低罷了。
但是,這麼簡單的、想一想就能明白的道理,對於網上的很多人來說,卻無法理解。
前情回顧
官方公佈成都20歲女性確診病例活動軌跡
最近,成都因為本土出現了幾名新冠病毒患者一事上了熱搜。
本來,這種熱搜基本都是官方通報新聞,網友熱議評論一會兒後,過幾天可能就淡出了大眾視野。
但是成都這個熱搜卻接二連三地掛了好幾天,大眾討論度居高不下,諸多新聞媒體也在爭相報道,微博首頁的許多博主都在對此發聲。
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新增病例中一名20歲女性“豐富”的活動軌跡。
根據官方資訊,這名確診的趙姓女子是成都12月7日確診的夫妻的孫女。在官方公佈的資訊中,這名趙姓女子在12月8日確診前曾去過以下這些地方:
近14天內,患者主要停留的場所包括:中冶中央公園、嗨藍調美甲店、小巷巷麻辣燙、海霧裡小酒吧、playhouse酒吧、赫本酒吧等。涉及成華區和郫都區。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人民日報
在這張軌跡圖裡,地點旁還標註上了時間: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乍一看,這個小姑娘輾轉去了好多地方,還去了好幾個酒吧玩。
嗯,然後,就有這麼幾個關鍵詞出現了:
“20歲”、“密切接觸者”、“無業”、“女性”、“酒吧”、“轉場”……
砰砰砰,部分網民的火線,就這麼被點燃了。
惡評爆發、
謠言四起:
“20歲不讀書去酒吧,不是什麼好姑娘!”
首先,在看到她踏足了那麼多地方後,很多人都感到了恐慌。
這是很正常的事,趙姑娘活動的區域比較廣泛,接觸到的人肯定也很多。要是病毒因此傳播開來,那的確對於當地人來說,是一件很令人害怕的事。
恐慌過後,網上又湧現了另一種情緒。
有網友憤怒地苛責她:為什麼在家裡人確診後還出來亂晃!毒王!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還有網友因為計劃被打亂而罵她: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由於她去的一家酒吧離成都理工很近,成都理工進行了封校等一系列防疫措施。
因為造成了預料之外的不便,也有在校學生非常憤怒地把矛頭指向了她: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因為突如其來的、和自己沒關的事造成一定的損失而感到憤怒和沮喪,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剛剛那條發洩情緒的微博,以及網上許多其他微博裡,對趙姑娘的前置修飾詞是“酒吧女”時,這個事情的重點,不知怎麼,就變成了“20歲女性晚上轉場去酒吧”。
然後,就有人想當然地對她的身份進行了一個“定義”:
轉場去酒吧就是串場陪酒的。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趕三個夜場的女孩能是正常女孩嗎?”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有人抓住她現在“無業”的狀態,懷著惡意揣測她去酒吧的錢是哪裡來的: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有人質疑問為什麼大家都在關注女生的私生活時,有網民用嘲諷的語氣糾正說,這是一個“一晚上跑四個酒吧的女生”。
也有網民說,啊,這不是女生,是無固定職業的人。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更有甚者,在網上隨意地發出疑似趙小姐照片對她進行了外貌上的羞辱:
長這麼醜,哪個沒眼光喊你來蹦迪啊?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鋪天蓋地的對去酒吧的年輕女孩的歧視言論,還有針對她無業狀態的惡意揣測,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
“年輕女孩去酒吧玩”=不好,“無業年輕女孩去酒吧玩”=有特殊工作。
都2020年了,這樣明嘲暗諷的蕩婦羞辱言論和偏見,還是哪哪都存在著。
事實上,無論是去酒吧喝酒、跳舞還是聊天,這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再正常普通不過的娛樂吧。
就算自己不過這樣的生活,也不用指指點點,覺得自己就高人一等,可以“合理”地罵她吧?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網上就有看不過去的網民就發微博替趙小姐抱不平: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什麼非要用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和要求別人呢?
別人和你做不一樣的事,難道TA就不對嗎?
你說去酒吧不好,那大晚上的開啟酒吧的門,裡面那麼多年輕人,這些人就都是不好、不是什麼正常人嗎?
再說轉場吧,去酒吧轉場,就很奇怪嗎,有些酒吧提早關門,那換一家,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嗎?
道理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總還有人要跳出來強調一下自己的opinion,給去酒吧的人蓋上一個“我就是不喜歡”的戳: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拜託,您是誰啊,您的意見有這麼重要嗎?
您說一句沒有好印象,那就給這類人定調了嗎,這一錘定音的篤定語氣,可真是厲害啊。

無論怎麼說,“去酒吧”和“轉場”的行為,以及“無業”的狀態,都不該被拿來批判趙小姐。
因為這些,都是她的私生活。
輿論發酵、
兩極分化:
“網民不應該洩漏個人隱私!”
“可她危害了公共衛生安全!”
在網民對趙小姐的羞辱和揣測裡,最令小編感到不寒而慄,同時也是讓輿論發酵的一大因素,就是她的個人隱私被洩露的事。
在官方發出她的軌跡圖後不久,就有網民曝出她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等隱私資訊: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還有人扒出了疑似她發的朋友圈: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網民“人肉”的速度真是快到令人歎為觀止,扒出朋友圈後,還把疑似趙小姐的照片給扒出來發到了網上。

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這張照片馬上就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
有人說:長成這樣到處玩,突然就理解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emmm,也不知道需要您理解什麼。
再說了,玩和長相有什麼關係嗎?長得醜就不能出去玩了?
這種言辭之間隱形的外貌羞辱,女性可經歷太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曝光出來的照片和朋友圈,沒有一個是趙小姐本人!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頭條新聞
被盜用朋友圈的受害人也釋出了宣告,並稱已經報警:

圖片來源:微博@封面新聞
被盜用照片的小姐姐也在微博上發聲澄清: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連成都人都不是,就莫名其妙中了槍,真的太慘了。
不得不說,網民隨意暴露個人隱私,和盜用他人照片指鹿為馬這些事,實在是非常過分了。
在全民衝浪的年代,大家對於“吃瓜”已經見怪不怪,天天在網上扒來扒去,把一些隱私當做娛樂來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然而,這並不見得就是好的。現在這個時代,隱私非常重要。自己的資料如果不儲存好,那什麼時候被人拿走冒充做壞事,影響的可就是自己了。
網上也有人聲討隨意暴露趙小姐的隱私這件事,認為這不對,而且已經構成了網路暴力,應當馬上停止才對。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但是有網民認為,趙小姐這是活該,誰讓她去酒吧了?
在維護趙小姐去酒吧這一行為的微博下面,就有人稱她給整個成都帶來了恐慌,還給她扣上了“非有意殺人”的帽子。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還有人說她的生活方式給別人的生存造成了傷害,不需要考慮她的隱私問題。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還有人覺得,既然你明知道有感染風險還非要出去,那就是你的不對,我過分,你更過分。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嗯……關於“趙小姐知不知道自己有感染風險”這件事,網上已經吵翻了天。
由於她的奶奶早一點確診,所以很多網民認為,她應該知道自己會有風險才對。
甚至還有網民認為,根據時間線她奶奶2號就住院了,居然還能出去花天酒地,簡直就是不孝!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然後馬上就有網友陰陽怪氣地對她和維護她的網友進行了女性最熟悉的“好女孩”嘲諷: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成都衛健委對此回應了:
趙小姐轉場酒吧時,她的奶奶還沒有確診!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南方都市報
也就是說,趙小姐真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她的活動。
一個女孩,不小心感染了病毒,還因為自己的活動軌跡被網民各種辱罵和蓋帽,還被翻出了自己的隱私,在網上隨便傳播,刪都無從刪起。
你說,她會怎麼想?
央視點評:
對疫情焦慮不該成為網暴的理由
事情發酵到現在,已經引起了很多關注。
有網民說:把感染病例的路線發出來,是為了更好的進行防疫工作,不是為了讓人們對TA的生活指手畫腳。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說得非常中肯。小編是比較羨慕國內能公佈感染病例路徑這件事的,在國外,政府為了保護隱私都把感染病例的路徑藏著掩著,也不說源頭,實在是讓人有點不安。
許多媒體平臺也關注了趙小姐事件,央視官媒今天就點評了這件事,稱這件事或多或少折射出了人們對疫情的焦慮感,而這不應該成為網暴的理由。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央視新聞
的確,人們就是會對病毒感到恐懼,即使疫情正在常態化,但這份恐懼依然是難免的。
不過,還是不能因為恐懼而去攻擊和侮辱無辜的人,感染病毒的趙小姐難道是故意的嗎?她是知道自己有感染風險還到處去玩嗎?
當然不是啊,誰想得病呢,而且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感染風險,她只是普通地過著自己的日子而已。
而且,在被問到自己的行動軌跡時,她相當配合地告訴了防疫人員。
如果她知道告訴官方後會有這樣的後果,那她還敢說嗎?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疫情只是一場疾病,它終究會過去。
可暴露隱私帶來的傷害,卻不是那麼容易消失的。

圖片來源:截圖自微博
最後,還是以《成都日報》的發聲來結尾吧,這段言論很值得人們一看:
不幸感染病毒的趙小姐是值得同情的,她過著和大部分人相似的生活,我們何必以上帝視角、事後觀點去批判她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是的,沒錯。
每個人都自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其他人的生活方式。
希望趙小姐能早日康復,也希望網上的聲音能慢慢平息下來,不要給她之後的生活帶來太大影響。
【更多資訊,請登入有態度的加拿大門戶ottawazine.com 或者 點選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Read More”】

更多精彩請點選以下你感興趣的標籤
立即閱讀相關好文章
……
刊號:OZ-2020-252

渥太華,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