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了!加拿大PR申請遙遙無期:年輕人放棄升職,母親生病不敢回國!

為了等一張永久居民身份,他們推遲升職換崗、延後買房結婚,甚至不敢離境探望病重的親人。
本應解決偏遠地區勞動力短缺的省提名移民專案,如今卻成為被邊緣化的犧牲品:配額被砍一半,處理時間從6個月飆升到21個月。
他們付出同樣的申請費,等待卻要加倍。有人說,這是官僚制度下的“輸家遊戲”。
為了獲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桑哈(Lovedeep Sangha)放棄了升職機會,推遲了買房與組建家庭的計劃。
圖源:51記者拍攝
這位來自印度的軟體工程師現居多倫多,本可以在公司內部晉升或跳槽,但那需要更新正在處理中的移民申請,並將使程式更加複雜,很可能導致進一步延誤。
他於2024年3月向移民局提交申請,但他所申請的移民專案的處理時間幾乎翻倍,從11個月延長至21個月。

聯邦砍名額,省提名被冷落

桑哈是眾多經濟類移民之一,他們由各省提名申請永久居民身份,卻因處理延誤被困。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聯邦政府將2025年的新永久居民接收人數削減了25%,降至39.5萬人,並計劃在接下來的兩年繼續縮減。
省提名移民專案成為此次削減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其配額在2025、2026和2027年分別被削減一半至5.5萬人。這一決定重創了省提名專案,其目標正是將技術移民引導到多倫多、蒙特利爾和溫哥華以外的地區,以滿足當地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加拿大移民律師協會代表、卡爾加里移民律師霍爾特(Mark Holthe)表示:“聯邦削減移民配額,是永久居民簽發數量減少並延長處理時間的原因之一。”
早在90年代後期,加拿大各省就與聯邦政府簽署協議,陸續啟動各自的省提名專案,根據地方用工需求選拔移民。魁省更是與聯邦政府單獨簽署移民甄選協議。
申請人在透過省級甄選後被推薦至聯邦移民部進行永久居民身份稽核,並在獲批後承諾留在提名他們的省份工作和生活。
目前的處理延誤僅影響“非快速通道(non-Express Entry)”類的申請人,這一類不屬於聯邦優先處理。
28歲的桑哈於2022年來到加拿大,目前在一家石油公司從事IT工作。他表示,自己必須等待21個月的處理時間,而透過快速通道的人只需等7個月,這樣的差異並不公平。他說:“現在又爆發了美方關稅問題,如果我因此失業,就得從頭再來申請。”
他透過僱主在安省獲得提名,目前正發起一項線上請願,呼籲移民部長本戴揚(Rachel Bendayan)加快處理他們的申請。
圖源:change.org
他說申請人擔心情況會更糟,因為聯邦政府正在裁撤3300名移民部門員工,相當於20%的團隊規模,而當前正在積壓的移民申請多達200萬份,其中包括84.26萬份永久居民申請。

母親生病兩年不敢回國

另一位申請人凱什瓦尼(Renish Keshwani)於2021年來加,進入百年理工學院修讀金融服務文憑課程。他說,只有部分省提名專案是透過快速通道處理的,這些專案由省政府和聯邦預先設定,申請人無權選擇路徑,卻仍需支付同樣的申請費每人1525加元。
這位24歲的年輕人說:“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他現居薩斯喀徹溫省里賈納市,去年5月獲得提名,擔任金融顧問一職。
“我不能換僱主,也不能換崗位。我母親生病已經兩年了,但我不敢離開加拿大回去看她。”
移民律師霍爾特指出,其實這些“非快速通道”的省提名申請在處理上並沒有實質性差異,只是聯邦機制中的“官僚邏輯”導致了時間上的不平等。
2015年,聯邦政府推出“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系統,以更高效地管理經濟類移民申請,並承諾6個月內完成審批。為避免被排除在外,各省也爭取讓部分省提名專案納入快速通道。
霍爾特:“在非快速通道的省提名專案上線之前,它們原本都是紙質申請,當時根本沒有機制可以線上高效處理這些永久居民申請,所以只能在時間上人為區分‘贏家’和‘輸家’。”
如今在移民名額減少的同時,聯邦又優先處理快速通道案件,“他們因此減慢了非快速通道省提名的審理速度。”
圖源:51記者拍攝

一紙永居遙遙無期

塔希爾(Sufyan Tahir)2018年從巴基斯坦來到加拿大,就讀西安大略大學生物學博士專案。他如今也對永久居民申請遙遙無期感到沮喪。
塔希爾2023年畢業之後在政府機構擔任研究員,但合約於去年12月結束未獲續簽。在等待申請期間,他無法尋找安省以外的機會,而他正是由安省提名。
“我已經36歲了,”塔希爾說,“我覺得自己是在浪費時間。”
聯邦政府則回應稱,非快速通道申請的處理時間會因申請數量波動而變動,因為該系統沒有像快速通道那樣的統一配額控制,也不受6個月審批標準的限制。
移民部表示:“各省和地區在非快速通道類別上的設定更加靈活,能夠涵蓋更廣泛的技能型別與候選人群,以滿足具體地區的勞動力需求。”各省自行決定哪些專案進入快速通道,哪些維持在普通通道中。
李昊陽(Haoyang Li,音譯)2021年在約克大學獲得經濟學本科學位後,於次年前往育空白馬市(Whitehorse),因為那裡獲得省提名的競爭較小。
他原本申請了一家銀行的職位,但該銀行不願為其省提名申請提供支援。最終,他在一家超市找到一份文職工作,並由該僱主為其申請永久居民提名。
這位27歲的中國留學生說,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不斷變化,使他對自己的臨時工籤感到不安。
“我原本計劃等拿到楓葉卡後換工作,”他說,“但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來源連結:
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provincial-immigration-applicants-in-canada-see-soaring-processing-times-they-say-the-system-is-unfair/article_e55ec82d-6baf-4048-b4cb-e3b5735659b3.html
https://www.change.org/p/urgent-petition-for-faster-processing-of-non-express-entry-permanent-residency-application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