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一個時代即將落幕? 2025-07-11 10:45 美國留學那點事 文/留學全知道 微訊號:EduKnow 前不久,《紐約郵報》報道了一個新聞。 一個名叫Tim Chen的大四學生,原本在學校附近租房,但是去年秋天開始,學校附近的房租飛漲, 每月需要支付2500美元的租金(摺合人民幣18100元)。 因為承擔不起費用,綜合考慮下,Chen選擇了每週坐飛機跨城上學。 Chen的家在卡爾加里,學校在溫哥華。從卡爾加里直飛往返航班票價約為111美元。由於Chen每週只需要去學校兩次,因此他每月的機票花費約為890 美元(摺合人民幣6450元)。 魔幻的喜劇背後往往是悲劇。據報道,Chen並不是唯一一個在上學期間改變居住狀況的學生,還有一些學生因為付不起房租而選擇住在貨車及地下室裡。 長久以來,加拿大一直以自己是“留學天堂”而自豪,然而,由於住房及醫療壓力,加拿大人怨聲載道,國際留學生成了“替罪羔羊”。今年,新上任的移民部部長馬克·米勒出臺了加拿大近幾十年來最嚴苛的留學、移民政策。 圖為2022年在加拿大持有學生簽證的前十大來源國,中國排第二。 對此,有媒體形容道,加拿大留學即將終結,雖然言論有些過於悲觀,但一種令人不安的不滿情緒正在醞釀。 01 靴子落地,刀刀致命 提到加拿大留學,很多人的印象是低齡留學及“兩步移民”政策。 同樣是北美地區,對比鄰國——美國“高冷”的移民門檻,加拿大對國際生可謂是相當友好與慷慨。 通常,國際留學生在畢業後可以申請工籤,工作2-3年即可申請移民。正是這項利好的政策,在過去一二十年,幫助加拿大虹吸著大量國際生。 拿中國學生舉例,除了低齡留學的孩子、適齡本科生,其中不乏攻讀碩士課程的中國家長。這些家長往往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也為了追求更理想的生活方式,而辭掉國內的工作,拖家帶口而來(當大人拿到學籤,其子女可以免費就讀加拿大公立學校)。 然而如今在加拿大的部分省(例如安大略省),其住房與醫療不堪重負,隨之而來的還有不斷攀升的失業率。根據聯邦政府統計機構的資料,加拿大的失業率近幾個月一直在上升,在今年3月份更是達到 6.1%,年輕人的失業率大約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物價和房租高企,本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但聯邦政府近幾個月的發言以及舉措,將留學生與新移民推向了風口浪尖。 例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本月的公開講話中聲稱,加拿大政府透過向創紀錄數量的移民和臨時居民敞開大門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的策略已經嚴重超出了目標。 “舉個例子,2017年,加拿大人口中2%是臨時移民,現在,我們的人口中7.5%是臨時移民。我們需要重新控制這一比例。” 大刀闊斧的改革在今年很快落地。 第一刀首先落向學籤。在過去,加拿大大學不管是私立還是公立大學,都向國際留學生敞開懷抱。再拿中國學生舉例,高中生拿著高考成績即可申請加拿大大學,但今年開始,加拿大移民部門(IRCC)宣佈2024年學簽發放名額為360,000份,這一資料比2023年足足減少 35%。這意味著,有超過1/4的申請者將被拒之門外。 圖源pexels 第二刀落向留學生打工時常限制。 作為“後疫情時期恢復”措施,加拿大聯邦一度允許留學生每週無限時工作,但該政策已於今年4月30日宣告結束。一項新的永久性政策將取代之前的臨時政策,該政策將留學生每週的工作時間限制為24小時,並將於今年9月正式生效。對於那些想透過勤工儉學的方式來節省留學成本學生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另外一邊,自2000年代初以來,學籤申請者的生活費要求一直沒有變,為10000美元,但今年開始,這一要求變為20635美元。 總結而言,加拿大依舊歡迎留學生,但更歡迎家境殷實,不需要為費用發愁的學生。 第三刀落向配偶工籤。 在該項舉措中,聯邦取消本科和大專留學生配偶工籤。想要獲得配偶工籤,申請者需要碩士以上學位。另外,據悉工籤轉移民門檻也將變得更高(加拿大移民是打分制,分數越高,移民獲批優勢更大)。 第四刀目前懸而未決。民間討論,聯邦計劃未來進一步採取措施,限制中小學留學生申請名額,以及商科、文科類本科專業畢業生,工作簽證時間將縮短(目前為3年)。如果政策落實,這將是另一場大震盪。 02 舉步維艱的留學生 聯邦政府的“大刀”明顯刀刀衝留學生而來。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減少留學生並不能解決問題本身,更何況,留學生的湧入為加拿大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貢獻。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加拿大國內和國際學生的學費差距巨大。在 2022/2023 學年,加拿大國內學生的平均學費為 6,872 美元,而國際學生的平均學費是國內學生的近六倍,為 35,836 美元。 這些湧入的國際生每年為加拿大經濟帶來超過220億美元的收入,其收入超過加拿大汽車零部件、木材或飛機的出口額總額,併為加拿大提供了超過 20 萬個就業崗位。 由於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減少,維多利亞大學 2024/2025 學年的運營預算直接減少了 1300 萬美元。 “我們的運營預算與學生入學率和相關學費收入直接相關,”該大學的預算宣告中寫道。“今年我們的國際本科生入學率進一步下降,這是 10 年來最低的。” 可以說是國際生供養了加拿大的各行各業,聯邦的做法被稱為是“頭痛醫腳”。 另外,當政府將房租高昂歸咎於留學生,認為是留學生太多而拉高了房價時,事實情況是,大多數國際學生並無力與加拿大本地人競爭住房或租房。或者說,當房租讓加拿大本地人都叫苦不迭時,國際生何嘗也不正在經歷著租房之苦? 約克大學教授塔尼亞對國際學生的研究發現,許多學生每月只能負擔幾百美元的房租,這迫使他們住在擁擠不堪、非法搭建的地下室,與他人共用床鋪,部分經濟窘迫的學生住在車裡或面臨無家可歸的境地。 安大略省布蘭普頓市房東發來的 2019 年至 2023 年的傳單,他們希望學生能租下他們的地下室或高層住宅。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四年級國際關係專業學生 Dhvani Malik 表示:“國際學生已經支付了如此多的學費,而不斷上漲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在進一步增加他們的經濟壓力。在我的圈子裡,學生們正在做多份兼職來緩解這種負擔……學生們必須達成協議,在某個時候購買某些食品雜貨,然後將其餘的錢留到他們能負擔得起的時候再買。” 在社交媒體上,留學生們紛紛分享著自己在企業門外排起長隊的照片,而這甚至只為一份收銀員的兼職工作。 然而如今隨著工作時長限制政策的出臺,這隻會讓他們的境遇雪上加霜。 “一切都對國際學生不利,”維多利亞大學國際學生Lara 表示。“很難找到兼職工作,因為你不能工作至少35小時,大多數僱主都不會僱用你。” 不願透露姓氏的印度留學生Kaushal說道。“更重要的是,政策應該保持一致,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確定性會給學生們帶來壓力。” “國際生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他們沒有偷竊或乞討,我認為他們應該得到更多的尊嚴對待。” 國際生們舉著牌子反對近日出臺的政策 03 加拿大留學正在失去魅力 不過,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加拿大招收的留學生確實有點多。 在過去,為了吸引“搖錢樹”——留學生,2010年代以來,聯邦移民採取了寬鬆的移民規則:外國學生在完成加拿大幾乎任何高等教育課程後可以獲得三年的工作許可,並更加便捷地獲得加拿大公民身份。 門閘開啟後,留學生像脫韁野馬湧進來。 據統計在2023年,加拿大有超過100萬名國際學生。這一資料比10年前增長245%,比2019年增長60%。要知道,加拿大是一個僅擁有4000萬人口的國家,它的國際學生人數與美國卻大致持平,而美國人口有3.38億。 2022年12 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市艾米麗卡爾大學的學生罷課反對國際學生學費上漲。 Shabnoor Abdullateef是一名來自伊朗的醫生,她正在範莎學院攻讀為期兩年的醫療行政管理研究生證書 ,學費為33,000美元。 當加拿大廣播公司記者向她展示資料表明一些大學近年來招收國際學生的數量增加了三倍、四倍、五倍甚至更多時,她表示這令人震驚。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他們要對國際學生人數設限,”Shabnoor Abdullateef說道,“感覺學校不是來幫助我們的,而是來騙錢的,”她說,“他們不關心這麼多學生入學後會發生什麼,他們如何找到住處,如何找到醫療保健,他們只關心數字。” 儘管Shabnoor Abdullateef在自己的祖國接受了醫生培訓,但她對自己明年春天在加拿大找到相關工作感到焦慮。 “你可以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但你卻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她說,“我有足夠的資格從事任何工作,但不管你信不信,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工作。” 一名求職者在芝加哥舉行的全國職業博覽會上填寫申請表。加拿大就業市場趨緊意味著加拿大的國際學生很難找到工作。 留學生感到“背刺”的是,他們曾經被當成賺錢的工具,如今被利用完後又像皮球一樣被人一腳踢開。 可以預見的是,在學籤的限制下,因為國際生源減少,加拿大各大高校為了生存下來,會倒逼它們繼續上漲學費。例如,削減學生簽證的決定預計將給加拿大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 UBC帶來財務困境。截止2022 年,自費留學生佔該校入學人數的 27%。 移民部長馬克·米勒和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都將國際學生人數快速增長的責任歸咎於私立大學,米勒稱私立大學“相當於幼犬繁殖場”。然而,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分析的聯邦資料顯示,公立(而非私立)學院和大學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際學生人數的激增。(Adrian Wyld/加拿大新聞社) 放眼全球,住房和醫療都是百姓面臨的兩座大山。 而加拿大的醫療與住房困境的“始作俑者”真的是國際生嗎? 實際上,加拿大的住房供應和負擔能力危機已經持續了幾十年。諸多專家都在紛紛發聲,他們認為房地產泡沫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包括市政、省/地區和聯邦政府的政策、市政分割槽法、開發商的利益和中央銀行的政策等等。 至於醫療,大多數加拿大人認為,由於結構性問題,“我們省/地區的醫療保健系統十多年來一直在衰退。”聯邦政府指責國際學生“給醫療保健系統帶來壓力”,這既是一種歪曲事實,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渥太華舉行的全國會議前夕,加拿大國際教育局局長Larissa Bezo表示,由於最近公眾的強烈反對和國際學生計劃的重大變化,2023 年國際學生調查顯示出一些令人擔憂的跡象,這些跡象對加拿大作為一個安全、穩定和受歡迎的地方的形象構成了挑戰。 不斷攀升的學費、房價、物價以及質量下滑的教育……如果加拿大不能正視自身問題,解決根本矛盾,加拿大是否還會繼續成為留學熱門國,國際生們會用腳投票。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在看」吧! 關鍵詞 大學 學校 大學 學費 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