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湃CEO王穎奇專訪:D輪募資2億,清華自主技術構建產品差異化優勢|36氪首發

商業化加速,2024年營業收入預期突破3億元。
胡香贇
編輯海若鏡
封面來源Pixabay
36氪獲悉,眼科全平臺裝置研發企業圖湃醫療已完成2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領投、高特佳跟投。至此,圖湃醫療在成立不到七年時間裡,累計已完成7輪融資。
圖湃醫療的核心技術源自於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團隊彙集數十位來自清華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師生校友。隨著技術積累、產品開發趨於成熟,公司逐漸開始走出實驗室,成功實現商業化。藉著這個契機,36氪約訪了圖湃醫療聯合創始人、總經理王穎奇,探討在外資品牌優勢明顯的眼科醫療裝置市場,中國企業應該怎樣為自己開拓一條新路。
“將技術優勢轉化成為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產品差異化創新優勢”,王穎奇如此概括這個問題的答案。“現階段,國內眼科領域醫療裝置銷售處在相對理性的狀態中,好產品不會被埋沒。但想要快速佔領市場,要麼做全新品類,這意味著極高的市場教育成本;要麼做同品類,但差異化創新優勢必須要非常顯著,才能具備高階競爭力,我們採用的就是第二種思路。”
以公司核心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器(OCT)技術為例,這是診斷眼科疾病時的“金標準”,其優勢在於速度快、成像深、解析度強。從引數來看,市面常規OCT裝置的掃描速度和成像深度各在7-10萬次/秒和2.7-4.5mm的區間不等,而圖湃醫療依靠清華科研團隊在掃頻OCT技術上的積累,將掃描速度提升至最高40萬次/秒;成像深度最深達到14mm,實現超廣角OCTA成像和全景前後節一體式成像,實用性進一步提升。
“比如成像深度提高可以做到一次性捕捉所有結構,覆蓋眼科大部分亞專科病種。對於醫院來說,直觀結果就是可以用一臺裝置解決更多診斷問題,大大減少裝置配置和人員操作成本。”王穎奇介紹稱。
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產品入院提供便利。根據弗諾斯特沙利文高階眼科裝置行業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藍皮書資料,公司面向頭部教學醫院市場的“北溟”和麵向二級及以上級別醫院的“瑤光”兩個系列的OCT產品,自2021年年底取證上市後就實現快速放量。

圖湃醫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器(OCT)示意

2022年是圖湃醫療OCT產品的首個完整銷售年。當年,全國公立醫院披露可溯源中標的OCT產品中,圖湃醫療產品市佔率、平均中標價資料均達到中國市場前列;2023年,全國公立醫院公開可溯源中標的OCT產品中,圖湃醫療OCT產品總銷售金額佔比達到26.6%,各型號平均中標價達到157.6萬元。
圖湃醫療方面對36氪表示,隨著高階市場市佔率進一步擴大和海外銷售的迅猛增長,預期OCT裝置2024年單年度的整體銷售量將達到近300臺。
圖湃醫療旗下更為重磅的手術顯微鏡產品,同樣採取了構建差異化優勢的思路。手術顯微鏡是眼科領域最重要的平臺式大型手術裝置,市場年銷售規模在每年20億元以上,是眼科裝置領域市場規模最大的單品。海外品牌的手術顯微鏡佔據壟斷地位,國產品牌在臨床場景下的應用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從技術角度,“國產品牌想在傳統光學和機械設計上做出差異化優勢,難度很大”。但當前,手術顯微鏡向“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的趨勢為國產品牌帶來突破機會。
整體而言,眼科醫療裝置雖然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底層核心的光電技術基礎上衍生而來;應用端也相互關聯。比如在手術顯微鏡產品的開發上,公司就基於掃頻OCT技術成像上的速度和清晰度優勢,將OCT技術和顯微鏡技術進行融合,實現“術中即時OCT/OCTA三維導航”,併為醫生術中精準定位到不同的層級位置提供了更優解決方案,從而提升手術效率和精確度。
簡單來講,過去,市面現有產品提供的手術導航資訊其實只是一個斷層,無法保證其中的斷面資訊是醫生在手術中需要的;而即時三維OCT/OCTA術中導航能夠做到隨時分析整個區域結構內的所有三維資訊,這意味這醫生能夠結合歷史和當下呈現出的所有病灶資訊做決策,同時提高手術預後質量。
“我們希望圖湃醫療的手術顯微鏡能夠改變治療流程,達成超越現有產品效能的優勢,”王穎奇解釋稱:“比如過去手術顯微鏡產品只追求光學、機械上的穩定可靠,但這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基礎,在確保基礎牢靠的前提下,圖湃醫療希望透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將此產品引領向智慧化、數字化方向,透過為眼科手術醫生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精準的的手術體驗,來和現有產品競爭。”

圖湃醫療手術顯微鏡產品示意

據瞭解,公司旗下手術顯微鏡“撥雲”“拂雪”兩個系列的產品,已於剛剛開幕的無錫中國眼底病大會上正式釋出,在Wet-Lab現場手術體驗中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並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啟銷售。
其他產品方面,圖湃醫療的超廣角眼底相機(燭照)、生物測量儀(子午)相關產品全部核心客觀引數對標市場最高階機型,也均完成產品取證,並已在今年上半年上市銷售。
圖湃醫療方面預計,上述三款產品今年將為公司帶來1.5億元銷售收入。而超乳波切一體機、飛秒雷射兩類治療類產品也已各自進入研發關鍵期,預期在2年內進行註冊提交。
王穎奇透露,未來,公司將採取“一橫一縱”的思路繼續開展產品研發。其中,“橫向”主要聚焦在OCT裝置和手術顯微鏡在消化道、五官科、神經外科等方向的應用拓展;“縱向”則是在眼科領域尋找其他可佈局的技術和產品,如雷射治療類裝置等。
公司方面表示,隨著各系列產品集中在這兩年推入市場,圖湃醫療的商業化動作按下加速鍵,預計2024年營業收入將突破3億元。
此外,在出海方面,圖湃醫療現已和50多個國家的代理商簽訂協議,“優質經銷商網路基本搭建完成”,主要面向歐盟和亞太發達國家,已產生一定裝機銷售收入。公司希望,未來國內和海外市場收入可以達到基本相等,實現全面的全球化佈局。
獨家、深度、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相關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