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笑我瘋癲的親戚,今年排隊找我換金鐲子”

有人攥著二手包在拍賣行撿漏,有人把婚房首付熔成金鐲子,還有00後開始用結婚三金當理財工具,試圖從黃金的漲跌裡參透玄學。在這個萬物皆可炒作的年代,有人用買包實現階級跨越,有人靠賣金鍊子絕地求生,更多人則在財富自由與破產預警之間反覆橫跳。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奧斯特窩頭斯基
· · ·
2025年4月的黃金市場,活脫脫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大片:
有人攥著二手包在拍賣行撿漏,有人把婚房首付熔成金鐲子,還有00後開始用結婚三金當理財工具,試圖從黃金的漲跌裡參透玄學。
在這個萬物皆可炒作的年代,有人用買包實現階級跨越,有人靠賣金鍊子絕地求生,更多人則在財富自由與破產預警之間反覆橫跳。
“去年笑我瘋癲的親戚,今年排隊找我換金鐲子”
@周姐 48歲 社群超市老闆
去年12月金價720元/克時,我把準備給兒子買婚房的200萬換成金條,氣得老公三個月沒和我說話。
當時金店小妹看我的眼神,活像看《1818黃金眼》裡拿全部積蓄買保健品的阿姨。誰承想剛剛過去四個月,金價就衝上1007元,當初說我“人傻錢多”的朋友,現在天天問我“現在上車還來得及不”。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四個月過得比坐跳樓機還刺激。3月初金價從780元閃跌到750元,我在超市手抖差點打碎兩瓶老乾媽,連夜給水貝市場回收的老闆發微信問回收價。後來金價半小時飆漲2%,我蹲在收銀臺前刷手機,有顧客來買東西,我都沒空理會她,講真,我當時真的有點飄了,心想我這小半年淨賺幾十萬,現在還差這仨瓜倆棗的?
那幾天,我的手機被親戚們打到發燙,連我老公的態度都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有天早晨竟對我說:“要不咱把金子熔了,給兒子換套大點的學區房?”
別看我現在賺了,實際上我曾在金價700元時愁得兩天沒睡著覺。以前覺得黃金是首飾,現在才真的理解黃金是硬通貨,比男人的承諾靠譜多了。
“丈母孃讓我買三金那天,金價漲了一百多”
@大偉 29歲 婚慶策劃師
今年年初的每個週末,我和未婚妻都在各大金店和水貝市場之間上演黃金大逃殺,然而,卻在導購員的魔鬼話術下潰不成軍:“現在不買,五一旺季還要漲20%!”“上次有個新郎官猶豫三天多花兩萬塊!”當她第七次掏出計算器按出“三金總價89600元”時,未婚妻眼裡的殺氣讓我趕緊刷卡。
雖然我是婚慶策劃師,但對黃金這種看天由命的東西卻一點辦法都沒有,買完三金後2天,國際金價突然暴跌至760元,未婚妻閨蜜在直播間搶到水貝代購,同款金鐲便宜8000塊。那天晚上,我蹲在陽臺抽了半包煙,突然理解為什麼有人說結婚才是真正的風險投資。
正當我默唱“那就算了吧,就隨風去吧”時,金價火箭式衝破900元關口,當初勸我們買投資金條的岳父,現在每天在家庭群轉發《金價將突破1200元》的預言。未婚妻發現她金燦燦的鐲子升值夠買兩個LV後,開始認真考慮“把婚紗照預算換成金豆豆”。
如今我們的婚房抽屜裡躺著8件金飾,未婚妻給每件都做了Excel估值表。她說這叫“愛情保值計劃”,可我真的想對未婚妻說,“你看這數字跳的,比女人的心還難捉摸,保值?誰知道呢!”
“這金手鐲戴著,可比車鑰匙踏實。”
@小林 95後 幼兒園老師
去年結婚時,我堅持買“5金”,婆婆當場甩臉。
最後老公偷偷補上2萬多,我才挑了“最簡配”三金,花了半年的工資。雖然我心裡也犯嘀咕,但當時想 “黃金這東西,急用時能換米,太平年景能傳家”索性咬咬牙直接買了,是漲是跌,就隨它去吧。
誰也沒想到,今年4月,黃金突破千元大關,當初買的那套三金,如今能多賺大幾千,婆婆得知後態度180度轉變,逢人就說:“還是我兒媳婦有遠見,當年我要是多買兩套金子,現在能多收兩個月房租!”
昨晚婆婆來送雞湯,盯著我的鐲子說:“你們不是想換輛車嗎?等金價再漲漲,咱們把這鐲子賣了,能補貼不少呢。”我笑著搖頭,把鐲子重新套回手腕:“媽,黃金在漲,車一買就跌,現在這手鐲戴著,可比車鑰匙踏實。”
“賣掉最後5只包,我換成200克金條”
@Vivian 30歲 前奢侈品買手
前幾年我聽著網上“包包是女人的第二張臉,更是抗跌的硬通貨”,買了的人生中第一隻愛馬仕Kelly包,口罩時期,低買高賣淨賺1.2萬。那時覺得買包可真划算啊,過一段時間再賣出去還能賺一筆錢啊,簡直保值還能變美!
後來我就開始研究起了二手包,什麼“大全套”包裝發票齊全,“鴿子蛋”鑽石鉑金包,“理財刺客”暴跌的爆款都研究得一清二楚,甚至還嘗試了幾次買二手包再賣出去。
噩夢從2024年底開始。我好幾只LV老花包突然砸在手裡。最慘的那隻原價8萬,保養費花了5000,最後6萬賤賣,簡直比養個男朋友還費錢,至少男朋友不會貶值這麼快。
我問了幾個曾經的客戶,發現似乎在當前環境下,大多數人更傾向於保留現金,而且買二手包的基本都是中產,現在他們都忙著去買黃金了,更沒心思買二手包了。
4月初,我盯著金價突破900元,果斷賣掉最後5只包,換成200克金條,還發了條朋友圈“以前靠包養人,現在靠金養包”。
“買了第一顆金豆豆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小鹿 00後 新媒體運營
當我在小紅書刷到“攢金豆養老”挑戰,emmm,那一瞬間我忽然發現新大陸——為什麼基金可以定投,黃金不能按克買呢?更何況金豆豆還能塞進咕卡貼紙盒。
從買了第一顆金豆豆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工作時摸魚看的不再是愛豆直拍,而是紐約金即時走勢;
和閨蜜的夜談會主題從“巨蟹座水逆”變成“該不該囤金瓜子”;
追星都用上黃金思維,要是把給哥哥打投的錢換成金條……
每次開啟淘寶,都覺得自己在玩現實版《黃金礦工》。
暴擊來得毫無徵兆。4月7日手機突然狂震,我哆嗦著點開存金罐APP,發現上週剛囤的5克金豆瞬間蒸發半個月生活費。那天開會時,我在草稿紙畫滿跳水K線圖,老闆突然提問時脫口而出“做空!”,不過好在後來又慢慢回漲。
看著存金罐裡攢下的23克黃金,我總算明白了投資世界的黑色幽默:當初是為對抗基金虧損入的坑,現在每天卻在金價漲跌中體驗加倍心跳。或許這就是Z世代的理財哲學——既然無法戰勝波動,就把驚險刺激變成養成遊戲。
/ 結語/
這些在市場浪潮中沉浮的普通人,用真金白銀演繹著投資的真相,但比盈虧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起伏中看懂的道理。
正如超市老闆周姐說的:“投資就像賣土豆,漲價時別想著囤成土豆大王,跌價時別慌著賤賣,實在拿不準,就留夠下鍋的,剩下的愛咋咋地。”
畢竟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能守住本心不崩盤,就已經贏過一半的市場玩家了。
不是所有的“抄底”都能逆襲,也不是所有的“保守”都該被嘲笑,關鍵是,你得知道自己兜裡的錢,到底能經得起幾次“過山車”。
爆料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2016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極揚文化,是一家新媒體、新消費為主業的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程式碼:873375),旗下金八媒體矩陣包括金融八卦女、新10億商業參考等,超過1100萬用戶選擇關注我們的新媒體。
商務合作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hezuo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