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火得讓人害怕的《異形:奪命艦》今日上線,準備好觀看了嗎?相信看過任何一部《異形》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個移速飛快,跑到人臉上透過接吻寄生的邪惡抱臉蟲!試想如果將抱臉蟲放在現實世界,它會長什麼樣?

抱臉蟲,一個一聽到名字就有畫面感的異形生物。由於體型小且重量輕,它的行動異常敏捷,能夠迅速飛撲至人臉,緊緊抱住宿主的頭部,將自己的生殖器伸進宿主的口腔中,把胚胎植入宿主體內,完成寄生。光是看文字就已經足夠毛骨悚然了吧?

《異形:奪命艦》官方劇照
異形創作者Hans Rudolf Giger為了創作出足夠噁心的抱臉蟲,綜合了各種生物元素(是的,地球上並沒有一種具體的生物能給出如此驚悚的靈感),最終設計而成。在《異形》抱臉蟲的世界裡,究竟能看出什麼現實世界的縮影呢?今天讓我們跟著框框,一起來開開眼……

平時愛吃蝦、螃蟹這些節肢動物不?如果你願意認真看抱臉蟲一眼,或許你會發現,它們的身體就像節肢動物,甚至和我們平時常吃的螃蟹有一二分相似。
節肢動物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它們的外骨骼,也稱為外骨骼或甲殼。這種堅硬的外殼為節肢動物提供保護的同時,也減少了在惡劣環境中水分的流失。

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其次,節肢動物的附肢和身體節段之間多有關節進行連線。而多關節的結構增加了靈活性和適應性,使它們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和生態位。而對於抱臉蟲而言,這使得它們能緊緊抓住宿主。

《異形:奪命艦》官方劇照
另外抱臉蟲還擁有長長的尾部,這方便纏住人類脖子,完成它們的寄生大計。這是不是讓你想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蠍子!
蠍子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和它們的表親蜘蛛、蟎蟲和蜱蟲一樣擁有八條腿。它們在捕獵中常用鉗子抓住昆蟲,並鞭打尾節,即尾部有毒的尖端向前,蜇獵物。它們用毒液殺死獵物並防禦掠食者,和抱臉蟲有異曲同工之處!

PHOTOGRAPH BY OTTO HAHN, PICTURE PRESS/PHOTOLIBRARY

作為最常見的寄生性昆蟲,成年的守穴黃蜂會將卵產在另一種寄生黃蜂—癭蜂( Bassetia pallida)的巢穴中。被孵化後,守穴黃蜂幼蟲會直接鑽入受害蟲的體內從而達到控制其行動的目的,在其尋找到自由後,會直接從宿主的前額噴出,從而重返自然尋找並開始新一輪的寄生。
因此,從蟲卵、到幼蟲時期甚至是成年昆蟲,都難逃守穴黃蜂的黑手。也正因其殘忍的生命歷程,讓人們給他們冠以埃及邪惡與混亂之神「Set」的稱謂。

PHOTOGRAPH BY ANDREW FORBES, UNIVERSITY OF IOWA
是不是聽上去有點熟悉?那就對了,這種透過在宿主體內寄生並破體而出的設定,正是抱臉蟲行為的核心靈感來源。

一株來自三億年前的海百合化石,在三億年後被Giger發現,從此它從“海中仙女”變成了驚悚異形抱臉蟲。就像名字一樣,海百合是一種像花一樣的棘皮動物,而它們的觸手,就長在它們的“花柄”上。抱臉蟲的皮膚紋理,很大程度上就借鑑了海百合的模樣。
據研究發現,這些從萼片中伸出的細長的觸手,其實是海百合的捕食工具。可以捕捉水中的小型生物,如浮游生物、小魚和甲殼類動物。觸手上通常覆蓋著粘液,這有助於粘住獵物,使其難以逃脫。
另外,觸手還具有感知功能,能夠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如水流、溫度和化學變化,這有助於海百合定位食物源或避開潛在的威脅。所以我們不能小看這些觸手,它們透過這些觸手進行大部分的生命活動。是海百合生存和適應海洋環境的關鍵特徵之一。

PHOTOGRAPH BY RODOLPHE HOLLER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以後看到各種寄生蜂、節肢動物….,會不會腦中浮現出抱臉蟲的模樣,略微ptsd?克服恐懼的一大方法,就是學會面對恐懼,多看幾遍異形,你可能就慢慢習慣,不以為懼了!年度驚悚科幻片——《異形:奪命艦》已在今日線上影片平臺尖叫開播,快上網開啟克服恐懼的旅程吧!

居家觀影須知:
1)觀影時可以尖叫,但請小心鄰居舉報!
2)觀影時可以呼吸,建議穿著舒適的衣服。
3)影片中部分場景包含閃爍燈光,可能對有光敏性癲癇史及光敏症的現眾造成不適,建議上述人群與未成年觀眾謹慎選擇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