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11年,終於懂了什麼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王叔做博主7年了,以兒童科普和兒童閱讀見長。
在做博主的日子裡,我經常建議家長,
發現孩子的興趣,
激發孩子的興趣,
保護孩子的興趣。
但教育是一項短期內很難看到效果的事情。

我們保護了能怎麼樣?我們激發了又能怎麼樣?

終於,養娃11年,我第一次見到播下的教育種子發芽了。

這件事情,源於我們9月開始飼養的螞蟻。
孩子們都愛蹲在地上,觀察螞蟻搬食物。所以王叔決定在家裡養一次螞蟻,孩子們肯定喜歡。
也確實如我所料,螞蟻到家後,孩子們每天起床和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撅著屁股觀察書架上的螞蟻。
喵媽還驚訝呢,孩子撅著屁股在幹啥?後來她才想明白,倆娃是在觀察螞蟻。
看它們搬食物,看它們挖洞,看它們照顧蟻卵。
後來,喵媽也加入了撅屁股行列。
但面對未知的昆蟲領域,孩子們也冒出了很多疑問。
蟻后為什麼長那麼大個?
螞蟻吃什麼?

工蟻也是雌蟻,為什麼它們不能產卵?

螞蟻吃糖嗎?
孩子們每天都會產生新的問題。
所以她倆便會主動去翻家裡的書,比如去讀《昆蟲記》,去研究螞蟻,有時候連吃飯都顧不上。
她們透過讀書,搞懂了螞蟻的習性、螞蟻的分工。

搞懂了蟻后的職責就是產卵。

工蟻會產生很多工種,有的負責搬食物、有的負責挖洞、有的負責照顧卵。
當然,還有令我更驚喜的。
有一次,王小喵又發現一個新問題。
她發現蟻后來到家裡不產卵了,找了很多書也找不到原因。
第二天早晨,我們正抓緊吃飯像打仗一樣趕點上學的時候,

王小喵突然說:我知道為什麼蟻后不產卵了。我昨天晚上睡覺前查了一下,蟻房的震動、明亮的環境,蟻后都會感到不安,就不會產卵了。

平時,王小喵觀察螞蟻,她總會拿起蟻房前後觀察,這樣蟻房其實就是晃動和震動的。

所以她終於找到原因了,在我們著急上學的時候。

就在這一刻,王叔是非常有感觸的。

平時,你總要不停的催促孩子去學習
但是這次,孩子遇到了感興趣的事情,她會主動去查閱資料,去學習知識。
而且是廢寢忘食的那種!
所以我第一次強烈的發現,
興趣,會促使孩子主動去研究和學習。

以前孩子小,雖然我激發了她的興趣,但是她的學習能力還沒那麼強,她並沒有表現出來強烈的求知慾。

但是這一次,孩子的表現令我驚訝,6年級的她居然主動的去研究和學習課本外的知識了。
而這個引導她的老師,就是興趣

隆重推薦這套《昆蟲記》,共8本,很厚。

這套《昆蟲記》,並不是法布林的原著作,而是法布林的小迷弟、日本的文學專家,在多次踏上法布林的故鄉後,在忠實原著的情況下,用10年時間改編的《昆蟲記》。

這套書的優點是配了大量的科普插圖,幾乎每頁都有插圖。
讀不懂的地方,一看圖就一目瞭然了。

而且它改編的語言,相較原著來講,更適合孩子們去閱讀。

畢竟法布林寫的《昆蟲記》是針對大眾的,而這套書在編寫的時候,就是針對孩子而寫的。
所以,這套書不僅是一套科普書,也是一套文學書,值得收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