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才回學校路過隨手拍的)
顧名思義:朋友裡面上過中歐的人數數量佔比。挺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其實從2021年我開始上中歐的那一刻開始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身邊的朋友中,發現上過中歐的越來越多。可能是以前自己沒有上中歐,不上心不當回事,這些年一直在上中歐,就有意識注意到了,確實我身邊的朋友裡上過中歐的越來越多。
有些是上了中歐之後認識的同學校友師兄師姐師弟師妹,有些是認識多年的朋友,我沒有上中歐之前大家也不聊這些,上了中歐,身邊多了很多朋友來認師弟,有時候一起吃飯喝酒的時候也會聊起“中歐”。
我是21級還沒上完課,學分需要修完才能畢業,才給畢業證。畢業典禮儀式去年就進行完成了,但是畢業證裡面沒有東西,只是皮。現在加班加點的只要有機會就來中歐補課休學分,爭取早日完成學業。
每次來補課總是能遇到之前就認識多年的朋友一起上課,碰上才知道都在上中歐。一般是他們知道我在上中歐,但是不知道我還沒畢業,看到我很驚訝。我是不知道他們在上中歐,但是認識很多年了,基本上都是剛上中歐,還沒來得及交流。
現在補課都是跟24級的中歐同學們一起上課,一晃從2021年上到了2025年,每次上課還是能遇到以前認識的朋友,“含歐量”可見一斑。
關於還沒畢業可以多認識些人之類的揣測等我之前多次說過了,可以點選看這個:物是人非,還可以在《三杯以後》賬號搜尋“中歐”關鍵詞檢視,都是真實感受分享。
說完“含歐量”,也說下“含商量”——身邊上過商學院的朋友,那就更多了,中歐,長江,清華,北大,交大,廈大……太多太多了,以前只是朋友,後來知道大家上過各種商學院,偶爾也會聊起來,交流收穫所得啟發不同等等。
再進一步,含市量,身邊上市公司老闆,認識的更多一些,在認識的上市公司老闆裡面,算得上是朋友的也有一些。有些認識的時候,人家已經是上市公司老闆了,有些認識的時候,還在創業階段,後來公司越做越好上市的也不在少數。
以前覺得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老闆都離我好遠,現在感覺就在身邊,而且有些企業和老闆,認識的時候不是上市公司老闆,後來成了上市公司老闆。有些上市之後確實聊的比較少了,有些依然如舊。之前聊過這個話題,推薦點選看看:上市公司很多都是草臺班子?
可能是倖存者偏差,我自己感受是這樣的,身邊的含歐量,含商量,含市量,不知不覺中濃度大了很多很多。之前跟一個朋友提到我發現的這個現象,朋友說:“因為你也很優秀啊。”
也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努力可能也吸引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自強則萬強,共勉。
掃碼進群

我個人微信


看好大健康方向,我們團隊在幾年前就成立了單獨的團隊在做大健康這個事情,感興趣的我們一起長跑,可以關注這裡:營養品情報,最新趨勢資料案例都在,還有大量的對接資源。我因看見大健康產業重構的時代到來而心潮澎湃。
也在研究出海,對海外市場感興趣的朋友推薦大家關注下出海產業筆記,我後面的很多實地考察的感受經驗可能也會分享到這裡……
廣播找人:
做中國產業的觀察者參與者見證者
深扎產業深耕自己,2025我們一起遠行

(上面是我們HR負責人的微信掃碼直接聊)
實名推薦
2024更多時間在大健康這邊,可能是自己年紀到了,很關注很看好大健康抗衰變美變年輕的產業發展,掃碼關注我們一起
推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