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老道段永平!

15年前,我幫一位企業家做品牌營銷,這位大佬睥睨群雄,對段永平敬佩得五體投地,用盡了各種關係,總是結交不上。後來退而求其次,和阿段的手下交朋友。
陳軒是經營管理科班出身,20年來做過200多個專案,累計寫過1000萬字的文章,也出版過5本書。但迄今為止,我願意反覆翻看,而且常看常新的,也只有段永平的文字和採訪記錄:
犀利、簡潔、舉重若輕、充滿思辨之美。
每當為決策煎熬時,翻翻老段的語錄,追追雪球上的隻言片語。很多事豁然開朗,諸多糾結也能從容放下。
高維度的書,總能讓你:有心流合一的快感和老道入定的釋然;
商業成敗,時運是第一位的。很多企業家特別成功,但我們不會尊重或者佩服。認為不過是狗屎運,或者是不要臉而已。你會認為無論能力還是人品,自己比他強多了。但對於段永平,往往只能用四個字來總結:
深不可測。
他一年有11個月在加州,1個月在國內。每年三次回國參加董事會,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打球、品酒、健身,玩遊戲、刷雪球、跟網友鬥嘴。
雖然吃喝玩樂一個不落,但自己的口碑、聲譽、財富、地位,卻越來越好。自號“大道無形我有型”,堪比當代范蠡、人間散仙,陳軒稱之為
“出世不離世,入世不沾塵”的加州老道!
大道無形我有型,加州老道段永平。
段永平的“大道”到底是什麼?陳軒總結了三個:
一、功成而弗居
給年輕的企業家做輔導時,陳軒經常複述段總的一句話:
重要的事情,總是簡單的;
簡單的事情,總是最難的。
商場就是名利場,作為企業領導人的第一關如何過?
你如何做到不居功、不貪利?
你看步步高的金志江、oppo的陳明永、vivo的沈煒、一加的劉作虎、拼多多的黃崢、極兔的李傑,都是段永平一手培養和扶持起來的,但如今段永平在步步高的股份只有17%、佔vivo的股份不到20%、在oppo的股份只有10%

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道理都懂,但諸位看官,你摸摸自己的心,問問自己能不能做到?
  • 段永平父母,是南昌工程學院的老師。
  • 段永平兩次高考,17歲考上浙江大學,學無線電;
  • 27歲時他父親病逝;
  • 28歲的他,被中山市怡華集團旗下的電子廠聘請為廠長,他推出小霸王學習機,將虧損200萬的企業三年做到10個億;
  • 35歲時他創立步步高,兩年時間將無繩電話做到第一名,三年時間將VCD做到市場前三名;41歲移民漂亮國做投資;
  • 43歲時身家10個億;
  • 45歲投資陳明永創立OPPO
  • 46歲帶黃錚參加巴菲特的午餐;
  • 49歲投資沈煒創立VIVO
  • 53歲投資劉作虎創立一加手機;
  • 55歲投資了黃錚的拼多多和李傑的極兔快遞;
  • 今年65歲的段永平,累計向浙江大學捐贈超過15億人民幣,向人民大學捐贈超過2億人民幣,向父母工作的南昌工程學院捐贈了3500萬人民幣。
段永平的任何一個成就,都足夠普通人吹一輩子,但段永平在2001年之後異常低調。
  • 長期定居加州,遠離國內煩擾;從不參與國內大佬的聚會,偶爾現身社交平臺,但不迷戀話語權,發言簡短務實;不靠流量帶節奏、不公佈倉位和具體操作;
  • 他熱衷國內教育和慈善,但即使捐了15億,也絕少宣傳和自吹自擂;這次15日的浙大90分鐘分享,也是10多年來第一次。
  • 40歲退居幕後之後,對OPPOvivo、拼多多僅做指導,放手管理層自行發揮。自己的口頭禪只有三個:
“我不知道”、“我忙著打球”、“你腦子有病”。
段永平的低調,不只是因為受家鄉龍虎山道家文化的薰陶,更源於他對市場與人性的深刻理解。他把自己定位為幕後策劃師和導師,讓團隊大放異彩,自己則保持長期低調,這是對商業本質和自我定位的清醒,也是迴避聲譽泡沫,聚焦長遠價值的理性
段永平不是真道士,但真道士未必有他這樣的修為:
老子的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和注重本質;莊子的逍遙自在、真誠無偽、低調務實和簡單專注,在段永平身上,完美融合。
無為而治,簡化生活,順應自然,避免焦慮。功成而弗居,擺脫了外界對他個人形象的渲染,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擾,他所作的思考和決策,更聚焦於真問題和真價值,而不是為了贏得輿論和資本市場的短期的喝彩和裹挾
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啥意思?
執持盈滿,不如適可而止,鋒芒畢露,難保長久,金玉滿堂,看你如何收場?富貴驕橫,自留禍根。一件事做得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天地萬物的規律
諸位看官可以對比著思考下馬雲和新東方。
二、反者道之動
2002年,網易股價從15美元跌到0.48美元,段永平在一片質疑中,借來100萬美元,湊夠200萬美元,一舉拿下網易152萬股,此後又一路增持到205萬股,佔網易總股本的6.8%;一年後,也就是200310月,網易股價一飛沖天,衝到了70美元,隨後又衝破100美元,段永平以百倍收益退出。
也是2002年,浙大學計算機的黃崢,喜歡在網上發技術類文章,碰巧被網易丁磊看到了,丁磊將黃崢引薦給段永平。黃崢畢業後在微軟實習,聽從段永平的建議去谷歌工作,實現了財富自由。
2006年段永平62萬美金拍下巴菲特的午餐,帶上26歲的黃崢一起去;2007年,黃崢回國,段永平把步步高的電商業務交給黃崢來做,黃崢成立歐酷網,由步步高控股,開始第一次創業,三年後黃崢賣掉歐酷,創立樂其,幫淘寶京東做市場開拓;2015年黃崢創立拼多多,段永平作為天使投資,大力支援;2018年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2024年預計全年營收4000億,淨利潤將突破1200億。
道德經81章五千言,精髓就在第40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迴旋和反轉的,到了極點必然會反向修正,迴歸中和。反者道之動,指的就是當市場過度悲觀時,正是良機潛藏之處
你看段永平重倉網易、蘋果、騰訊、阿里的節點,都是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儘管黃崢只是窮學生,但段永平認為窮與富是不斷轉化的,他更看重黃崢跟自己一樣抓事物本質的悟性和把事情做對的能力,相信並且重倉黃崢的未來;

反者和弱者,其實都是基於段永平的長期思維,他反覆說:當你基於十年二十年來做決策時,你肯定不會錯
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步步高成功後,段永平就啟動向高管和團隊轉讓股份的戰略。既不是虛無縹緲的期權,也無需大家砸鍋賣鐵高價來買,而是先把股份給你,你用為公司創造的利潤來還。
而且不僅給真金白銀的股份,還給真金白銀的權力。段永平只設定少數關鍵原則,如產品品質、使用者體驗和經營現金流,然後直接將決策權和管理權全給了團隊。只在關鍵節點提供方向性指引和資源支援,其他充分授權一切能授權的,包括獨立品牌、獨立財務、決策自治,讓陳明勇、沈煒、劉作虎、金志江、黃崢、李傑等成為真正的一把手,成為真正獨立的企業家。
用分權+利益繫結的方式形成步步高體系的合夥人文化,在組織內部形成高凝聚力和強責任感。老段的格局和智慧,是道家思想“弱者道之用”的傑出的商業實踐。

所謂的弱者道之用。弱,不是弱小,而是利他。無須表面的強勢和喧囂,當你利他時,因為你的謙虛和高效賦能,自然能贏得大家的信任和依賴,反而成為了強者。段永平是參透天機的人。他像老師傅一樣,在旁邊照顧著你,只在關鍵時刻出手,只解決關鍵問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有員工回憶1995年步步高的創業艱辛和段永平對員工的善待:
只有參與和經歷的人才知道當年段永平創立步步高的不容易。步步高起步時,只有三層的廠房,一層是倉庫,二層,三層車間。宿舍樓三層,一樓做辦公用房。二樓男生宿舍,三樓女生宿舍。當時的飯堂還是鐵皮棚搭的。我們員工的上衝涼房衛生間都要跑一樓。段總善待員工伙食三菜一湯。工資級1.4以上的都是吃幹部餐吃泰國香米。普通員工350的底薪。加班費1.8元一個小時。一個月加班下來也有700元左右。在95年的時候已經打敗了整個長安工資收入。產品上步步高,先幹遊戲機,學習機,電子小雞,後面是VCD,電話機,無繩電話

OPPOVIVO進入快速擴張軌道時,段沒有像同行那樣,追求做大做強、再創輝煌,也沒有去拉斯維加斯放縱自我,也沒有買樓買地進軍房地產,更沒有大張旗鼓地做個人IP,樹個人光環,他持續地淡化個人存在感,持續地去中心化,不斷分拆子品牌,不斷提拔優秀的年輕人,把他們從原有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給他們打造平臺,幫他們獨立發展,鼓勵團隊和被投企業自我進化。
這種徹底的去中心化的管理策略,讓步步高系的企業內部,資訊流動和決策過程更透明、更民主,也讓團隊有機會在親自操盤實踐中淬鍊思考力。對段永平本人也是一種反哺,他能從不同團隊和合作者的反饋中獲得多角度的啟發。
段永平走得就是“弱者道之用”的路子,防的就是“反者道之動”的天道。諸位看官可以對比著思考下萬達王健林和360周鴻禕。
三、道法乎自然
道德經第25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實就是3000年前的老祖宗給我們指明的破局之路。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以隨遇自在作為法則。這裡的自然,就是常識、就是本質,就是隨意自在,就是段永平說的for fun.(追求快樂)只有樂天知命、順應自然、保持謙遜和務實的態度,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狀態和境界,才能符合道,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發展。
你看無論遊戲機還是VCD,無論無繩電話還是手機,無論社交電商還是物流快遞,段永平從事和投資的行業,看似無關,但其實都歸屬於資訊與電子工程行業,是段永平的老本行,也是步步高系的護城河,更是段永平40年來持續投資和潛心佈局的“步步高生態鏈”。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沒有驚險、沒有跳躍、沒有傳奇。

正如德魯克所說,
好的公司總是顯得單調乏味、平平無奇。
如同今年已經30歲的步步高一樣,道法乎自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長出來的。你看
步步高的企業願景:成為更健康、更長久的世界一流企業。
核心價值觀是本分、誠信、團隊、品質、持續學習和消費者導向。
這種企業文化也就是段永平自己定出來的,乙方如果這麼寫,會被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甲方用棍子打出來的。
段永平總共捐給浙江大學15億,其中11億都給了浙大的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院。今年15號的演講,是段永平15年來的第一次媒體曝光,機會也是留給了他鐘愛的浙大信工學院。
而這次浙大演講的本質,陳軒認為,段永平在召喚下一個陳明永、下一個黃崢的出現。一次與網友互動時,段永平說:
“但凡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對的事,或者叫堅持不做不對的事,同時一直努力把事情做對,有個不錯的結果是大機率事件。在我心裡,像陳明永、沈煒、黃崢他們最後有啥成就,我都不會太意外的,啥都成不了,我才會覺得意外”。
另一個值得講的就是段永平的品牌勢能+渠道下沉的雙輪驅動正循壞打法。這其實被華為和小米抄得挺好。也是隱身在步步高冰山下的最強大的戰略框架:
聚焦核心技術優勢和品牌勢能,再利用中國的廣袤市場和供應鏈優勢做縱深滲透。既透過品牌和品質獲得城市主流消費群體的認可,又能在更廣闊的下沉市場獲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道法乎自然在營銷中體現其實就是“做對的事”,段永平專門解釋過,做對的事=不做錯的事。錯的事有兩種,一種是誰都不應該做事,比如欺騙。另一種是不符合公司的使命和願景的事
比如步步高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拒絕做OEM(為其他企業貼牌生產),他拒絕過沃爾瑪百萬臺VCDOEM訂單,也拒絕過南方貝爾的巨量的電話機OEM的訂單。
這種拒絕,本質上就是拒絕唾手可得的鉅額營收和利潤。這種業務是有短期誘惑的,一般人難以抗拒,這時候就需要你能保持平常心。排除外界干擾,回到事物的本質和原點,辨別事情的是非與對錯,知道什麼是對的事情。

道法乎自然在管理中的體現,聽起來都很簡單,也都合情合理。比如不賒賬、不拖付貨款、不晚發工資、不做不誠信的事、不攻擊競爭對手等。但應用在實踐中,你看看極越、哪吒等事件,你就知道堅持做起來,遠不是那麼容易的。
2019年有新聞報出來,一位OPPO員工在20187月份離職後,在20194月份收到了老東家12萬的年終獎。段永平自己的回覆只有一句話:過去20多年都是如此,那是契約精神里的東西,沒什麼好說的。
陳軒認為,段永平道法乎自然,治大國如烹小鮮,從同心多元化到生態鏈,從實業護城河到投資現金流,從OPPOVIVO、一加、realmeiqoo,從品牌勢能到渠道下沉,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到段永平式的中國洞察,從品牌裂變到權責利分享機制,加州老道段永平,談笑間已佈下固若金湯的商業堡壘、品牌陣地和現金流護城河。
除了商業上的成就,段永平還有很多驚人之言,比如他說:
  • 懶人有懶福,勤奮不重要,做對的事最重要,然後把事情做對;
  • 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事,可以從改正錯誤開始。
  • 發現錯了要及時改,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最小的代價。
  • 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
  • 年輕人要胸無大志,找個班上享受生活;
  • 反正最終你會成為你本該成為的那個人;
很多道理即便你聽懂了,也不見得你能做到… …這些話平和、樸實、深刻,不打雞血、不潑狗血、不畫大餅、常用反問句,有當頭棒喝的的奇效,乍一聽刺耳,細細想來,的確如此。
不只是因為段永平“想得”更深、“看得”更透,而是段永平獨特的迴歸本質、復歸自然、道法自然的更高維的思考方式。
這種演算法的本質是對複雜問題的降維處理和底層拆解,有點類似埃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基於難題的應對方案往往反直覺,看起來異乎尋常地簡單,卻往往能直接擊中問題的核心,快速解決難題。原因就在於段永平的思考方式,能將表面的複雜性剝離掉,回到行業內在邏輯和價值底層進行再思考。
投資網易、蘋果、拼多多時,他遮蔽掉資本市場的噪音,回到常識、回到本質、復歸自然地問自己:
這些產品到底能不能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些企業的商業模式到底有沒有護城河?未來十年他們到底有沒有成長的潛力?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公司就是買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這些公司的未來現金流到底如何?這些公司的老闆到底能不能把企業文化做好?這些企業家到底有沒有利潤之上的更高的追求?
這種看似平常的追問,在小道訊息滿天飛、浮躁喧譁的投資場域中,需要極深的定力和洞察力。

商業和投資,本質都是對人性的博弈。段永平對人性有著深刻把握:消費者為什麼會買單?企業家會在什麼情況下自大或恐慌?投資者什麼時候會盲目追高或拋售?比如他說:
“看懂生意比較難,看不懂的拿住比較難,大部分人拿不住,是因為看不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的話,跟高手是跟不住的”。
只有對人性的弱點和動機有真切的理解,才能在商業和資本運作中找到理性的落腳點。他說:“要守正不要出奇,不整體想著出奇,犯錯機會會下降,如果你賺得是本分錢,你會睡得好,身體活得長,最後還是會賺很多錢。”
他相信商業運作最終是由真實需求和供給率決定的,而不是概念和包裝。他始終強調企業和市場運作機制背後的基本邏輯,例如使用者需求、技術優勢、成本控制、現金流表現等。比如他說:“商業模式就是公司賺錢的模式,好的商業模式是有護城河的,看懂護城河對投資很重要”、“能長期維持的差異化就是護城河,差異化指的是產品能滿足用的、別人滿足不了的需求”
段永平雖然低調,但不代表他不重視市場,他有一整套對行業、企業、使用者群體的深度調研機制。他對資料和資訊高度敏感,十分擅長辨別何為噪音,何為關鍵洞察,不會被熱鬧的表面現象所裹挾。他說:“看懂一家公司最簡單的標準是——你不會去問別人,我是不是看懂了這家公司?”
市場永遠存在情緒波動:經濟下行時恐慌過度,景氣高漲時過度樂觀。他對不同週期下的企業經營和投資策略有清醒的認識,能夠讓自己在大多數人都浮躁或迷茫時保持冷靜。這種對人性和市場週期的雙重洞察是他辨證思考、深刻判斷的源泉。他說:
“做對的事情,實際上是透過不做不對的事情來實現的,因此要有stop doing list,一旦發現是不正確的事情,要馬上停止。越早停止,成本越低。如果你在坑裡,至少別再往下挖了。”
諸位看官可以對比著思考下樂視賈躍亭和小米雷軍。
段永平是企業家,更是價值投資專家。他既能帶領公司高速成長,也善於捕捉投資機會;既有洞悉行業本質的獨立思考能力,又能在錯綜複雜的市場環境中保持足夠的務實和韌性。對於企業經營者和投資人而言,加州老道段永平,為什麼能“大道無形他有型”?陳軒總結三點:
一、功成而弗居。保持低調和謙虛,專注於結果和長期價值;
二、反者道之動。看透強弱、名利和機遇的轉化,未雨綢繆;
三、道法乎自然。迴歸常識和本質,底層拆解,敢於下重手。
這種融合“道家傳統文化+巴菲特芒格投資思維+段永平式中國洞察”的思維和管理方式,才是加州老道段永平智慧APP底層邏輯
THE END

想和陳軒聊聊嗎?
加個微信吧:chenxuan008beij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