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追捧和圍剿的「夾子音」

圖片: 黃仔 | 撰稿: 瑞雪 | 責編: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姑娘們早上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刷到過一個影片,影片裡男生問旁邊的女生:「今年多大了?」女生扭捏地翹起一條腿,用嗲裡嗲氣的聲音說:「剛~滿~十~八~歲~」
▲圖片來源:抖音
因為聲音太過稚嫩,像童音一樣嬌氣,但這個聲音又是一個打扮成熟的成年女性發出來的,不免讓人覺得矯揉造作,生理不適。

憑藉這個影片,夾子音又火了一把。絕大部分關於它的評價都是負面的,「裝」「噁心」「想吐」,甚至上升到性騷擾和蕩婦羞辱。但當我們仔細回憶,嗲裡嗲氣的聲音以前得到的卻並不是這樣的評價。
夾子音本身有罪嗎?它只不過變成了獵巫的方式之一。
你聲音好夾啊
從字面意思理解「夾子音」,就是指人夾著嗓子發聲,聲音尖細,說話含混不清,像還沒變聲的小孩子一樣。
夾子音火遍全網是在2021年。博主@三十七度八 釋出了影片《我買了一個小風車》,讓夾子音相關話題的閱讀量超過了40億
▲圖片來源:抖音
之後又有一個夾子音影片瘋傳,全網模仿。影片裡戴著紅色蝴蝶結的女生坐在後座,對前面的男生說:「geigei,你給我買這個你女朋友不會生氣吧?」

由於這個影片既搞笑又有記憶點,讓人渾身難受卻又忍不住想看,很快掀起了模仿熱潮。夾子音二創、夾子音挑戰、方言夾子音等話題層出不窮,還出現了有效夾子音和無效夾子音的區分。
▲圖片來源:抖音
一開始夾子音的出現還是一個可以逗笑大家的熱梗,但沒過多久,夾子音就

只剩下「噁心」的評價

。一位女主播發布周杰倫歌曲的翻唱,就因為聲音輕細,評論區簡直不堪入目,說她「騷」「擦邊」「廉價」,甚至意淫造謠女生是性工作者。

從玩梗到網暴,這中間的跨越在於夾子音與低俗、媚男掛了鉤。
其實,夾子音一開始不叫這個名字,它最初出現時名字更加低俗,直接指向女性在性生活高潮時發出的呻吟。原本就是惡臭的詞語,搖身一變成了厭女意味沒那麼明顯的夾子音,最終卻還是變成了潑向女性頭上的髒水。
追捧和圍剿夾子音
一些過於尖細的夾子音聽感的確不好,但僅僅是不好聽並不能成為夾子音被瘋狂辱罵的理由。關於為什麼討厭夾子音,網友們給出了一些原因。
一是因為它接近女性在性生活中發出的聲音,在私密性事裡才能聽到的聲音被放置於公共空間,自然會引人不適;二是女生故意用所謂浪蕩的聲音對男生說話,明明是一個成年人,卻要故作幼態,這是在討好男性,其媚男的特點讓人厭惡。
乍一聽很合理,但如果我們仔細琢磨這些討厭夾子音的理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無根據,而全憑意淫
首先,聽見女生說話嗲一點,哪怕是故意拗出來的不自然音色,就立刻聯想到性愛中的呻吟,這難道不是魯迅所寫的「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
其次,如果只要一個女性的某種行為是男性喜歡的,這個女性就在媚男,那女性是否從生而為女性那天起就在媚男?如今人們喜歡判斷女性是否在媚男,而判斷標準是基於男性的好惡,男性喜歡的就是媚男,不喜歡的就不是,藉此為男性劃分好女人和壞女人,這本身難道不就是迎合男性的所謂「媚男」嗎?
女生故意裝嫩扮傻、拍一些迎合網路環境的影片,就給她們扣上媚男的帽子並施加網路暴力,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忽略了為這些影片買單,促使這樣的影片產生的受眾?沒有需求,就不會有迎合的產生。
換個角度看,其實夾子音不是被一邊倒地排斥,它也受到追捧。標題為夾子音鑑賞、夾子音教學、夾子音速成的影片也不在少數。人們一邊罵它,一邊又愛聽它,還想要學會它去迎合別人。
某位學播音主持的博主還總結出了「夾子音三步走」:先模仿小孩的音色,把發聲位置往前移,再加一些向外的哈氣聲,最後提高聲調,利用鼻腔共鳴發出聲音。
▲圖片來源:抖音
又愛又罵,一邊追捧一邊羞辱,這操作是不是很熟悉?夾子音變得與以往所有厭女的道具一樣。比如短裙,人們愛看,又罵它放蕩。好女人的短裙到底能短到哪個程度,沒有標準,

夾子音到底夾到哪個程度才不是媚男,也沒有標準,全憑看客的喜惡

「鑑夾行動」也因此越來越沒有邊界,只要一個女生說話聲音稍微輕一點、弱一點,都會被立刻出警,打成夾子音,貼上「造作」「討好男性」的標籤。這已經不再是合理範圍內的玩梗,而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獵巫行動
如果一種審判根本沒有任何統一嚴謹的標準,那麼我們再在審判裡去劃分好與壞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推翻審判。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一個女生聲音嗲、細、軟,我們會用「娃娃音」來形容,而這個詞是更偏褒義的,娃娃音是她們的一大個人特色,比如林志玲和女子組合黑澀會美眉裡的「丫頭」,都因為聲音甜美、像童音而受到喜愛。但當夾子音出現後,不管是聲音天生甜美可愛,還是為了娛樂效果假裝童音,都只剩下了「死夾子」一個形容。
女性的聲音最終也被分出了好壞,人們揮舞著夾與不夾的大旗,按照個人心情隨意評判,對無辜的女性發洩著惡意
▲圖片來源:Giphy
天生娃娃音的她們不得不變聲生活
夾子音出警是毫無根據的獵巫,最好的證明就是已經有不少女性遭受了無妄之災
一些女生在社交網路上發帖說,自己天生就是娃娃音,小時候還會被誇獎稱讚,遇到詩朗誦之類的活動老師也會優先考慮自己,結果最近卻因為天生的音色感到苦悶。
上課朗讀會被同桌罵夾子,上班聽到同事偷偷議論自己聲音噁心,想打盤遊戲放鬆一下,進房間沒多久就聽到對面說「快走,房間裡有夾子」。有女生還回憶了自己因為偏甜的嗓音被別人蕩婦羞辱的經歷。
四周惡意太重,女孩們感到恐懼、委屈和自我懷疑,這甚至迫使一些女孩開始刻意壓低嗓子說話。但是長時間運用偽音,聲帶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對聲帶是有危害的,最終可能導致慢性咽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喉部疾病
那些因為怕被「出警」而使用偽音生活,最終患上咽喉疾病的女孩,本身並沒有做錯什麼。
當我們開始習慣性地用「夾」和「不夾」給女性分類,聽到娃娃音就自動輸出「死夾子」「噁心」「媚男」等話語,我們就會忘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天生是偏甜的聲音。
而且即便天生不是娃娃音的人,偶爾也會有變成「夾子」的時刻。比如看到喜歡的小孩、小貓小狗、玩偶等等的時候,我們也經常自動變夾,這是因為人在舒適愉悅的狀態下,音色會自然變高。
聲音只是聲帶的振動,是交流的方式,情緒的表達,它無法也不該與一個人的人格和道德聯絡在一起。
我們也應該警惕在這類事情上過於娛樂化的傾向。許多人會說ta們「只是在玩梗」「開玩笑的」,但ta們釋放的惡意卻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對方。當我們不斷地使用「夾子」去評價別人,去鑑夾,即使是抱著開玩笑的心態,它也會讓我們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和話語模式。
在一次次使用中,夾與不夾成為我們評判別人的唯一標準,接著而來的就是媚男、低俗的帽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區分,我們會在娛樂的掩蓋下習慣對女性進行道德審判。而針對女性的道德審判已經夠多了,從染髮到裙子多短,從穿緊身褲到多晚回家……女性早已深受其害,是時候停止了。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ONE文藝生活. 多少“夾子音”女孩,正在被同性圍剿[EB/OL]. (2022-10-28)[2024-01-22] .https://mp.weixin.qq.com/s/3Ln4rEoMLeQy5hyTLmUNMg.
[2]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請別再說她是夾子音了[EB/OL]. (2022-11-22)[2024-01-22] . https://mp.weixin.qq.com/s/hEgJZlYutJsvQI205PMbsg.


相關文章